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欣然703 2020-01-22

随着中医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的理论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常说到中医的理论特点,比如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等。其中,辨证论治,可以说是中医治病的“武器”。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治,以“精细”为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诊治手段也是日新月异。而中医则不然,即使存在并传承了几千年,其核心手法依然还是“辨证论治”四个字。

什么是辨证论治?

辩证论治,在我看来,它既是中医的精髓,更是一门学科,却一点也神秘。但是,想要充分掌握并贯彻辨证论治之精神,必然需要熟练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还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实践中反复总结。所以,中医历来就是“老而弥坚”,也就是俗话说的“老来俏”。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所谓辩证,也就是综合各种症状与表现,并寻找、发现、判断病因。其中的“证”,是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中医的辩证方式,最基础的就是“八纲辨证”,也就是“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种。

当然,后世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完善并总结出的“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脏腑辨证”等等,其实都是建立在八纲之基础上的。

我们必须注意到,所谓的“八纲”也不是孤立的。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1、阴和阳是互相倚存、互相制约的。阴阳必须相对的平衡,一出现偏盛偏衰,人就会生病;

2、表和里是相对但能单向变化的,表证可以传变为里证,或者表证未解而同时出现里证,而里证一般是不可能变为表证的;

3、寒和热是对立的关系,不可能同时出现。一旦同时出现,必然有“真假”存在,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虚实却是基于“参照物”而来的判断: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因此,虚证和实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

总之,我们说了这么多“辨证”,但怎么才能“辨”呢?这就有赖于“诊法”了。

无独有偶,中医支撑其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是四种:望闻问切,也就被称之为“四诊法”。

1、望诊:也就是用眼睛看,用观察的手段来获得信息;

2、闻诊:用耳朵和鼻子去听去闻,以获得相应的资料;

3、问诊:医家主动提问,根据获得的答案以得知病人的自我感觉与经历;

4、切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脉”。这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诊法,历代医家归纳起来的脉象,大致有27脉之多,如何辨别,完全在于医家的感觉。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望闻问切四诊法,我们大家都听得比较多。但是,舍此之外,中医也不乏很多“上不得殿堂”却又行之有效的“诊法”,据我所知,至少有下列三种,是有值得了解的价值的:

1、按诊:所谓按诊,一般以腹部为主,当然,也有身体其它部位的“按”。古人对胸腹非常重视,素有“胸腹要害”之说,但四诊法里并没有“按诊”。其实,中医典籍里也有“扪腹叩胸”等诸多手法。

最简单的一个腹部按诊方法,比如肚子疼的时候,可以先不问痛在何处,用手轻轻触摸,如果发现某个局部格外发凉,大多就是痛处。此时,可以参考经络穴位,以作为辨证资料。

什么是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之外,三个“简易诊法”,可以了解一下

2、手掌和手背之辨:这一点对小朋友比较适宜。因为他们言语不清,难以描述自己的感觉,古代中医将儿科称之为“哑科”。

受古代生活水平制约,古代儿科最常见的就是“外感”和“伤食”。如何准确辨别之,古代中医认为,可以摸摸他们的手,如果手心比手背热,多数是“伤食”;如果是手背比手心热,多数是“外感”。这一观点,对现代家庭育儿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3、嚼豆验疔:我们现代人常疔疖疮痘不分。但在古代中医眼里,疔疖是不同的。“疔”被称为疔毒,是比较凶险的,而疖则是比较轻松可愈的。疔毒初起,很多也只有一个小疖子大小,两者很难区分。

此时,古人的做法是,让他生嚼一颗黄豆,如果能感觉到生黄豆浓厚的土腥味,就是疖子;如果不能感到土腥味,则多数就是疔毒,需要慎重对待。

总之,中医的辩证论治,是其核心理念,一个优秀的中医,必然需要长期不断的知识积累,才能逐步“渐入佳境”。而民间散见的很多“土法”,应该也算得上智慧的结晶,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