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不准不敢治?李建民教授手把手教你准确辨治慢性肾衰!

 s6s8 2020-01-21

华医世界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表现,除了水肿、乏力、畏寒怕冷等阳虚证症状外。

因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虚阳浮越,还会出现口舌生疮、 咽痛、头痛、失眠等症状。

然而,此类症状在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过程中,常被忽略或错辨。

李建民教授在辨治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对于浮阳症状辨识经验丰富。

且十分注重临床证候与舌象偶联的辨识,临床收效甚佳。

01

慢性肾脏病

定义:慢性肾脏病是年老久病后,肾气亏虚,气化失司,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堆积于肾络。

导致肾络瘀痹,气虚久则涉阳,肾阳亏虚,水湿痰浊内生,或见有形实邪、无形毒热循经入肾络,与内生水湿痰浊互结,致肾络瘀痹,从而导致慢性肾脏病。

辨证:

若慢性肾脏病患者表现出下肢浮肿,膝下发凉、怕冷、夜尿增多等一派阳虚症状。

但是有部分患者还兼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等热象。

此时这种热象便是肾阳虚衰于里,阴寒内盛,不能潜阳,虚弱的阳气被隔拒于外。

因为阳气性温质轻,隔拒于外的虚阳便会趋于向上,这部分向上的阳气即浮阳。

浮阳上扰上焦,便会有心烦、面赤、口干等虚热之象。

02

浮阳的辨证论治

浮阳辨证:慢性肾脏病浮阳证候的组成包含了--肾阳虚或脾肾阳虚证候及上焦阴伤或虚火之象。

1.脾肾阳虚之本虚症状。

主要表现:下肢浮肿,畏寒怕冷,双下肢发凉、怕冷,腰酸膝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稀溏。

2.上焦虚火或阴伤之象。

主要表现:心烦胸闷,口干,口舌生疮,咽痛、牙龈肿痛,或有胸前背后汗出等。

3.浮阳上扰心神,或肺。

主要表现:心悸、心烦、胸痛,失眠,或久咳不愈等。

4.浮阳上扰清窍。

主要表现:头痛、头晕、耳鸣等。

5.舌脉表现:舌胖厚中有直沟,边有齿痕,苔白滑润,脉沉迟,或细数,右侧尺部尤甚。

6.症状分析:

(1).肢体浮肿:脾肾阳虚,肾失于气化,脾失于运化,水液不化,内生水湿,泛溢肌表则见肢体浮肿。

(2).胸腔积液:至慢性肾脏病后期,阳虚较甚,水湿外渗则可见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等。

(3).肢体发凉:阳虚失于温煦,则见怕冷,肢体发凉,对于双下肢发凉、怕冷,越往上阳虚越重。

(4).腹泻便溏: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水谷不化,便会有腹泻便溏,甚则有五更作泄,完谷不化。

(5).浮阳上扰:脾肾阳衰,阴寒内盛,虚阳被格而上浮,浮阳上扰胸膈。

气机不畅则见胸闷。

上扰心神则见心烦、失眠或多梦。

上扰清窍则见头晕、耳鸣或头痛等症状。

(6).口舌生疮:浮阳上犯,上焦阴液受损,会出现口干,口舌生疮、咽痛、牙龈痛等虚火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口舌生疮必然有创面色白,疼痛不甚,久不愈合的特点。

而且此时若口渴也是喜饮热饮或不欲饮水。

在《医理真传》卷一言:独不思本源阴盛阳虚,今不扶其阳,而更滋其阴,实不啻雪地加霜,非医中之庸手乎?

余亦每见虚火上冲等症,病人多喜饮热汤,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证滋阴之误矣。

这里便是强调浮阳之火与阴虚火旺相鉴别的重要性。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主要症状表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动则喘甚,心慌气短,全身水肿按之如泥,腰膝冷痛,精神萎靡,胸前汗出。

舌体胖大齿痕,可见阳虚沟,苔薄白或白腻。

舌体滑润有涎的时候,便是阳虚内寒,浮阳上越,携水上扰,且脾肾阳虚,肺脾肾不能制约水湿,导致水湿泛滥,泛溢肌肤则见全身水肿,以下肢和腰骶部为重。

浮阳携水上扰心胸则见心悸气短、咳喘不得卧。

关于舌苔的辨识,对于兼有湿热证候时意义较大。

李建民教授经验:

若见颗粒状舌苔,或到舌尖散在红点,便可以辨证为湿热证。

若舌苔两边边色白,中间偏黄,是谓之有化热倾向,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情况下必然是湿重于热的。

03

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痹证

患者某,男,58岁。

初诊:2017年3月10日。

主诉:四肢感觉异常半年余,患者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

近期半年出现四肢麻木,如针刺样改变,以下肢为重,见风加重,怕热出汗,汗出为上半身为重。

饮食欠佳,睡眠差,小便量少,大便每天1次、出头干、频频如厕不得解。

舌体胖厚,舌尖稍红,中有直沟,边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西医诊断:尿毒症性周围神经损害。

中医诊断:慢性肾衰竭并痹证。

辨证:脾肾阳虚、虚阳浮越、虚寒血凝。

处方:

制附子(先煎)12g、鹿角胶(烊化)15g、

鳖甲(先煎)15g、桂枝20g、熟地黄40g、

生白术60g、肉苁蓉30g、防风20g、

秦艽20g、知母15g,7剂。

以上均为中药颗粒剂,每剂2包,早晚各1包,水冲服,每包200mL左右。

二诊:2017年3月18日。

患者下肢麻木感缓解、大便得通,怕热出汗、睡眠等症状好转。

予以制附子加量至20g、加白芍20g,甘寒养阴,取真武汤附子配白芍之义,药性相济,而制约附子之燥性,7剂继续服用。

三诊:2017年3月25日,继服上方7剂。

四诊:2017年 4月1日。

后患者即感肢体麻木症状明显好转,怕热汗出不明显,大便通畅调和,甚是欢喜。

医案按语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本身阳气虚衰,加之久病沉珂,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失于阳气推动则气血运行不畅,便会导致肢体麻木,血行不畅。

瘀滞局部,则见针刺样改变。

此时大便难解,但并不干,甚至出头干、后续不成形,这是阳气虚大肠传导失去动力导致的。

肾阳虚气化失司,小便不利。

汗出是由于脾肾阳衰、 阴寒内盛,格阳于上,浮阳上浮蒸腾津液的表现,故汗出主要见于上半身,浮阳上扰心神则见失眠。

同样的,李建民教授十分重视舌诊。

该患者舌胖厚为气虚之象,边有瘀斑及中有直沟均是阳虚之象。

且“阳虚沟”的特点是如刀背印成,中间的直钩一般没有分叉。

苔白腻是脾阳虚运化无力,水湿内聚的反映。

用药分析:

李建民教授针对,肾阳虚衰于下而无下肢浮肿者选方《伤寒杂病论》的天雄散。

在这里李建民教授将龙骨用鳖甲替代,下潜之力更佳。

符合叶天士手法:浮阳已候当以甲类潜之。

针对阳虚大肠传导失司的大便难,选方暖阳汤以温阳通便。

予以大剂量熟地填精益髓,取自张景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补阳时除了使用温肾助阳之药外,于阴中求阳,必使阳气缓生有源。

防风、秦艽为风药之润剂,平和且通经络之风。

在辨治浮阳的过程中要注意3点:

一、注意浮阳与实火、阴火的区别。

相同:

症状上面三者均可表现出口舌生疮,咽痛,头痛,头晕,头重等,或有口鼻干等表现。

不同:

全身症状表现不同。

浮阳下口疮:疮面色白无痛,迁延日久,兼有下肢浮肿,冷痛,大便溏稀等。

实火的口疮:多是红肿热痛明显,还可见头胀痛,或兼有发热等。

阴火的疮面:多是色暗红微痛,兼失眠心烦,五心烦热等症状。

李建民教授尤其注重舌象的辨识:

浮阳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胖大、齿痕,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苔面水滑。

实火的舌象多见舌红,舌尖部位多见散在红点,苔黄或苔面干燥。

阴火的舌象可见舌体瘦小,色红,苔少或光剥。

在全身症状表现的基础上,李建民教授多以舌象表现来确定核心病机,再相应处方用药,效果显著。

二、注意浮阳兼有湿热的时候多是湿重于热。

症状表现:为下肢浮肿,乏力,困倦,头重,或有头痛头晕,腹胀,大便黏滞不爽,或有口疮、咽痛。

舌象表现:舌胖大、齿痕,边有瘀斑,苔白腻或呈颗粒状,或夹有黄色,或见舌尖部苔面偏干。

病机本质:其病机本质为脾肾阳虚,虚阳浮越,兼有湿热。

因湿热在脾肾阳气俱虚的基础上产生的,且热是湿瘀而化,故其热象不显著,从湿热来看便是湿重于热。

三、注意梳理气机。

因为慢性肾脏病以脾肾亏虚为本,属于三阴病的范畴,肾为先天之本,其所藏精气化生为人体的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其所化生的谷气充养全身,均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脾肾亏虚必导致气的运动失调,若出现胁肋部或腹部胀痛,或走窜疼痛。

应重视梳理少阴气机,合方四逆散,因为三阴病梳理气机选方首选四逆散。

李建民教授临床辨治疾病十分注意舌诊.

舌质反应全身气血阴阳的盛衰,舌苔反映胃气的盛衰,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李建民教授学习,每次都会收获不同的知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