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CT天天看,这位27岁上班族的颈椎CT你看懂了吗?

 忘仔忘仔 2020-01-15


颈椎病已经成了网红病,作为医生的你一定看过不少颈椎CT片子吧!



女,27岁,从事电脑设计5-6年,感到颈部不适1年,加重1个月,双上肢亦感到不适。她拿着CT片子来诊室咨询,颈椎间盘CT显示:颈3-颈6椎间盘突出,颈椎曲度消失、变直。

颈椎曲度消失、变直。

颈5,6椎间盘后突出。压迫硬膜囊。颈3,4颈4,5也是突出。

熟悉颈椎CT片子的朋友们可能一下就看出来了,但还是有很多朋友不是那么熟悉。其实这位上班族仅仅是椎间盘病变,尚未影响到骨质结构。


众所周知,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高发病,作为临床医生,可能时常会遇到患者问 ↓

“医生,脖子不舒服,我是不是颈椎病了,有没有突出?有没有增生?”


当看到患者掏出的颈椎CT片子若干张,傻眼了,不会看怎么办?

没关系,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一下颈椎的CT阅片。


解剖知识回顾

对于颈椎病变,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平片、CT和MRI。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特点,影像学检查方式的选择常常互为补充(图1)。

图1 各类影像学检查优势

构成脊柱的椎骨: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颈椎组成的颈曲凸向前(图2)。

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分结构如图3。

椎骨之间的连接:相邻椎骨之间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及椎间盘相互连接。(图4)。

图2 颈椎生理曲度

图3 椎骨的一般形态

图4 椎骨之间的连接


颈椎的特点
  • 颈椎“6、7、8”:颈椎有6块椎间盘,7块椎骨,8对神经颈神经。

  • 横突有孔,称为横突孔,其内通过椎动脉及椎静脉。

  • 第2-6颈椎的棘突末端分叉。

  • 第1颈椎又称为寰椎,环状,无锥体、棘突及关节突。

  • 第2颈椎又称为枢椎(图5),有向上的齿突,参与寰枢关节的构成。

  • 第7颈椎又称为隆椎,棘突长,末端不分叉。

  • 钩椎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为锥体钩,椎体钩可与上位锥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图6)。

图5 枢椎示意图

图6 钩椎关节


颈椎CT常见病变

颈椎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多发生于中年以上,表现为刺状或唇样骨质增生,颈椎第4至6锥体较为常见。CT上可见锥体边缘骨质增生肥大、硬化或骨赘形成,重者可连成骨桥(图7)。

韧带也可发生骨化,可发生于一个节段,也可累及多个节段,表现为椎管前壁锥体后缘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

图7 颈椎骨质增生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终版、髓核和纤维环构成。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活动较大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为颈椎间盘突出(图8)。

椎间盘可向前、外侧和后方突出,其中向后方椎管内突出更有临床意义。向后突出可分为后正中型、后外侧型以及外侧型。许莫氏结节表现为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椎间盘突出的分型(图9)
  • 膨隆型

髓核和纤维环变性,水分减少,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普遍性向锥体四周膨出,超过锥体边缘,椎间盘伴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 突出型

纤维环和(或)后纵韧带尚完整,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突出,突出部分规则、光滑,局限性突出椎间盘与纤维环呈钝角相交。

  • 脱出型

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已经断裂,髓核经破口逸出,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脱出,脱出部分不规则、模糊,局限性脱出椎间盘与纤维环呈锐角相交。

  • 游离型

可形成游离椎间盘碎块,而椎间盘层面正常或轻度椎间盘膨出。

除了上述各种类型的突出,颈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还包括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神经根湮没;间接征象包括硬膜外脂肪间隙变窄、移位或消失;周围骨结构改变,突出髓核周围骨质硬化,椎间盘真空征象(图10)等。

图8 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

图9 不同类型的椎间盘突出

图10 椎间盘真空征象(箭头)

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变是一类病理改变的总称,多为生理性老化过程。遗传性、自身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也可促使颈椎退行性变的发生。包括下列几类:


椎间盘退行性变:

  • 纤维环退变:出现网状、玻璃样变及裂隙样改变,并向周围膨出,退变处科有钙盐沉着;软骨终版退行性变:表现为软骨坏死、囊变、百花和裂隙;髓核退变:晚于纤维环退变,主要表现为脱水、碎裂,有时出现气体和钙化。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 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关节囊松弛,关节脱位。

韧带退行性变:

  • 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

脊椎骨骼改变:

  • 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和骨质增生。

继发性改变:

  • 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

其中,椎管狭窄(图11)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骨和软组织异常,引起椎管有效容积减少,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等结构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椎管狭窄可由颈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钙化,锥体后缘、椎板骨质增生引起。椎管狭窄常参考以下指标。

  • 颈椎管矢状径>13mm 正常

  • 颈椎管矢状径 10~13mm 相对狭窄

  • 颈椎管矢状径<10mm 狭窄

图11椎管狭窄


本文整理自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四科唐伟《颈椎CT和MRI阅片》,打开“医学界医生站”,可观看完整版讲课视频。

唐伟教授,擅长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分期治疗,老年性痴呆早期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

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精神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委员;大连市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辽省高血压与中风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大连市精神病专业质控专家;大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遵义医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整理:HH

责任编辑:椰子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