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糖尿病的人,餐后血糖总是控制不好怎么办?五个方法帮你来解决

 天天听健康 2020-01-16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自从查出了糖尿病,就在饮食上加以注意,甜食绝对不再吃,饭量也有所控制,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去健步走差不多一个小时,空腹血糖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但就是餐后血糖虽有所下降,却总在10.0-15.0mmol/L之间,且上上下下波动比较大,他想知道餐后血糖总是不好控制该咋办?

这是很多有糖尿病的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我国居民糖尿病的特点,而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在各种并发症发生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体在全天大部分时间中都是处于餐后状态,因此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中之重,可从两个方面采取五项措施:

首先是控制饮食,但要注意并不是简单地少吃,而是要做到营养均衡,要点是在限制高碳水化合物即主食的基础上,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还要多摄入蔬菜。通常可将每天的主食限定在4-6两(生重),确保每天有一颗鸡蛋、二两瘦肉、半斤牛奶、1-2斤的绿色蔬菜。

其次是适量运动,运动的时间宜选择在进餐后30-60分钟,因为此时是餐后消化吸收最旺盛的时间,血糖的上升幅度最大,此时运动可以把血糖整体水平降下来。对运动的要求是要出汗并持续30-45分钟,能做到每餐后运动最好,但由于运动效果有一定的持续性,即使每天在一餐后做运动也是有效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由于糖尿病发生的根源在于自身胰岛细胞受损而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而胰岛素是将血糖运送进细胞内被消耗利用的工具,因此当胰岛素分泌量不足到一定程度时,单靠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不足以改变血糖的代谢,就需要及时借助药物的帮助了,通常有三种药物可选择:

第一是抑制胃肠吸收食物中的葡萄糖的药物。人体吸收各种营养素是在小肠中完成的,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小肠粘膜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但这类药物常会导致腹胀、排气增多等。代表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第二是餐时胰岛素促泌类药物。顾名思义,它是随着餐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增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出更多胰岛素来促进血糖的利用起到控制餐后血糖作用的,这种药物一方面依赖于餐后血糖的高低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自身胰岛功能的状态,对于胰岛功能受损严重的人效果会打折扣。代表药物如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等。

第三是胰岛素。这是直接补充机体缺乏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可根据餐后血糖情况选择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对餐后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但胰岛素的注射量需要建立在饮食种类、数量等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会有低血糖及肥胖等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人,需要在合理饮食加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配合相应的药物。很多人不愿意使用药物,要么担心一旦用上药就停不下来,要么害怕长期服用有副作用,事实上这些担心和害怕比起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的后果是微不足道的,要知道一旦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都是不可逆的,而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血糖有多高,其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才是最可怕的。

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分为三个级别,一是良好控制即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8.0mmol/L,二是一般控制即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三是控制不佳即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0.0mmol/L。当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时,及时用药才是明智之举。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