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昵称32901809 2020-01-21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产生过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数学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科。早在6000年前,在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中就有了一些数目字,逐渐形成了十进制系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出现过四次高峰时期,第一次在西汉后期;第二次在三国到南北朝中期;第三次在隋末到唐中期;第四次在北宋中期到元中期。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第一时期,中国数学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独立分科,其标志是出现了专门的数学著作,如《许商算术》和《杜忠算术》就是明显的例子。这两部书早已失传。流传至今的最早一部中国数学专著是著名的《九章算术》,它的成书年代至今众说纷纭,大概成于王莽执政(9-23)时期,书中包括西汉及以前的丰富数学成果。《九章算术》中包括着不少世界性的成果,例如“盈不足”间题的解法、正负数的加减法则、线性方程组解法不定方程解法及较复杂多面体体积的计算等等。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第二个时期,基本上是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发展阶段,在大约三百年间出现了著名数学家赵君卿、刘徽、祖冲之父子等,他们对《九章算术》和汉代天文书《周髀算经》中的数学部分进行了研究,作了详细注释,在理论上达到较高水平。刘徽是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当时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他建立了十进分数理论,提出了“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值为3.14(或。),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第三个时期,最主要的成就有两项,第一项是王孝通(七世纪)著《缉古算经》书,全书虽然只有20道题,但水平很高。第二项成就是在历法计算中用到了二次插法公式。在隋唐时期,在国立学校中设明算科(相当于现代大学的数学系),学生专门学习数学。李淳风(七世纪中)把《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缀术》以及《缉古算经》等十部书加以整理,有的加注,做为算科的教科书。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第四个时期,在约公元250年中数学发展很快,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刘益、贾宪、沈括、秦九韶、杨辉、李治、王恂、朱世杰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数学家。(刘益、贾宪十一世纪),建立了高次方程的近似解法,秦九韶(十三世纪)能求出十次方程的近似正根。贾宪给出了二项式展开式的系数表“贾宪三角形”。沈括(1030-1094)创立了已知弓形底、高和半径求弧长的“会圆术”和与高阶等差级数有关的“隙积术”。另外,秦九韶、李治、朱世杰、王恂、杨辉等等都有很大的贡献,都是当时出名的大数学家。

揭秘:鲜为人知的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数学

纵观我国古代数学,元代中期以前发展水平较高。出现了不少领先于世界的成果,有的早于外国千年以上,大都要早几百年,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此外,我国在运筹学前史、组合数学前史、拓扑学前史、统计学前史等方面的成就十分可观。回顾一下历史,很有好处,古人的光辉成就对我们今人是个莫大的鼓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