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桂华 | 高考文学阅读素养怎么考?

 阿来哥88888 2020-01-16

高考文学阅读素养测评的探索

——以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阅读试题为讨论对象

无论日常生活阅读还是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文学作品多是颇受欢迎的文本类型。但是在语文测试中,它的待遇却往往相反。相对于散文而言,小说的选文、题目命制更难一些,学生作答起来也没有多少把握。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相比,小说阅读的主观性更强、答案的不确定性也大,因此,多年来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小说的入选概率总体不高。但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保持了将小说作为文学阅读理解的测试语料。2019年的3套高考语文全国卷便分别选用了一篇小说,这既展示了命题人在挑战文学阅读理解测试方面的勇气,也反映了多年来他们在小说阅读理解命题技巧上的探索和努力,非常值得肯定。

不过,由于小说自身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国内在小说阅读理解测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还不够深入,因此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小说阅读理解测试如何更多地体现素养导向,也需要更多的理论和经验支撑。本文以2019年的3套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尝试从小说阅读状态、小说文体命题的典型价值两个角度,分析3套试卷在小说阅读理解测试题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深入讨论。

测试情境:从语文阅读到生活阅读

按照教育评价原则,语文测试与语文学习应该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如此才能对后者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就文学作品阅读理解测试而言,这种一致性不仅指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也应该包括阅读过程和阅读状态。

有研究者将阅读状态划分为生活阅读、语文学习阅读和工作阅读等类型。所谓生活阅读,也称语言实践活动中的自然阅读,大体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读书、看报、上网浏览等活动;所谓语文学习阅读,大体指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分析课文、学习语言表达规范等活动;所谓工作阅读,大体指学者们为从事专门研究而进行的阅读。当然,中学生的阅读活动一般属于生活阅读和语文学习阅读范畴,本文只讨论这两种阅读状态的差异。

由于人们阅读时身份不同、目的不同,在阅读过程中的关注重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以小说读为例,人们阅读一篇小说的行为是嵌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而不是从日常环境中刻意设计出来,起因常常出于偶然。不论是他随手翻到的,还是因为朋友、父母的推荐,一般都没有明确的指向文学水平鉴赏的阅读目的,而阅读过程中的语感建构和审美趣味提升等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促使他阅读下去的动力,主要是看小说能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一般来说,人们会对自己关心的话题、喜欢的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感兴趣,而不大会去关心表现手法运用、叙述视角转换、词语推敲等内容。比如,一般读者看《红楼梦》,只会关心多情的宝哥哥跟谁好了,精明的王熙凤下场如何,浮华的贾府最后是什么结局,而不会去注意写林黛玉出场用了什么描写手法,香菱学诗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借鉴意义,书名叫《红楼梦》还是叫《石头记》好,等等。可以说,在生活阅读过程中,绝大多数读者阅读小说更多的是一种感情活动,多调用自己的直觉经验,而较少会进行理性分析。语文课程中的学习阅读往往以课堂为学习环境,有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规划,有典型的阅读材料和学科知识支撑,还有教师的专业指导,以学习阅读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主要取向,最终指向建构起一定的语言图式。与此相应的是,对生活阅读效果的评价也是在生活中实现的,比如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不学诗无以言”,反映的就是古人主要是通过生活实践而不是专门测试来评价语文学习效果的情况。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阅读与语文学习阅读的分野并不明显,比如《红楼梦》里香菱跟林黛玉学诗的情境就与她们的生活环境几乎完全融为一体。只是到了现代分科制产生以后,语文学习中的传统阅读模式才渐渐被打破,具体表现为语文课程结构的学科化、学习内容的知识化、学习空间的课堂化、学习时间的分课时化等,这使得语文学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脱离了生活阅读的一端,而渐渐偏向语文学习阅读这一端。这学习偏向自然也深深影响了语文测试尤其高考这种大规模终结性测试。受考场环境和书面测试形式等限制,高考试卷的阅读理解题目,往往是将一篇文字作为孤立的阅读对象,要学生回答的问题缺乏真实的情境,对文本做局部分析多而整体把握少;零碎的语言品味多而整体的情感和人生体验少;指向文本理解的多而指向反思自我和联系社会生活的少。不少小说阅读题目对为什么要学生去读这篇文章、读这篇文章为什么要思考这个问题等,没有做必要的思考和设计,测试内容与言语实践缺少联系。比如阅读材料的题目是《鞋》,仍旧设计“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的试题;又如,材料中已经告诉学生某段文字是小说的“后记”,考题却还要学生回答“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为考试而出的考题,往往会为那些无多大价值的套路化应试技巧留下空间,不利于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纠正这类测试偏差,将语文测试导向言语实践活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高考命题建议部分专门强调,“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真实、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学科素养[1]。但要把课标的测试理念落实到一份试卷中,尚需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1)怎样把“具体的情境”“真实”“典型任务”等测试理念和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测试题目?(2)如何理解和处理语文课程学习阅读与生活阅读的关系?

把原本抽象的试题与具体、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关联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让学生在做语文测试题目时觉得像自己平时在社会生活中参与言语实践活动的样子。以小说阅读为例,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选择一篇(本)小说去阅读,通常会思考怎样一些问题,或者说经历怎样的过程——据此可形成一份关于测试题目情境真实性的检核表:

(1)有阅读理由,如:进入最新排行榜、他人推荐、社会热点、巨量商业广告,当然也可以是精美包装或作者轶事吸引人等。

(2)有基本内容梳理,即故事的大体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作者的情感倾向。

(3)有真实问题讨论,即聚焦一个自己感受最深、兴趣最浓的问题,如对主要人物的生死、爱恨、美丑、离合、成败、命运等问题深入思考。

(4)有人生体验与可能性收获:学习中可能会引起哪些联想、获得什么启示,如个体的感情困惑、当下的现实焦虑等。

用这份检核表来衡量2019年的3套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小说阅读题,可以得出这样些基本判断:从测试内容看,在小说阅读理解题目中,3套试卷第一题(试卷第7小题)考査的主要是对小说基本内容的理解,比较接近上述真实情境的第二点;全国I卷《理水》和全国Ⅱ卷《小步舞》的第二题(试卷第8小题)、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的第三题(试卷第9小题)均涉及小说的核心问题:如何对小说中相对复杂的人物形象做情感判断、社会价值判断、哲学文化判断以及审美判断。比如通过鲁迅的《理水》理解大禹作为“中国脊梁”的形象、对莫泊桑的《小步舞》中两位舞蹈师形象的判断,与生活阅读情境和真实问题的重合度颇高,比较接近上述第三点。当然,这几题都偏向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鉴赏,如果先理解形象再就形象的塑造手法进行分析鉴赏,就更接近生活阅读的状态。

相对而言,这3套试卷中的小说阅读理解题,在第四点即在社会现实考察和人生体验方面,指向不够突出。如果通过一定的题目,引导读者反观社会和自身,则更接近小说阅读的旨归。另外,试题在第一点上也有讨论空间。以《理水》为例,可以在小说之前加上如下的阅读理由或提供一点简单的阅读背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考场效应、提高阅读任务的真实性。叶丽新也指出,“材料加任务,激发思考,营造一种体验、认知情境”[2],是一种构筑情境的方式。上面的试题可以拟成下面的表达:

有人说,即使鲁迅没有其他创作,单凭《故事新编》,就足够列入伟大作家的行列,从《理水》一篇来看,这一说法能得到认可吗?

或者:某校将鲁迅的《故事新编》列为高中生必读书目,《理水》是其中一篇,想必不少人都读过。如果再读一遍,你会有哪些新感受呢?

有了阅读理解情境以后,最好后面的试题还能与之关联起来,如写人物小传、推荐理由、再版广告词等。当然,这些题目都应基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不是凭空创作。其实,这种增加引导性阅读情境的做法,在高考语文试卷的综合性试题中已经比较普遍。至于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值不值得采用、需要不需要普遍采用,以及将这样的引导语置于选文前还是放在第一道题目中,则需要进一步讨论。

那么,提高测试题目的情境性,让语文测试中的小说阅读向生活阅读状态倾斜,是不是越接近生活阅读越好呢?当然不是。课程标准之所以强调前者,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学习和语文测试过于脱离言语实践的状况而言的。一般来说,生活阅读状态利于激发阅读兴趣、获得语感、感悟社会人生,语文学习阅读状态偏重于表达技巧和策略学习、把握规律,指向学习效率,两者互有侧重,但同时也是互相促进,并非互相排斥的关系。从实际运用顺序来看,如果从生活情境进入初始阅读状态,再借助知识和阅读策略把握规律,会有利于开展更高效的阅读。当然,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回到语文生活中,帮助学生完善语感建构,改善人生境界和生活状态,这也是强调文学阅读素养培养的意义所在。

典型性:从“这一类”到“这一篇”

小说阅读理解的命题难点之一在选择合适的文本,其中要满足的一条选文标准是典型性。不过,在语文命题话语系统中,“典型性”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如何理解其不同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小说阅读理解的命题导向和质量。

在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关理论中,人们常用典型性来衡量一部小说或文学作品,它指的是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内容能高度概括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其中的社会场景、人物形象以及反映的矛盾具有代表性。比如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18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祥林嫂是清末初中国底层女性悲惨命运的缩影,都是肯定它们在反映社会生活上具有很高的典型性。我们不妨将其称为选文的“社会认知价值”。

按上文所说的第一重典型意义来考察2019年的3套高考语文全国卷,可以看出三篇小说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认知价值,比如全I卷鲁迅的《理水》以大禹治水为历史背景,影射了20世纪30年代国内各色人等对待连年灾荒和民间疾苦的不同态度和行为,该卷第8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大禹的苦干、实干派形象来理解这篇小说的主旨;全国Ⅱ卷莫泊桑的《小步舞》描写了一对老年舞者辉煌的过去和后来的无奈,可帮助人们反思人生的多重境遇,该卷第9题便要求学生结合对卢森堡公园苗圃的描写,鉴赏其对故事情节发展和深化小说内涵方面所起的作用;全国Ⅲ卷何士光的《到梨花屯去》,描写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观念和中国农村精神面貌的变化,这是一份了解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案例,该卷第9题要求分析小说的开头与结尾描写两个乘客沉默的原因,引导学生考察小说反映的历史事件及针对个体责任进行的反思。相对而言,三篇选文中尤以《理水》的选择和节选处理得最具眼光和格局。

有命题经验的人都知道,一篇好的小说具有丰富的社会认知价值,但这只是它能够作为语文试卷阅读材料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还有一个条件也不可缺少,即它必须具备一般小说的文体特征,比如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的场景描写、比较容易辨识的表现手法等。这类信息的背后,是一套关于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也是通往小说社会认知价值的一扇扇窗口。借助这些知识,命题人能比较方便地命制出若干有关小说阅读的试题,从而测试出平时小说阅读教学的状况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比如,学生能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分析《项链》《祝福》;从人称选择的角度分析《凡卡》《孔乙己》;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分析《变色龙》《故乡》,不仅使得小说的社会认知价值变得明确可靠,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容易看出平时教学中学生在小说阅读方面的水平。这是典型性的第二重含义,可以称之为小说阅读考察视角的价值。从小说特征来考察,这三篇小说都够得上典型,比如《理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小步舞》的环境描写、《到梨花屯去》中的前后照应都很容易辨识,而且这3套试卷也分别有相应的题目指向其文体特征。

不过,本文所说的典型性,除了小说的社会认知价值、小说阅读考察视角的价值以外,还有第三重含义,即小说所体现的独特风格等文学价值,它是小说家整体创作风格的典型性。

读出一篇小说的独到内涵和风格而不是所有小说的共同特征,是读懂一篇小说的根本标志,也是区分小说阅读理解水平的主要依据。就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小说来看,理解其社会认知价值并不难,因为我们若假定高考试卷中所选的小说都是优秀的作品,那么小说的社会认知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题材或创作时代所决定的。比如《理水》中涉及的大禹治水和鲁迅创作年代这两项信息在小说中是显性的,而泛泛地指出小说的表达特点也不算难,试卷中通常都会给出一定的提示,如全国I卷《理水》第8题“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就明示从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角度回答问题。按照常识,凡是比较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几乎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也跳不出“环境衬托”“对比手法”“肖像、语言、行动、细节描写”这一套。被选入高考试卷中的小说多是大家之作,至少是优秀作品,对语文高考命题来说,如果试题仅仅要求考生指出小说的一般特征,即属于小说类型的共有特征,则显得不够,还需要进一步考虑“这一篇”的特点在哪里。以鲁迅的小说《理水》为例,命题前,可能需要先考虑鲁迅创作的大致风格,再理清《故事新编》的一般特征,进而明确《理水》一文的主要特点,然后在命题中凸显其测试价值:

鲁迅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有迫切揭露社会弊端、疗救国民的使命感;

鲁迅对社会现实不满,但也常有对猛士的期待;

鲁迅的写作活动常处于比较险恶的文化环境中,不易直白表达观点;

鲁迅的作品多含对现实人物的影射和社会问题的隐喻,文风常用隐语;

鲁迅的《故事新编》类似借古喻今的寓言体小说;

鲁迅的《理水》写于内忧外患频发、灾荒人祸连年的20世纪30年代。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考试题目仅仅要求指出小说塑造大禹形象采用了哪些手法,学生只要套用大多数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来回答就可以了,不容易读出文本背后的意蕴、测试出阅读《理水》的独特收获,当然也不容易对学生的理解水平做出细致区分,但若是题目要求学生紧扣《理水》的内容并结合鲁迅的表达风格,回答《理水》中描写形形色色的人物影射出当时社会哪些人群、哪些现实问题,可能更利于考查学生在小说阅读上独特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或者从《理水》为大禹设置的社会环境,并据鲁迅对当时中国国民性的基本判断来推测大禹治水能否成功,则更能体现阅读鲁迅作品的价值,也会更明确地指向语文阅读素养的考查,而不是单纯对语文知识表达技巧的掌握。

此外,关于小说阅读理解题的命制还有不少影响因素和考察视角,如小说阅读理解题的能力类型和层级问题,小说阅读在文学阅读乃至在整个语文水平测试框架中的地位问题,小说阅读理解测试答案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开放性与规范性等关系问题。本文仅从两个角度讨论了小说阅读理解测试的命题,所提的建议也只是希望在命题思路上能够增加一些多样性、可能性,并不是要以此取代原来的命题思路,在这个话题上,希望有更多有价值的讨论和实践探索,以提高小说乃至整个高考语文命题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8.

[2]叶丽新.“情境”的理解维度与“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