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化寒湿之苓桂术甘汤——来睦山书院一起学中医

 琼箫 2020-01-16

温化寒湿

适应证:温化寒湿剂,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水肿痹证、脚气等。

常用药:常以温里药如附子干姜健脾利湿药如茯苓白术等为主组方。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等。

苓桂术甘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  桂枝三两(9g)  白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古代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证治机理】本证系由中阳素虚,饮停心下所致。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湿聚成饮,饮停胸胁,气机阻滞,故胸胁支满;饮阻中焦,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水饮凌心,心阳受阻,则心悸;饮邪犯肺,肺失宣降,则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象。法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方解】

君药-茯苓本方以茯苓为君,健脾利湿,既消已聚之饮,又杜生痰之源。

臣药-桂枝饮属阴邪,非温不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遂以桂枝为臣,温阳以化饮。苓、桂相合,一利一温,共奏温化渗利之效。

佐药-白术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培土制水。

佐使药-炙甘草甘平,配桂枝以辛甘化阳,合白术以益气补脾,又可调和药性,而兼佐使之用。

药仅四味,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使中阳得健,痰饮得化,津液得布,诸症得愈。

【配伍特点】本方温而不热,利而不峻,标本兼顾,实为治疗痰饮之和剂。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

白滑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原方用法之后有“小便则利”四字,即服本方后,小便增多,此为饮从小便而去之兆,亦即《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之意。

【鉴别】

1.苓桂术甘汤五苓散

相同点:方中皆有茯苓桂枝白术三药,均有温阳化饮之功,用于治疗痰饮病

不同点:

五苓散泽泻为君,配伍茯苓猪苓直达下焦,以利水渗湿为主,主治饮停下焦之脐下悸、头眩、吐涎沫等症。

苓桂术甘汤茯苓为君,配伍桂枝温阳化饮,四药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饮停中焦之胸胁支满、头眩、心下悸等症。

医案举例】

黄,味过甘腻,中气缓,不主运,延绵百天,聚气结饮。东垣云:“病久发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饥,乃痰饮为患。”饮属阴类,故不渴饮,仲景五饮互异,其要言不烦,当以温药和之,通阳方法,固无容疑惑,大意外饮宜治脾、内饮治肾,是规矩准绳矣,议用苓桂术甘汤。(《临证指南医案》)

按:本案患者黄氏,嗜食甘腻之品,脾气不足,健运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饮。因饮为阴邪,非温药不化,得温始开,得阳始运,故叶氏以苓桂术甘汤为主方,用桂、甘辛甘化阳,术、苓燥脾渗湿,且重用茯苓,则脾健湿除阳旺,饮病可愈。

【方歌】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