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有友abcd 2020-01-18

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辛弃疾因弹劾被罢官,集文武奇才为一身的辛弃疾在内心无数的不得已中闲居上饶鹅湖。一场疾病初愈后,在一个黄昏,辛弃疾像少时祖父带他那般登高怀远,虽已被罢官了几年之久,但恢复中原的志向情感从未离他远去,百感交集,悲愤忧思中,他写下了这首深婉隽永的《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断云依水晚来收

上阕首先写意鹅湖中的几处风光,在临溪阁楼的竹席上休息,浓浓的清冷就好像到了深秋,朵朵浮云依水飘荡,在傍晚的天色中渐渐收去。红莲互相依偎仿佛喝醉了酒一般,雪白的鸟儿静默无声,定是在独自忧愁罢。

上阕中辛弃疾描绘了一幅恬淡清冷的景色图,远景有“断云依水”的苍茫辽远,近景则是“红莲白鸟”的沉静唯美,远近景的相互搭配,色彩的对比映衬,加之表达愁郁的修饰词,渺远恬静中带着几分伤感之气的乡间景物就被勾勒出来了。整个上阕自第一句起,词人内心的忧伤已经倾注其中,每一处景里都带着他深厚绵长的哀愁,这种哀愁无关儿女情长,只为家国大境,让人更为之感染。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红莲相倚浑如醉

在醉人的风光和悠长的愁郁意境中,词人自然地开启了下阕内心情感的抒发。“书咄咄”是引用了东晋将领殷浩因中计兵败遭罢官流放后,整日用手在空中写“咄咄怪事”四字的典故;“且休休”是引用了晚唐时期司空图在唐王朝将灭之时无奈退隐的典故;“一丘一壑也风流”则是引用了汉时虽修儒学但尊崇庄子思想的班嗣之典,《汉书·叙传》中有记载,班嗣曾说:“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缍圣人之罔(网),不麒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词中引用正是化班嗣之语而来。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白鸟无言定自愁

下阕中词人连用的三个典故是有着巧妙联系的,殷浩的被迫退隐,司空图的无奈退隐,班嗣的积极避世,关于归隐,三个典故是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的,那么下阕的情感基调也就随着第三个典故的引出发展为了旷达之象。这样的笔调似乎已能看到辛弃疾看透世事,遁入山野的心意了,但结合他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生平,便会读懂意为隐居这背后的深意了。

辛弃疾在这样的旷达背后有着强烈的悲愤和忧国之感,他是带着无尽的忧思无奈隐在乡间的,回想古人归隐的种种际遇,他深深地明白,那样坦然地隐遁他恐怕终是无法做到,只因山河未复,家国未安。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这样看似表面的旷达其实夹杂着太多不甘忧怀的情思,在词中最后化作一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不知道自己的精力已衰退了多少,只是觉得近来竟连阁楼也懒的登上去。这是辛弃疾对自己已近暮年,却壮志未酬、中原未复的深深哀叹。曾经叱咤沙场、率军以一敌百尚能全胜的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疾病的纠缠已经渐渐远去了,如今连阁楼都没有多余的精力登上,然而山河却还未见收复,自己已被困于乡间多年,心中的哀痛漫漫袭来。

辛弃疾的这首词,读不懂时以为他乐意归隐,读懂后就读懂了辛弃疾

下阕中由用典所表达的舒旷,转为最后的哀婉,整体表现出来的情感效果是烈士暮年内心的悲凉。辛弃疾自1180年遭罢黜后,闲居乡间数年,中间虽有短暂的几次出山,但很快再遭罢官,终其一生,没有人再给他机会真正地奔赴沙场,那被掠夺践踏的河山失地也终是无法收复。

中年之期的辛弃疾在日复一日的悲叹中度过了数年的光阴,这首《鹧鸪天》也只是他无数悲愤哀怨的一个缩影,看似顺势而下的淡语中,那山河的萧条,内心的凄怆已深入词意本身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