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志上海】潮起潮落苏州河:说“湾”和“角”(四)

 乐乐1108 2020-01-16

“叉袋角”的纺织厂和面粉厂

苏州河流经现在的昌化路桥后,在现在的长寿路桥形成一个急弯,其南岸和西岸就被叫作“叉袋角”,后来,这个“叉袋角”一分为二,一个指现在的静安区淮安路附近,另一个指现在普陀区昌化路至长寿路桥一带。那么,这“叉袋”是什么意思呢?

“叉袋角”形似麻叉袋

“叉袋”实际上是一种麻织的大口袋。从元朝黄道婆在上海传授纺织技术,改进纺织工具后,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棉花是上海近海地域最主要的经济作物,采摘、包装、运输棉花要用一种大口袋。

上海农谚:“七月初三月下云,十万蒲包九万陈。”古人以为,七月初三晴,预示今年棉花丰产,大量的蒲包一定热销,装棉花的蒲包是用一种蒲草编织的,形状像筐,要把采摘的棉花运回家,还得使用一种麻织的大口袋,这种口袋与现在的麻袋相似,但袋口上设有“耳朵襻”,像现在使用的“马甲袋”,棉花装满后,将襻打结,就算封袋了,袋上的襻相当于裤子的“开叉”,又用于交叉打结,用扁担挑,这种口袋称之为“叉袋”或“麻叉袋”。所谓的“叉袋角”应该就是这里的河道弯弯曲曲,河岸形似“叉袋”的“耳朵襻”而得名的。

苏州河流经昌化路桥后曲折多弯,形状像旧时使用的“麻叉袋”,沿岸一带被叫作“叉袋角”

清末《图画日报》绘“修叉袋”

1918年地图上的裕源纱厂

1923年地图,裕源纱厂已经变成了日商内外棉工厂

1947年地图上的“中纺四厂”

裕源纱厂和裕通面粉厂

近代以后,西方的洋布洋纱大量倾销到中国,充斥了中国市场,洋布有替代中国传统土布之势。棉花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古代中国只有闽广以南的地区才有少量种植。上海在宋朝就从福建引种棉花,但是无法克服棉花后期加工的困难,难以推广。元朝,黄道婆从崖州(海南岛)来到上海,改良纺织工具,传授纺织技术,推广棉花种植,使棉花成为上海主要的经济作物,上海的棉花和棉布销往全国各地,有“松郡之布,衣被天下”(以前,上海是松江府下属的县)的说法。上海是中国棉花的主要产区,近代以后,上海的棉花还出口到日本及世界各地。1878年,李鸿章提出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用中国自产的棉花仿织洋布,与洋人展开竞争。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2年成立,奏准10年专利,1890年正式投产。官办的企业弊端重重,上海机器织布局只织布,不纺纱,织布的纱必须向外国购买,外国人开价较高,织布的利润所剩无几,投产后效益不佳。1892年7月,盛宣怀上禀李鸿章,提出自己另外开办纱厂,纱厂“新商另行招股”,由谁来做这件事呢,他们想到了朱鸿度。

朱鸿度(1848—1895),名爟成,以字行。原籍安徽泾县黄田村。1860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乱,朱鸿度随父亲朱宗溱离开家乡去了江西,成为盐商而发家致富。此时,曾国藩的湘军急需军饷,为此着手整顿盐务,朱宗溱奉曾国藩之命承办鄂西盐引。他不负重托,为湘军筹募大量军饷,受到曾国藩的青睐和朝廷嘉奖。朱鸿度协助父亲承办盐务有功,并通过捐纳获户部郎中、浙江候补道官衔,又入李鸿章幕。朱鸿度有商业上的实际经验,又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于是成为李鸿章、盛宣怀首选的合适人才。

裕通路裕通面粉厂旧址

1893年,朱鸿度应招来到上海,其间几次去天津拜会盛宣怀,经商讨,决定集资100股,出资比例由盛宣怀和朱鸿度各承担一半,并由朱鸿度全权负责。不过,好事不长,就在这一年的农历九月初十(1893年10月19日),一场大火把上海机器织布局烧为灰烬,估计损失150万两。以后,上海机器织布局恢复重建,改名为“华盛纺织总厂”,也许官方已经无能为力,盛宣怀思量再三,禀明李鸿章,朝廷遂出台新政策: 准许商人集资办厂,但是须经朝廷批准,获准后朝廷或大官为工厂取名题字。朱鸿度预感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立即决定筹款建厂,经批准后,李鸿章给朱鸿度的纱厂取名“裕源纱厂”并题字。1894年,朱鸿度选址沪西苏州河南岸的麦根路(当时的麦根路相当于现在的石门二路、康定路、康定东路、西苏州路和淮安路)创办裕源纱厂,1895年正式投产,裕源纱厂成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创办的机器纺织厂。此地俗称“叉袋角”,名不见经传,裕源纱厂的创办,使“叉袋角”在上海名声渐起。

不过,裕源纱厂刚投产,朱鸿度就积劳成疾,于光绪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1895年9月16日)溘然逝世,享年四十七岁。朱鸿度生育六子,次子朱畴(幼鸿)从小随父亲打拼,成了朱鸿度的左右手,就接管了裕源纱厂。20世纪初,朱幼鸿又在裕源纱厂的对岸创办了“裕通面粉厂”,现在与恒丰路相接的“裕通路”就是以这个面粉厂而得名。

由于朱幼鸿是朱家的老二,根据中国的嫡长子世袭制的继承制度,老大才是家族财产的主要继承人,于是朱家的后人陷入一场争夺财产的纷争,裕源纱厂和裕通面粉厂因此经营维艰,20世纪初,裕源纱厂被日商“内外棉”收购,变成了内外棉的第九工厂。1925年,朱幼鸿逝世,朱家析产,叉袋角朱家的辉煌历史基本结束。1945年日本战败后,这里由中国纺织建设总公司接管,改名为“中国纺织建设总公司第四纺织厂”,简称“中纺四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第四纺织厂”,改革开放后的企业转型中,第四纺织厂转型停产,该地区列入旧区改造。如今,跨苏州河的“昌平路桥”将这里的“叉袋角”“一桥飞架南北”,苏州河上又会多了一座现代化的桥梁。

说句题外话,已故著名音乐家朱践耳是朱鸿度的曾孙,谱名荣初,从小随父亲居住天津,后来走上音乐之路,因崇拜聂耳而改名朱践耳。

阜丰面粉厂和福新面粉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结束,翌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此之前,中国与列强签订的都是“通商条约”,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居住、置地、造房子、做生意,但是不能投资建厂,直接生产商品,《马关条约》准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建厂,直接生产商品,并销往全国各地。根据“最惠国条约”原则,其他国家同时获得此项权利,于是,列强对华的经济政策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外商工厂大量出现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所以,对中国来说,1895 年也成为划时代的一年。

北方种麦,面食为主;南方种稻,饭食为主。1895年后,大量的工厂在上海建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上海周边地区的城镇居民和农村闲散劳动力进入上海,上海城市人口以每年10万的数量上升,同时,饮食店制作的面条、馄饨、馒头、面包等需要大量的面粉,上海的面粉供不应求,于是,机器面粉厂应运而生。

孙家鼐(1827—1909),安徽寿州(今寿县)人。字燮臣,号蛰生,谥文正。咸丰九年(1860年)状元。官修撰、湖北学正,屡充阅卷大臣。历任工部、吏部、礼部、户部尚书。与翁同龢同为光绪皇帝师傅,是朝廷的要臣。长子孙多森(1868—1919),字荫庭。历任直隶劝业道、井陉矿局总办。1896年,孙多森联络叔父、江西临江知府孙传、兄弟孙多炎、孙多鑫,亲戚何芷舟、龚景张等集资30万两,在今莫干山路苏州河边创办“阜丰面粉厂”,1900年正式投产,日产面粉2500包,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也是旧中国最大的面粉厂之一。

1912年,荣氏企业投资4万元在苏州河北岸的闸北光复路创办福新面粉厂(后来称之为福新面粉一厂),生产“兵船牌”面粉,以优异的质量打开和占领中国的面粉市场,到1925年,福新面粉厂先后建立第一至第八厂,除了第五厂在汉口外,其余的工厂全部开设在上海。面粉是产品,原料就是麦子,原料和产品的量很大,主要通过水运进进出出,于是,工厂必须选择在水运方便的地方,福新面粉厂在上海的生产厂大多选择在苏州河边上,其中第二厂就在叉袋角,与阜丰面粉厂贴邻。阜丰面粉厂与福新面粉厂第二厂于1956年合并后改为国营上海面粉厂,这是中国最大的面粉厂。20 世纪末,上海面粉厂转制,旧址就是现在著名的“M50 创意园”,地址为莫干山路120号。

(原载于《苏州河》,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通志馆 主编,薛理勇 著,学林出版社 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