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嫔妃的品级

 小魏看世界 2020-01-21

清朝后妃制度,指的是妃嫔的选择、册封、晋封以及日常生活需遵循的相关制度,随着时间而逐步完善。在清朝,将皇后之下的妃嫔分为七等级,为: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还有最小的官女子:就是可以侍寝的宫女)。

册封/册立皇贵妃、太子妃、贵妃、亲王妃、世子妃用金册;册封妃、郡王妃用镀金银册;册封嫔用银册;册封贝勒夫人及以下用纸册;贵人、常在及答应无册。

在《周礼》里是这样写的“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治”晋朝时,以贵人、夫人、贵嫔为三夫人,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客、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

每个皇帝的妃嫔数目有很大差异:康熙皇帝拥有后宫嫔妃等79人,而光绪皇帝只有一后二三人。

清朝皇宫的妃嫔品级是历代中最少的,但是礼仪却是最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