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枝的药用功效与应用

 369蓝田书院 2020-01-19

荔枝属无患子科植物,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在烹调中可制作蜜饯、果酱等类。果肉与果核均可入药。

别名:离支、丹荔、丽枝、水晶丸、勒荔;荔枝核别称荔仁、枝核、大荔核。

性味:荔枝性温、果肉味甘、酸;果核味甘、微苦

归经:果肉归心、脾、肝经;果核归肝、肾经

药用功效:荔枝果肉具有生津、益血、理气、止痛的作用,治烦渴、胃痛、疗肿、牙痛、外伤出血。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气疼痛等症。

泉州本草所记:壮阳益气,补中清肺,生津止渴,利咽喉,治产后水肿。

治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

治瘰疬溃烂:荔肉敷患处。

荔枝核有理气梳肝的作用,多用于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肿痛等少腹疼痛,还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妇人经前腹痛和产后腹痛。

治心腹胃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

治疝气疼痛: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

营养成分:荔枝果肉含葡萄糖66%,蔗糖5%,蛋白质1.5%, 脂肪1.4%,维生素C,苹果酸,精氨酸,色氨酸。

荔枝核含脂肪酸、氨基酸、聚合花素类、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3-羟基丁酮、别香橙烯、葎草烯等成分。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慎服。多食则易致荔枝病,发热疮。如解荔热用荔枝壳烧水煎服。

无寒湿滞气者勿服荔枝核。妊娠者忌用,身体强壮体内无寒者请不要服用荔枝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