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敬义标准脉学》微课堂-脉论卷之脉学基础-脉学发展史1

 竹曳悠然 2020-01-18

王敬义教授

脉学基础——脉学发展简史

春秋

成书约公元前3世纪的《黄帝内经》收载了古代医学,包括殷商时代的医学成就。《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脉法,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在其应用上现在也已经不普遍了,但是,在《内经》所形成的脉诊雏形,对后世脉学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之深远和巨大的!《内经》对脉象的贡献有:

1.脉诊的部位与方法

《内经》所记载的诊脉方法有:人迎寸口诊法、三部九候法、尺肤诊法、色脉诊法、尺诊法等。摘录其中对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尺肤诊法、人迎气口诊法的论述,以使学习脉法的人了解古文经义。

1.1.寸口诊法

如《素问·五脏别论》言:“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于胃,以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气口,即寸口。当为手太阴经经渠穴处,即手腕高骨旁动脉处。候此处脉搏变化,可以知全身气血盛衰情况,是古人施用脉诊的重要部位,为《内经》脉法之一。这一脉诊法,受到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由此,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对寸口脉法的探索、发现、发展,形成了今天人们采用的二十八脉。

1.2.三部九候诊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论及中部又曰:“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论及上部又曰:“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内经》的三部九候,是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为天、地、人三候。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即诊断此处动脉,了解头之两侧的病变。上部地,两颊之动脉,诊断此处动脉,以了解口腔、牙齿的病变。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诊断此处动脉,以了解耳部、眼睛发生的病变。中部天,手太阴,即寸口桡动脉,诊断此处动脉,以了解肺(应包括全身)的邪正虚实。中部地,手阳明,其动脉在合谷穴附近,即食指、大拇指的掌骨相交处,诊断此处动脉,了解胸部的邪正虚实。中部人,手少阴,位于掌后锐骨下动脉,神门穴之分,诊断此处动脉以了解心脏的邪正虚实。下部天,足厥阴,其动脉在大腿内侧上端五里穴处,为肝经经气所行之处。在女子亦可取太冲穴处,其动脉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诊断此处动脉以了解肝的邪正虚实;下部地,足少阴,即内踝与跟结节之间,中医针灸太溪穴之分,诊断此处动脉可以了解肾的邪正虚实;下部人,足太阴,即大腿内侧前上方箕门穴处,为脾经经气所行之处,诊断此处动脉可以了解脾胃的邪正虚实。三部九侯诊法,可称为人体遍诊法,这种诊法随着寸口诊法的完善而逐渐被淘汰。

1.3.尺肤诊法

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了尺肤诊法,虽然现已不用,我还是把它摘录下来,以概其貌。其谓:“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处“尺”即谓臂内一尺之部分,而非寸、关、尺之尺,应该注意。

1.4.人迎气口诊法

如《灵枢·四时气》指出:“人迎候阳,气口候阴。”阳主外,阴主内,气口即寸口。《灵枢·论疾诊尺》记载“独调其尺”。《素问·徵四失论》记载有“猝持寸口”和“坐持寸口”。依据此记载说明《内经》的气口诊法就是后世寸口诊法的渊源。

——未完待续

(王敬义教授《中医脉诊点位图文新探》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