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讲:简洁而多变的文言文实词

 长沙7喜 2020-01-19

第一讲我们说道,文言文其主要特点就是行文简洁,而且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来简洁。无论是文言文词汇、语法还是写作手法,都是“创造条件”的方法。那么本讲我们就来看看“文言文”先生是怎么通过词汇的使用来“创造条件”而简洁的。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大家都会备有一本字典,以方便学习之用。而我们的“文言文”先生应该也是拥有一本字典的。它不仅拥有,而且拥有两本字典,一本叫做“实词”,一本叫做“虚词”。因为篇幅关系,今天我们主要讲第一本字典——实词。

那么什么是“实词”呢?我相信有很多人挠头了,这种东西好像从来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么不妨让我来试试能不能讲清楚吧。


这要从人类起源说起,人类自诞生起,首要任务就是在大自然这个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首先就要分辨大自然中这些形形色色的物体是否能吃能穿能用。我们可以设想这么一个场景:一位原始人小朋友跟着他的妈妈去寻找食物,小朋友捡起一块儿石头就往嘴里放,很明确地传达了一个意思:我要试试这玩意儿什么味道。他妈妈眼看石头已经到了小朋友嘴边,很果断地一巴掌打在他的手上,也很明确地传达了一个意思:这玩意儿不能吃,会得结石病的。这样的场景应该是非常常见的,妈妈会不断地用动作告诉小朋友:石头不能吃,石头饼可以吃;红罐凉茶比绿罐凉茶好喝;两碗饭比一碗饭更管饱……


因此,人类首先要认识的是我们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实词是“文言文”先生的第一本字典的原因,没有人会饿着肚子光着屁股去思考人生和哲学。而为了节省交流成本,我们不能一直靠妈妈打的方式去教,毕竟妈妈不是练散打的,就需要用语言来指代这些可以直观感知到的对象。而这些代替直观感知的词汇,就是实词。这个“实”字,就是指实实在在的直观感知。


什么是我们可以直观感知的?首先是东西,我们人也是东西,请不要纠结我们到底是不是东西的问题了,为了区分开人与人的不同,所以我们要取名字。为了区分物,我们也要给它们取个名字,所以就有了“名词”,石头、石头饼、凉茶都是名词。如果要将某一类物体区分的再细致一些,比如凉茶,就要形容的再细致一些,是红罐的还是绿罐的,红、绿就是“形容词”。然后就是动作,在你把石头往嘴里搁的时候妈妈是打你的手还是点头微笑传达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后者传达的意思可能就是:你不是我亲生的。这里的打、点头、微笑称为“动词”。还有“数词”,一碗饭和两碗饭带给我们的感知是不一样的。以及“量词”,一碗饭和一桶饭的区别我相信是可以直观感知到的。我只听说过想找个好饭碗,没听说过想成为一个好饭桶的。最后就是“代词”,代词其实就是为了方便,来指代某个对象,比如名词。毕竟每次都要把毕加索的全名说出来还是很费劲的(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算了,反正总共是98个字),所以我们就用”他“来代替了。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通过感官实实在在感知到的对象,因此我们把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这六类词统称为实词。简而言之就是:名动形数量代。可当成绝世武功的口诀心法熟记之。


好了,基础概念终于是讲完了,我们也该回到正题了。这些实词在我们现代人的字典当中也是有的,那么在“文言文“先生的字典里又有什么不同呢?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老、少(读第三声shǎo)。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当做”老少通吃“来记。首先说“少”,我说的这个少字绝不是说文言文词汇量少,众位朋友不要拿《康熙字典》扔我,搞不好会砸个脑震荡。我说的是字少,意思是指代同样一个物体在文言文当中会用更少的字。现代汉语中需要两个字才能指代的物体,文言文当中往往一个字就搞定了。也就是说文言文当中的一个单音节词(就是一个字)往往跟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就是两个字)是一个意思。


我们以“统编本”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爱莲说》为例,以下是《爱莲说》原文选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们看看用现代文该怎么翻译:“水”要翻译成水上,“陆”要翻译成陆地,“草木之花”我们翻译成花草树木,实际上单个字来翻译的话都可以变成两个字小草、树木、花朵。“之”是虚词,暂且不提。发现了吗?都是一个字变两个字!有朋友可能表示不服,后面的“可爱”这个词我们经常用,你变不成四个字了吧?不好意思,我只能告诉可爱的你,这里“可爱”其实是两个词,“可”是值得,“爱”是喜爱。所以“可爱”要翻译成值得喜爱才算你对!服了吧?


再往后看仍然是这样,“晋”翻译为“晋朝”,陶渊明这个名字不能乱改,毕竟只有陶渊明父亲有权更改。“独”翻译成唯独,“爱”还是喜爱,“菊”要翻译成菊花。后面就不一一翻译了,基本上都是这样了。通过把双音节词变成单音节词,使得文章整整缩水了一半!这就是我前文提到的“文言文”先生是如何创造条件去简洁的方法之一了。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要牢记,看看你所翻译的句子中每个字是否都可以变成两个字!这样才能达到考试要求中的“直译”,否则就会被当做翻译不完整而扣分了。

再来说第二个字,“老”。在筷子兄弟的歌曲《老男孩》中有这么一句歌词:“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网络上也有这么一句戏谑的话“时间就像一把杀猪刀”,这两句结合一下就是时间就像一把杀猪刀,改变了我们模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也改变了“文言文”先生的模样。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一些词语随着时间的演变其意思也变得不一样,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就是那些词太“老”了。所以我所说的这个“老”字,就是文言文当中一些词语意思发生了变化,从而跟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不一样。还是以上文的《爱莲说》选段为例,我们看看这几个字是如何翻译的。


“李唐”不是因为父亲姓李,母亲姓唐,所以名字叫李唐的一个人。这里翻译成唐朝。因为唐朝皇帝就姓李,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连年份都是用皇帝的名字来指代的,所以用姓来指代朝代就很正常了。然而“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的我们早就没有了这种落后的方法了。“予”字要翻译成我,是第一人称的代词。这也是古代才有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就只有“我”“我们”和“俺”“俺们”了。其中,火星文中的“偶”“偶们”不算哦。还有“濯”字,翻译成“清洗”,因为这个字实在难写,所以我们现代汉语中也基本不用了。


这些词如果不是学习文言文估计我们是不会接触到的,更不用提理解它们的意思了,简单来说就是不认识。所以这些词要想准确翻译那就得像记忆英语单词一样去背了。这种“老”的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比较少。


而这些“老”词就是学习文言文中的重点,因为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题,都会有词语解释题,而解释的就是这些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老”词。课本下的注释其实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老”词,只不过名字取的跟我的不一样,专业术语称为“古今异义”以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而“一词多义”其实就是这个词在古代的意思比在现代的意思要多,所以都是属于我所说的“老”词。但只有熟记这些词才能开启文言文阅读,否则就跟不认识英语单词而去做英语阅读是一样的结果了。


该到收文的时候了,照例做个总结:文言文当中的实词,就是名动形数量代这六类可实际感知的词语,其特点是“老少通吃”,既简洁又多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完整的语意还原和词汇识记。尤其以词汇识记为主,需要记忆的课下注释都有。


高年级同学在识记过程中最好能做一个汇总,将这些词汇集中起来记忆。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汇总,也可以等着我来帮忙,只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完成。还好,鄙人正在总结中,请给位学生等待。


顺便提一句,现在很多老师会去讲词义变化的规律,什么语意扩大缩小之类的,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中学阶段所需了解的,就不要徒增烦恼去学这个了,以后有的是机会。

至于“文言文”先生的第二本字典——虚词,此为下一讲内容,在此不提,后文待表。

END

图文编辑 | 青松

轻轻松松学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

  教学 | 讲座 | 学术

—青松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