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简便易学“闭天门”法 被苏东坡称赞“比服药效百倍”

 学苑中医 2020-11-09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五形人与治未病》,欲知详情,可点击文末左下“阅读原文”。

便

二便,包括大便和小便,俗称“拉”和“撒”。“拉”,即排大便,指人体经肛门排出“粪便”;“撒”,即排尿,指人体经尿道排出“尿液”,二者均为人体元气主导的生命本能活动,是人体排出代谢毒素的生命本能。

吃、喝是生命活动的入口,拉、撒是生命活动的出口,“吃喝与拉撒”之间的平衡,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出与入”的平衡。保持二便的及时、通畅,是人体“节养元气”的重要方法。

大便,是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部分,中医称为“糟粕”。《灵枢·邪客》:“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现代医学证实,大便是人体代谢的废弃物,内含有大量的代谢毒素,每日“及时清除大便”是人体排泄毒素的生命需要。

中医认为,排大便是大肠的主要功能,由肺、肾、脾、胃元气做支撑,《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传,为“转”的本字,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道,为“导”的本字,本义在叉路口知晓方向。“传”字的“快速”意义,最具关键性,人体消化吸收过程,到了大肠阶段,主要以要求快速导出魄门(肛门)的糟粕(粪便)为主,其中需要更改、转化的部分,如果想被人体重新吸收利用,关键也在一个“传”字,此正是现代每日“及时清除大便”的重要意义,因为如果粪便在大肠停留过久,其毒素的二次吸收对人体的伤害,远远大于其营养的重吸收作用

“道”字说明,大肠的传导方向只有一个,就是经肛门排出体外,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人体排大便除了需要及时快速以外,还需要“通畅”。

人体是一座活的化工厂,饮食是原料,营养是产品,大小便是废料,“吃喝”是“入”,“拉撒”是“出”,有出有入,人体生命活动才能维持平衡。《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畅通快利”是大便排泄的正常表现,是肺、肾、脾、胃元气充足的反映,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第一,排便次数为一日一便,《儒门事亲》:“胃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陈,一日一便,乃常度也。”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一次,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者,也属正常。

第二,大便成型,排出大便呈圆柱形,长10~20cm,直径2~4cm,重量100~200g。一般呈棕色,蛋白质饮食者,呈棕黄或浅黄色;碳水化合物者,呈棕绿色。一般呈碱性,便稀者呈酸性,多刺激肛门皮肤。

第三,便意规律,排便有力,每次排净大便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第四,排便后感觉舒适。凡出现排便的非正常情况,如便秘、腹泻、排便无力、便黏不爽、排便不净等现象,皆可损伤肺、肾、脾、胃元气,或由其元气损伤所致。

因此,排便时“节养元气”,亦为“治未病”的重要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第一,一日一便,晨起规律排便。据中医脏腑主令十二时辰理论,早晨卯时(5~7点)为大肠主令之时,此时排便正当其时。

第二,排便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第三,排便时徐徐用力,避免大力努争。大力努争,伤及心、肺元气,会使腹压急剧增高,血压升高、心脏缺血,容易发生脑中风和急性心梗。

第四,排便时闭天门。排大便时,双目紧闭,闭口合齿,不言不语,舌顶上腭,自然呼吸,排便完毕始放松,长出一口气,以排除体内剩余浊气,称为“闭天门”后阴导引之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言:“其法初不甚觉,但积累百日,功用不可限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

第五,排便后撮提谷道。“谷道”即“肛门”,“撮提”即“提缩”,撮提谷道之法,每日排便之后,自然站立,周身放松,摒除杂念,聚精凝神,以鼻吸气,缓慢匀和,稍稍用力收缩小腹,以意提起肛门及会阴,稍停,放松,缓缓呼气,一吸一呼为一息,反复16次。谷道向上提缩,可刺激并打开会阴穴,接通任督二脉,促成小周天循环,久之见效。

尿液,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产物,中医称为溺、水泉、溲。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素问·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痛,腹胀,泾溲不利。”

现代医学证实,尿液是人体代谢的废弃物,内含有大量的代谢毒素,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胍类、酚类、吲哚类、芳香酸、脂肪酸等,“及时排泄尿液”是人体清除毒素的生命需要。

中医认为,排尿是膀胱、三焦的主要功能,由“肾、心元气”做支撑,《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尿液来源于血液,在肾脏经过滤过、重吸收、分泌三个过程,贮存于膀胱之中,蓄积到一定量时,产生排尿反射,经尿道排出体外。

尿液排泄需要“通畅”,“畅通快利”是尿液排泄的正常表现,是肾、心元气充足的反映,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第一,排尿两小时内无第二次排尿

第二,每日尿量不少于1500毫升;

第三,尿意规律,排尿快速有力,尿线流畅;

第四,排尿后感觉舒适。

凡出现排尿的非正常情况,如尿频、尿潴留、尿失禁、尿等待、尿线细、尿滴沥、尿无力、尿不净等现象,皆可损伤肾、心元气,或由其元气损伤所致。

因此,排尿时“节养元气”,亦为“治未病”的重要措施。

具体方法包括:

第一,不憋尿。尿意感是膀胱充盈到排尿阈值的反映,有尿意感及时排尿。

第二,不留尿。每次排尿时一定要排空,锻炼膀胱括约肌功能,防止膀胱内残余尿产生。

第三,射精30分钟后排尿。男性射精30分钟内,前列腺导管尚未完全闭合,排尿可引起前列腺炎。

第四,排尿时闭天门。排尿之时,闭口合齿,紧咬牙关,舌顶上腭,两目上视,自然呼吸,勿言语,排尿完毕始放松,深呼一口气,称为“闭天门”前阴导引术。

“睡”,即睡眠,指人体“自然休息”的生理现象,是人体节养“元气”的生命本能活动,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睡眠用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节养了人体三分之一的“元气”,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节养“元气”的强大利器,低质量的睡眠,是耗损人体元气的超级内贼。

睡,本义为眼皮下垂、闭目不观;眠,本义为闭目深睡而不虑,睡浅而眠深。现代研究证实,睡眠是由于脑的功能活动而引起的动物生理性活动低下,给予适当刺激可使之达到完全清醒的状态,包括主动运动减少、应激反应减弱、同化作用增强、异化作用降低四大特征。

处在睡眠状态的人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胃肠道的蠕动也明显减弱。睡眠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

现代研究证实,睡眠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动机能,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且被非常精确地控制。人脑中存在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产生抑制,就进入了睡眠。

人脑中松果体内有一个生物钟,是人体内的天然时钟,它以24小时为一周期,其精确度可达1%,每天的误差不超过5分钟。人体这一生物钟即可唤醒睡眠。

除此之外,外界或内在的较强刺激如强光、强声、尿意、便意,都能使人醒来。睡眠是受意识控制的,如果睡眠发生,必定是想睡,如果不想睡,一定限度内也可以控制住不睡,超过限度,就会出现控制的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睡眠紊乱,称为“失眠”,“失眠”即是低质量甚至无质量的睡眠状态,直接损伤人体“元气”。

现代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受到脑干中央部位“网状结构”的激动,维持兴奋水平,机体处于觉醒状态;当其激动减少时,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下降,进而进入抑制状态,抑制从局部逐渐向周围扩散,当达到一定范围时,机体进入睡眠状态。

依据脑电图记录技术证实,从上床就寝到开始入睡之间的时间,为“入睡潜伏期”,成人一般为20~23分钟。

人体在睡眠过程中,有两种相互交替出现的状态,先是慢波睡眠状态,表现为脑电波振幅大、频率慢,此时,呼吸深慢而均匀,脉搏血压较稳定,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增加,促进身体的合成代谢,使体力得到恢复,称之为“身体的睡眠”或“深睡眠”。

之后是快波睡眠状态,表现为脑电波振幅小、频率快,此时,眼球快速运动,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比慢波睡眠时多30%~50%,脑细胞代谢旺盛,使脑力得到恢复,称之为“脑的睡眠”或“浅睡眠”,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一夜之间,大约重复4~5次这种过程。

现代研究证实,人的“睡眠—觉醒”节律是后天养成的,现代医学认为,“睡眠—觉醒”节律的产生,主要与丘脑下部的睡眠中枢、睡眠因子、边缘系统与自律神经调控有密切关系,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替兴奋抑制的结果,产生了“睡眠—觉醒”节律现象。

中医称睡眠为“寐”,觉醒为“寤”,人体营气与卫气的循行,与“睡眠—觉醒”节律有密切关系。

《灵枢·卫气行》:“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这里的“目张”是指觉醒,“卧起”是指上床睡卧和起床,指的就是是人的“睡眠—觉醒”节律。

《灵枢·营卫生会》也有类似记载:“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的“起”是指觉醒,“止”是指睡眠。

《灵枢·大惑论》则更进一步指出了睡眠—觉醒异常与卫气的关系:“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瞑即闭目而睡,此说明人的失眠,是卫气不能入于阴造成的。

睡眠是阴阳交错的结果,如《灵枢·口问》说:“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意思是,当日落时,阳气由盛转衰,阳入于阴,黑夜到来,阳衰阴盛,人们需要闭目休息而入睡。待到黎明时,阴气尽,阳气开始旺盛,睁眼可见,于是觉醒,说明人体阴阳之气随着昼夜而消长变化,于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

寤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寤寐交替节律,就像有规律的潮水涨落一样,呈现周期性变化。现代研究证实,大脑松果体分泌的睡眠激素褪黑素,是最见不得光的激素,遇暗则增,遇明则减,夜间,褪黑素分泌达到高峰,人即深睡。

常见的“睡眠—觉醒”节律,有“百灵鸟式”和“猫头鹰式”两种。“百灵鸟式”的作息方式是早睡早起:每当黎明就马上起床,绝不睡早觉,可以精神百倍地投入紧张的日常生活中去;而当夜幕降临,便呵欠连连,精力不支,于是万事皆休,匆匆上床就寝,到第二天东方发白,又可一骨碌起床,即刻活跃起来,典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猫头鹰式”的作息方式是晚睡晚起:每当夜幕降临,反而精神抖擞,工作效率提高,思维能力倍增,直至夜深入静,还思潮翻腾、浮想连翩、毫无倦意,似乎有用不完的劲,迫于次日的工作任务,才不得不勉强就寝;到第二天已日出三竿,仍睡意盎然,恋床难舍,勉强挣扎起床,整个上午也是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极低,甚至时常犯困,直到午睡之后,才逐渐振作起来。养成睡眠—觉醒好节律的关键,是坚持每日按时入眠。

现代研究证实,人在睡眠之中,会在“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四种睡姿之间相互转换,辗转反侧可达20~45次。

《论语》:“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正偃,即仰面。《论语》:“寝不尸。”尸,即仰卧。

“卧如弓”睡姿最为有利睡眠,采取右侧卧位,右腿轻度弯曲,自然放松,左腿置右腿之上,较大幅度地弯曲,并且放松到最大限度。右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弯曲,置于枕右侧。左手掌心抚左膝部,两眼微合,上下牙齿合而不咬,闭口呼吸,平心静气。

此一卧位,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心脏神、肝脏魂,神魂安定则睡眠良好,胃和则卧安。

现代研究证实,睡眠时间与年龄密切相关,婴幼儿、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还未成熟,睡眠时间就要长一点,老年人由于血气虚弱、营气亏少而卫气内伐,故有少寐现象,但并不等于生理睡眠需要减少,相反需要增加必要的休息,尤以午睡最为重要。

婴儿睡眠时间最长,一昼夜约需20小时;1~2岁小孩约16小时,2~4岁约14小时,4~7岁约12小时,7~12岁约9~11小时,12~20岁约8~9小时,成年人约7~8小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相应延长睡眠时间,60~70岁老人每天应睡9小时,70~90岁的老人每天应睡10小时,90岁以上老人每天应睡10~12个小时,不宜少于10小时。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可以减低人的生理年龄的最佳睡眠时间为:男性7.5~8.4小时/日,女性6.5~7.4小时/日。

优质的睡眠要求睡醒后精力充沛、愉快地胜任各项工作,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睡眠过多也对健康有害,因为睡眠过久,可使大脑睡眠中枢负担过重,其与思维过度造成思维中枢负担过重一样,使大脑昏昏沉沉,影响大脑正常工作所需的兴奋水平。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卧”可造成气血流通不畅、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低下,体内的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导致肌肉萎缩,脑力衰退,或痰湿内生等症。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每天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比睡眠7小时的人,因心脏病死亡比例高1倍,因卒中死亡比例高3.5倍。

现代研究证实,保持高质量睡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深睡眠的时间大于一小时;一个是快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新生儿应为50%,婴儿为40%,儿童为185%~25%,青少年为20%,成年为189%~22%,老年应为15%。

如果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即使时间睡够了,也会反复醒来,乱梦纷纭,醒后仍不解乏,呵欠不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

睡眠,对于生命是不可或缺的。人每天都要睡眠,人不能没有睡眠,连续7天不能睡眠,便会有生命危险。

中医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必要手段,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佳的补药,《养生三要》所谓:“安寝乃人生最乐……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

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第二可保护大脑、恢复精力;第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加快机体康复;第四可促进生长发育;第五可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第六可利于皮肤美容;第七可保持心理健康。总之,睡眠是人体自我“节养元气”的天然妙法,通过下列方法,木、火、土、金、水五形人,可以获得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

第一,依四时调起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夜卧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朝日初出,日在草上为“早”,即为卯时之初(7点);日落入更为“夜”,即为戌时之终(21点)。

《备急千金要方·养性》解释为:“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晏起,莫在日出后。”一年四季之中,春三月和夏三月,晚上9点上床睡觉,早上7点起床,以应春夏之气,为养生、养长之道;秋三月,晚上7点上床睡觉,早上7点起床,以应秋气,为养收之道;冬三月,晚上7点上床睡觉,早上9点起床,以应冬气,为养藏之道。如此调整起卧时间,保证充足良好睡眠,就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据此,木形人春季夜卧早起为最佳养生之道,火形人、土形人夏季夜卧早起为最佳养长之道,金形人秋季早卧早起为最佳养收之道,水形人冬季早卧晚起为最佳养藏之道。

第二,坚持睡子午觉

子午觉,就是在一日的“子时”和“午时”睡觉。子时(23~1点)又称“夜半”,为一日之中阴气最盛之时,正值胆腑当令。胆为少阳相火,少阳相火与最盛之阴相合,称为“合阴”。善养阴者,阳中求阴,此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则“养阴”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子时正是人体肝脏清除80%毒素之际,毒素性属阳热,为伤阴之物,毒素得以清除,则阴自得以养护。故凡欲养阴者,必睡好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子觉”,为达成深度睡眠,则上床时间不应低于晚上10点30分,因为入睡需要20~23分钟。据此,凡阳多阴少之木形人、火形人、金形人,皆需保证睡好“子觉”,以达“养阴”目的。

午时(11~13时)又称“日中”,为一日之中阳气最盛之时,心脏当令,心为少阴君火,少阴君火与最盛之阳相合,称为“合阳”。善养阳者,阴中求阳,阳主动,此时进入“浅睡眠”状态,持续30分钟(卫昼行阳,循阳一周约为28分34秒),则“养阳”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午睡可以保护心脏、提升性激素水平、增强创造力,补充体能消耗。心为阳脏,为阳中之阳,性为阳事,故凡欲养阳者,必睡好处于“浅睡眠”状态的午觉,在此时间段内,卧床一个小时,浅睡30分钟,以养好宝贵的“阳气”。据此,凡阴多阳少之土形人、水形人,皆需保证睡好“午觉”,以达“养阳”目的。

第三,依四时调卧向。

头为诸阳之会,睡眠又为大脑主导,因此,睡眠时头的朝向,与充足良好睡眠有着直接关系。一年四季,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凡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头寝卧的方向皆可顺应四时旺气,即春季头向东寝卧,夏季头向南寝卧,秋、冬季头向西寝卧

依同气相应、五行相生原理,木形人以头向东寝卧为最佳,火形人、土形人以头向南寝卧为最佳,金形人、水形人以头向西寝卧为最佳。头向南寝卧时,人体纵轴磁力线与地球南北磁力线同向,睡眠受地磁影响较大。一年四季之中,五形人皆不宜头向北寝卧,因为北方为阴、主寒,头为诸阳之会,阴寒会直接伤及头部阳气,特别是水形人,伤阳更甚。

正如《老老恒言·安寝》所说:“首勿北卧,谓避阴气。”《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直接指出:“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

第四,胃和助睡眠

《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新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不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胃不和”,主要是晚饭吃得“太饱、太多、太晚”,胃为五谷之海,气血俱盛,饱食之后,神不能守舍,魂不能入血,燥动不宁,安能好睡?《彭祖摄生养性论》:“饱食偃卧,则气伤。”《抱朴子·极言》:“饱食即卧,伤也。”民谚:“少吃一口,舒坦一宵;多吃一口,半夜不宁。”《陶真人卫生歌》:“晚食常宜申酉前,何夜徒劳滞胸膈。”等,反复说的就是饱食、多食、晚食所致的“胃不和”,是影响夜间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据此,晚餐宜早不宜晚,木形人、金形人宜五分饱,火形人、水形人七分饱,土形人索性不吃晚餐,不仅可以保证夜间睡眠良好,还利于身体健康。

第五,浴足助睡眠

“浴足”,即用温水或药汤泡脚。脚为“人体第二心脏”,睡前用温水或药汤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水火相济、阴阳相合,能引血气下行,使心宁神安而有助睡眠。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苏轼诗句:“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就是浴足助睡眠的真实写照。依据木、火、土、金、水天和态,笔者于临床研创、应用“五形浴足汤”系列,每晚用药汤泡脚30分钟,与踏足《五形阵》相结合,可收良好的助眠效果,为五形人“治未病”的有效辅助疗法。

第六,踏足助睡眠。

人在白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会在大脑之中留存印记,即使晚间没有同样的活动,大脑还在处理着这些印记,从而对夜间的睡眠造成影响。

医学研究证明,睡前进行短时间不以思维活动为主的肢体运动,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脑“处理印记”所致的兴奋。最为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踏足”,最为常用的方式,就是到室外散步,清代文人龚自珍曾说:“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俗语“饭后百步走,活至九十九”,晚饭之后,出外散步,不仅利于消化,还可以抑制大脑兴奋,呼吸到新鲜空气,对夜间睡眠十分有益。

“踏足”之效,莫过于“赤脚”,让足底直接与“地气”相接,是居住在钢筋水泥浇铸的高楼大厦里的现代人,最为渴望,也是最健康的一种“返序运动”。有鉴于此,笔者于临床研创、应用“五行八卦全息距阵”,集各种天然石材,对应足底全息位点及反射区,制成五行八卦全息距阵,融“阴阳五行八卦能量场、足底全息位点及反射区反馈平衡作用”于一体,五形人于临睡之前,于自家室内,赤足依序踏于阵上,与“地气”零距离接触,作用于第二心脏“涌泉穴”,直通心主之城,畅通阔宽全身血脉,释放静电,排除毒素,舒筋活络、平衡阴阳,抑制大脑兴奋,提高睡眠质量,为五形人“治未病”的创新导引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