分享

曾国藩论读书,最推崇的是这两个字

 我是明珠絮语 2021-01-05

教育·美文·感悟

-1-

曾国藩作为曾被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不仅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在治学上亦颇有心得。

在曾国藩家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几位弟弟劝学的内容。

他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总结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毛泽东曾点评曰:“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

曾国藩的先天资质并不突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多的是缘于后天的努力。

关于读书,他最推崇的是两个字:有恒。

-2-

比如曾国藩在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给四位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

他在信中强调,“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并拿自己当例子说,从七月初一开始,每天临帖上百个字,抄书上百个字,看书至少二十页,没有一天间断。

从七月算起,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而且都有红笔加圈点批注。

这些,都可以从曾国藩日记中得到印证。

而曾国藩写日记的坚持,也非常人可比。

不管战事如何紧张,事务如何繁杂,他都天天坚持,直到临终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这种超凡的“有恒”精神,和他的成功有着直接关系。

-3-

笔者上大学时,中文系的一位青年教师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当时,学校年轻老师较多,生活大都比较闲适,喜欢没事的时候在一起喝喝酒,打打麻将。

而那位老师,每天至少要写两千字,多年不辍。

前几年打听他的情况,已经是某全国重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出版了多部专著。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多年坚持一天写3000字,保持两三个月出一本书的速度。

著名作家张恨水,也是每天必须写出三千到四千字。

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而被海内外读者熟知的作家二月河,2006年版税收入至少1200万元人民币,为该年度中国作家的第二名。

而他是在40岁时才杀入文坛,只有高中学历。

他的成功无非也是两个字:坚持。

二月河说,一个人无论怎样笨,只要认准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几个小时,这样坚持一二十年,总会弄出点东西来。

鲁迅先生曾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此言不虚。

-4-

而很多人之所以难以取得成就,在于缺乏恒心,在于总是给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曾国藩的弟弟们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曾国藩在信中多次劝导。

比如曾国藩的四弟二十二岁了还没有取得功名,于是写信给曾国藩,想外出找一个学馆,理由是外馆比较清净,而在家塾读书总是被杂事打扰。

曾国藩在回信中不客气地指出:“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在另一封信里,他同样指出,我在京城里天天事务繁多,即使这样,我都没有间断学习,你们在家怎么可能比我这里事情还多呢!

说在家不能用功,这是在“巧于卸责”。

曾国藩对弟弟们说,就算真的事情多,也不能间断读书,就是走路的时候,到店里的时候都是可以看书的,考试那天出场之后也可以看书。

-5-

这样的读书理念,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衡水中学。

在衡中,正像曾国藩要求的那样,真正做到了把一切零散时间都利用起来读书。

跑操前准备的时候,人人的手里都会拿一本书;买饭排队的时候,也抓紧背几个单词;课间十分钟,有的做一道题,有的做一篇英语的阅读理解。

就这样日积月累,有人计算过,衡中的学生上三年高中,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当于在其他中学上了四年!

记得有人说过一件让人深刻的衡中轶事:

各地的老师们带领学生去石家庄参加奥赛,在考试前的时间里,其他学校的学生或焦急地等待,或三五成群交头结耳闲谈,唯有衡中的学生,仍然在一起研究题目!

这样形成习惯之后,确实从抗干扰能力到时间利用效率,都会有大大提高。

-6-

古人说得好,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

每个人的天资我们不能改变,但后天的努力如何,却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成功没有捷径。记住“有恒”二字,找准目标,制定计划,坚持执行,不管是读书也罢,做事也罢,必有收获。

作者简介

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

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

公号内容:教育 美文 感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