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1-17
1.青紫舌的形成原因有
A.血脉凝滞
B.阴寒凝滞
C.热毒炽盛
D.外伤
 
2.紫舌可见于
A.热极
B.寒极
C.痰湿
D.肾虛
 


答案ABCD,AB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一苔质变化

(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苔质,是指舌苔的质地、形态。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等方面的改变。
 
(一)薄、厚苔

1.表现特征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

2.临床意义

苔的厚薄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

(1)薄苔本是胃气所生,属正常舌苔;若有病见之,亦属疾病轻浅,正气未伤,邪气不成。故薄苔主外感表证,或内伤轻病。

(2)厚苔是胃气夹湿浊邪气熏蒸所致, 故厚苔主邪盛人里,或内有痰湿、食积等。
 
3.舌苔厚薄变化的临床意义

(1)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人里,为病进。

(2)舌苔由厚转薄 提示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的征象。舌苔的厚薄变化,一般是渐变的过程,如果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人里;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二)润、燥苔苍白

1.表现特征

(1)润苔舌苔干湿适中, 不滑不燥。

(2)滑苔电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

(3)燥苔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4)糙苔苔质粗糙如砂石,扪之糙手,津液全无。
 
2.临床意义

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

(1)润苔

是正常的舌苔表现。疾病过程中见润苔,提示体内津液未伤,多见于风寒表证、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

(2)滑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滑苔多因水湿之邪内聚,主寒证、主湿证、主痰饮。外感寒邪、湿邪,或脾阳不振,寒湿、痰饮内生,均可出现滑苔。

(3)燥苔

提示体内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久不饮水或过服温燥药物等,导致津液不足,舌苔失于濡润而干燥。亦有因痰饮、瘀血内阻,阳气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润舌苔而见燥苔者,属津液输布障碍。

(4)糙苔

糙苔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若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3.舌苔润燥变化的临床意义

(1)舌苔由润变燥 

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

(2)舌苔由燥变润 

主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湿邪苔反燥而热邪苔反润者,如湿邪传入气分,气不化津,则舌苔反燥;热邪传人血分,阳邪人阴,蒸动阴气,则舌苔反润,均宜四诊合参。
 
(三)腻苔

1.表现特征

腻苔指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者。

2.临床意义

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喝,湿浊痰饮停聚于舌面所致。

(1)舌苔薄腻,或腻而不板滞 多为食积,或脾虚湿困。

(2)舌苔白腻而滑为痰浊、寒湿内阻。

(3)舌苔黏腻而厚,口中发甜为脾胃湿热。

(4)舌苔黄腻而厚 为痰热、湿热、暑湿等邪内蕴。
 
(四)腐苔

1.表现特征

腐苔指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者。若舌上黏厚-一层,有如疮脓,则称“脓腐苔”。

2.临床意义

腐苔,主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腐苔的形成,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泛,聚集于舌面而成。

(1)腐苔多见于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

(2)脓腐苔多见于内痈,或邪毒内结,是邪盛病重的表现。

(3)病中腐苔渐退,续生薄白新苔为正气胜邪之象,是病邪消散。

(4)病中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为病久胃气衰败,属于无根苔。
 
(五)剥落苔

1.表现特征

剥落苔指舌面本有苔, 疾病过程中香苔全部成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根据舌苔剥脱的部位和范围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光剥苔 香菩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又称为光滑舌或镜面舌)。

(2)花剥苔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

(3)地图舌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图。

(4)类剥苔 剥脱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

(5)前剥苔舌前半部分苔剥脱。

(6)中剥苔舌中部分苔剥脱。

(7)根剥苔舌根部分 苔剥脱。

(8)鸡心苔 舌苔周围剥脱,仅留中心一小块。
 
2.临床意义

观苔之剥落, 可了解胃气胃阴之存亡及气血的盛衰,从而判断疾病的预后。

(1)舌红苔剥多为阴虚。

(2)舌淡苔剥或类剥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

(3)镜面舌而舌色红绛胃阴枯竭,胃乏生气。

(4)舌色白如镜,甚至毫无血色 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5)舌苔部分脱落,未剥处仍有腻苔者为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6)动态观察舌苔之剥脱舌苔从全到剥是胃的气阴不足,正气衰败的表现。舌苔剥脱后,复生薄白之苔为邪去正胜,胃气渐复之佳兆。
 
(六)真、假苔

1.表现特征

判断舌苔之真假, 以有根无根作为标准。

(1)真苔指舌苔紧贴舌面,似从舌里生出,乃胃气所生,又称为有根苔。

(2)假苔指舌苔浮涂舌上,不像从舌上长出来者,又称为无根苔。

2.临床意义

舌苔之真假, 对于辨别疾病的轻重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1)真苔

真苔是脾 胃生气熏蒸食浊等邪气上聚于舌面而成。病之初期、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邪深重;久病见真苔,说明胃气尚存。

(2)假苔

假苔乃胃气告匮,不能接生新苔,而旧苔仅浮于舌面,并逐渐脱离舌体。新病出现假苔,乃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是胃气匮乏,不能上潮,病情危重。
  
要点二苔色变化
 
(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苔色,指舌苔的颜色。主要有白、黄、灰黑苔。
 
(一)白苔

1.表现特征

舌面上所附着的苔垢呈现白色。白苔有厚薄之分,苔白而薄,透过舌苔可看到舌体者,是薄白苔;苔白而厚,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者,是厚白苔。

2.临床意义

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湿证。但在特殊情况下,白苔也主热证。
 
(1)薄白苔正常舌象,或见于表证初期,或是里证病轻,或是阳虚内寒。

(2)苔薄白而滑多为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3)苔薄白而干 多见于外感风热。

(4)苔白厚腻多为湿独内停,或为痰饮、食积。

(5)苔白厚而干主痰浊湿热内蕴。

(6)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称“积粉苔”)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毒相结而成。

(7)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糙裂苔”)提示内热暴起,津液暴伤。
 
(二)黄苔

1.表现特征

舌苔呈现黄色。根据苔黄的程度,有淡黄、深黄和焦黄之分。淡黄苔又称微黄苔,苔呈浅黄色,多由薄白苔转化而来;深黄苔又称正黄苔,苔色黄而深厚;焦黄苔又称老黄苔,是正黄色中夹有灰黑色苔。

2.临床意义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由于执邪熏灼,所以苔现黄色。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苔由白转黄,或黄白相兼,为外感表证处于人里化热的阶段。

(1)薄黄苔提示热势轻浅,多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2)苔淡黄而滑润多津(黄滑苔)多是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为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3)苔黄而干燥,甚至干裂多见于邪热伤津,燥结腑实之证。

(4)苔黄而腻主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食积化腐。
 
(三)灰黑苔

1.表现特征

苔色浅黑,为灰苔;苔色深黑,为黑苔。灰苔与黑苔只是颜色深浅之别,故常并称为灰黑苔。

2.临床意义

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1)苔灰黑而湿润文主阳虚寒湿内盛,或痰饮内停。

(2)苔灰黑而干燥主热极津伤。

(3)苔黄黑(霉酱苔) 多见于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或湿热夹痰。
 

编辑:什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