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修身律己方成仁——《论语》解读系列之:克己复礼为仁

 老沔城人 2020-01-16


【教育读书】

修身律己方成仁
——《论语》解读系列之:克己复礼为仁

文/朱振山


    我们这篇文章要继续探讨“仁”的性征与存在。在去年第七期的《仁是什么》一文中我们讨论了“仁”的本义。其中“里仁为美”的“里”是趋向动词,有选择、向往的意思。我们讨论了人应该选择、向往什么,在为人处世、起心动念甚至包括独处的时候,应该把修身与精神“定”在“仁”的境界里。

    “仁”是一个怎样的境界呢?“仁”不仅仅是善良、仁义或仁慈,“仁”是一切善行善思的本体。我们说博爱是“仁”,仁义、仁慈也是“仁”,“俭朴、奉献”同样是“仁”,“仁”是本体,是各种善行与善思的总来源。

    在“里仁为美”中,孔子主要讲的是对“仁”的向往,也就是修身做学问的总要求。那么又如何实现这个总要求呢?在《颜渊第十二》中,孔子回答了颜渊的提问。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就是颜回,这里说的是颜渊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变成仁的世界了。实践仁德在于自身,难道要依赖别人吗?

    颜回说:您教给我的道理很深,很难,还不如你告诉我一个纲领吧。于是孔子又告诉他: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做,也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行动来约束自己。

    颜回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是我愿意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以上这些只是字面上的解释,佛教禅宗里面有一句话:“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说的是,如果仅按照字面来解释经典,那么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会大喊冤枉的——我不是那个意思啊,你怎么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我呢?所以说,对古圣先贤的经典,要透过文字来找出思想和真谛来。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克己复礼”就是仁。那什么叫“克己”?“克己”就是要使自己清净下来,也叫做“净化心理”。为什么要使自己清净下来呢?一个普通人每时每刻都在思想中汹涌着念头的浪潮,因此,妄念也间或掺杂其中。实际上一个充满七情六欲的人,在思想滚动的间隙里不可避免地会浮想联翩。这些思想浪潮加上各种联想,就完全占据了一个人的精神空间,这样,那个真正的自我就被遮蔽,被淹没了。而“仁”的境界则是真正的自我。

    在追寻“克己”的话语中,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我。那些身体的感觉不是真正的自我;人们常说的“灵魂”也不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我们把真正的自我称作“灵性”。而“灵性”一旦沾染上欲望就变成了灵魂;同理,如果灵魂剔除了欲望就自然恢复到“灵性”了。一个精神正常的自然人,不仅是精神组合体,还是性格组合体。这是一个人自我矛盾与自我修养的基础所在。那么,人怎样才能意识到自己“灵性”的存在呢?譬如我们身体感到不舒服了,有一种意识在提醒自己:我可能是上了年纪了,时常觉得腰酸腿疼。这种“上了年纪”的自我意识就是灵性,而“腰酸腿疼”是自己的身体;又譬如我们由于年迈,两眼发花,视物不清了,戴上老花镜就清亮无比,这个“清亮无比”就是灵性,而老花镜则是帮年迈之躯回复灵性的工具;再譬如,人在占了别人的便宜时,往往会沾沾自喜,但也难免在良心发现时自我责备:“我怎么能干这种事损人利己的事呢?”这种自我责备就是灵性,而之前的沾沾自喜则是灵魂,那个享受贪来的便宜的感官则是身体……

    我们之所以要分清楚灵性、灵魂与身体的界限,就是为了讲清楚“克己”。“克己”的“克”也可以理解为“尅、剋”,有斗争、降服的意思,这个“己”就是那种妄念纷飞、胡思乱想的状态。我们降伏了自己的自私自利、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嗔痴慢,就等于打扫了自己灵性上的灰尘,使自己的灵性显露出来。为什么要使灵性显露出来呢?因为这个灵性就是“仁”。

    话是这样说,而做起来并不容易。儒家经典《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在明明德”也是这个意思:“明”就是“克己”的过程,“明德”就是“灵性”,也就是“仁”的境界。而它的“明明德”是怎样的过程呢?“知止而后有定”——“知”是妄念纷飞,“止”是降伏住妄念纷飞,“定”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通往仁道的必经之路了。

    “克”是自我搏斗,庄子把它叫做“心兵”,就是在心里用兵。这种用兵与搏斗是非常残酷、非常痛苦的。因为这是天理与人欲之争,是情感与理性之争。越是身强力壮、名利双收的人,这种斗争就越是激烈残酷,因为这种人的欲望比那些穷愁潦倒的人更高更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温饱生淫欲,太有钱对于人的修身来讲不一定是好事情。

    一个正常人,克服掉各种妄念与欲望就可以凸显出“仁”的境界;反之,被妄念与欲望吞噬的人就不堪设想了。我们看到的贪官落马是最为明显的例子。贪官落马就是因为当事人不能用天理战胜人欲,不能用理性战胜情感。切不要小看这种心理用兵,一念之差就可成千古恨。《书经》上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惟圣罔念成狂,唯狂克念作圣”。这个“狂”不是疯狂的意思,在佛家与道家看来,这个“狂”就是凡夫。说的是,圣贤人一旦放纵了思想、感情与观念,就立即变成了普通人;换过来,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能把妄念降伏,就可进入圣人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在一天当中的角色都是变换不拘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自我,那么一念可以为圣,一念也可以成狂;一念可以做好人,一念也可以成坏人。这里所说的《书经》就是《尚书》,是比孔子还早的上古文化。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就是从“克念作圣”继承来的。

    克己之后,就恢复到“礼”的境界。这个“礼”不是礼貌,也不是礼节,不是礼尚往来,是庄严、诚敬的意思。《礼记》第一句话就说:“毋不敬,俨若思”。说的是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这个境界道家表述为“天人合一”,佛家表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儒家表述为“克己复礼为仁”。换句话说,就是要降伏住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思想,降伏住自己偏差的观念,如果是这样,仁道就自然出现了。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人一旦止住了妄念,就可以实现宇宙万象与身心汇合。那是一个物我同体、心物一元的境地。这个境地不是幻境、不是仙境,更不是一种想入非非,这个境地是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只有当一个人体悟到这个境地,才真正体悟到“仁“的境地。《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并不是说人在童年时很善良,也不是说人类的童年时代很善良,而是说人在降伏住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思想之后凸显出来的博爱与智慧。这个“性本善”的“善”也不是善良的“善”,而是完美,是圆满。

    那么,这个境界是哪来的呢?“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个境界是人身上本有的,不是哪个神仙老道传授的法门。自己又为什么不能自然显现呢?因为妄念遮蔽、情欲缠身、邪恶蒙眼,所以“克己复礼为仁”。

    讲到这里,也许还有人不明白。这也难怪,当年孔子讲完后颜渊都没有听明白,只好请夫子告诉他纲领,于是夫子说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个“非礼勿”。

    现如今,这四个“非礼勿”却饱受冲击,在欲望横流的时尚中,各种感官刺激充斥了影视报刊,各种靡靡之音蔓延在街头巷尾,各种污言秽语不绝于耳、各种非法行为付诸实施……这些非礼行为引领着人们一步步走向精神牢房与人间地狱。谁都知道,纵欲可以灭绝人性,傲慢可以酿成祸端。

    中央倡导的“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可以说是“克己复礼”的精髓,从党性修养、道德情操、为政之要、处世准则等方面做出的深刻简明的阐述。


    (来源:《人生》杂志2015年第八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