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乎2240w人围观:如何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

 职域公考 2020-01-16

大学四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以下这些回答被赞到了前排:

忙得莫名其妙、没有目的。

“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像宫斗剧。”

啥也没学到,以前的努力勤奋被消磨掉了。”

“感觉自己很平凡,证书、奖学金、助学金……什么也没有。”

这些回答得到了广大赞同,既说明这些事情是普遍存在的,又说明很多人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是不满意的。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其实,真正的差距在大学时就存在了。

大学四年,有的人过得迷茫,有的人过得平庸,有的人过得精彩。

如何才能高质量地走完大学四年?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呢?


01

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要高质量的大学生活,学习一定不能落下,不挂科、通过四六级、修满学分,这些是最基本的。好的成绩,对考研、找实习、找工作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优势。

而学习成绩也不是通过期末成绩来证明的。临时抱佛脚地学习,也许能考高分,但过后很快就忘记了。成绩是给别人看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

大学老师只担当引路人的角色,并不会事无巨细地教我们学习方法。因此,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自学的能力。有了自学能力,你就能举一反三、无师自通。

如何拥有学习力呢?这就需要善用互联网的搜索功能。也可以戳文末,学习小职为大家准备的50门精选免费课程吧,有聊天情商课、哈佛心智课、恋爱课、思维课程、知识内化训练~


02

学会独立思考

大多数人,其实没有自己的观察,不会分析问题,也没有自己的观点,常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子很容易被“割韭菜”。

在大学时,你也能这样偷“思”,比如看一本书时,分析推理人物的处境、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人物,会如何做出决策等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03

做时间管理,避免低效勤奋

大多数学生深陷拖延症的泥潭,这是因为缺乏清晰可执行的目标,且没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告诉我们,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去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才能杜绝低效勤奋,防患于未然。

时间管理四象限

刚毕业就年薪200万的华科90后博士左鹏飞,前段时间上了热搜。他透露自己远离拖延症的秘诀是充分自律,做好进行时间管理,对不同的事情设立deadline,还会做一些偏短期的规划,比如一个月、半年、一年。把每件事情都按时完成,让这种时间观念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深入骨髓,自然没了惰性。

当代大学生熬夜的时候都在干些什么?——追星、刷剧、吃瓜、剁手。这些属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我们可能做不到学霸的高度自律,但可以规划出一段时间集中吸取快乐。


04

培养兴趣爱好

每当迷茫之时,他人可能提出建议:你就做自己就好!

可是,怎样才是做自己?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呢?这才是最难的事。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妨开拓视野,寻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学生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图书馆、旁听其他课程、讲座、社团活动、师长),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与朋友交流等方式,开拓视野,尝试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穷苦出身的刘强东,原本学的是社会学,但他人生的转折是大学里“不务正业”自学了编程。

山东聊城90后武涤尘,4年前开始真正练习书法,为记录练字过程,做了视频直播。直播一年半,她创作作品超千幅,吸粉百万,月入3万。

敢于尝试,在空余时间培养爱好,没准会无心插柳柳成荫。


05

坚持锻炼身体

季羡林在回忆大学生活时表示,“清华学生一般都非常用功,但同时又勤于锻炼身体。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图书馆中几乎空无一人,而体育馆内则是人山人海……到了晚饭以后,图书馆里又是灯火通明,人人伏案苦读了。”

大学里有着免费的操场、运动场,学校旁的健身房便宜又方便,跑步、瑜伽、游泳、篮球、足球,都是不错的运动。运动,不仅能提升人的气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前半生在拼精力,后半生拼体力,在大家资历差不多的时候,拼到后面都是在拼体力,所以有个很好的身体很重要。


06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微博上有个话题#大学要为了合群改变性格吗#,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小职觉得大可不必,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王菊在《奇葩说》说到:“我以前是个很不合群的人,和周围的人都合不来。后来参加了《创造101》,慢慢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我才发现,我并非不合群,只是不合那个群。

学会与人相处交,是大学的必修课,交朋友顺其自然,三观不同,不必强融。当你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感兴趣的社团,自然会与有共鸣的人建立学习沟通合作、深厚的感情。

有良友相伴自然是好的,但也不要害怕独处。学会独处,是人生的必修课,人在独处时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世界从不缺勤奋的人,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努力,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健康的身体…这些因素决定了努力的思维和策略。

突然想到《令人心动的offer》徐律师对实习生们说的话,就用它来结尾吧:

在30岁、甚至35岁之前,不断地去尝试、挑战,因为从“你”到“更好的你”,充满了无限可能。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