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双飞金燕子 2020-01-22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大书,历代的圣贤名人对其推崇有加

南宋理学家朱熹翻开此书,字斟句酌,特地著了简明扼要版的《资治通鉴纲目》;清代国之重臣曾国藩,每日必读一卷《资治通鉴》,并将书中的智慧应用于仕途中;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对《资治通鉴》赞赏有加,称其为皇帝的教科书……

《资治通鉴》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能够照见往昔、照见当下,更能够照见未来。今天,一起分享《资治通鉴》第一篇“三家分晋”中的“智宣子立后”,从这篇文章中让我们学会识人、用人的第一准则,这也是最关键的准则。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智宣子欲立瑶为后

《资治通鉴》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这段话简要地说,大意是这样:春秋霸主晋国有六大辅政大臣智、范、中行、赵、魏、韩,其中智氏将要选立宗族接班人,现任智氏负责人智宣子想要立瑶做接班人。可是,宗族立的智果跳出来反对,并提出一个恰当的理由。他说,“瑶有五大优点,他颜值好高富帅、枪法准驾车好、精通各种技艺、口才好能说会道、性格坚毅。可是,他有一个巨大的缺点,他缺少仁义道德,简称‘缺德’。要是瑶用自己的五项优点去驾驭别人,做各种‘缺德’事,那智氏离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可惜,智宣子听不进智果的话,他执意要立智瑶为后。智果只好与智氏脱离干系。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智瑶上任智氏灭亡

此后的历史,真正如智果所预料的。

智瑶成为智氏一把手之后,频频向晋国六大掌权大臣的其他五个家族挑起战争。

他先后率领智、魏、韩三家的联军,进攻范氏、中行氏,将这两家赶出晋国,并瓜分了这两家的土地。随后,他又率三家联军,在晋阳城围攻赵氏,并水淹晋阳城,把赵氏打击得快喘不过气。怎知,最后,赵、魏、韩三家却联起手来,反将智氏消灭掉。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如此优秀的智瑶,很容易令人想起同类型的一个人,那就是商纣王。其实,商纣王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不仅身体孔武有力,据说能够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还有超强的口才,辩论能力很强,大臣们谁也说不过他。这么厉害的一位君主,最后却成了商朝的亡国之君,这是为何呢?最主要的原因与智瑶相同,商纣王也同样是“缺德”,缺少仁义道德,为人非常的残暴,最后才会被周武王所推翻。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择人认准第一准则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书中,评价了“智宣子立后”一事,他写道: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用大白话来翻译司马光这段话,司马光说,智伯的灭亡,是因为才胜过德。才和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的人往往分不清楚,所以才会看错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刚毅;而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紧接着,司马光又说到,人分为四种,才德兼备的是圣人、才德皆无的是愚人、德胜才的是君子、才胜德的是小人。他说,选择人才,要选择有德的人,如果能够找到圣人和君子,那是非常幸运,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没有遇见圣贤和君子,那么,宁可选择愚人,也不可以选择小人。

这是为何呢?司马光说,愚人虽然没有德,但是也没有才,所以他们要是做起恶来,就像是小狗扑咬人一样,很容易会被制服;而如果是小人就糟糕了,他们没有德,但却又才能,一旦做起恶来,就像是老虎伤人一样,后患无穷。

司马光这条选择人才的标准,注重“仁德”、看重人品,将“仁德”摆在选择人才的第一位,正是符合了儒家做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标准,特别值得后世人的借鉴,对大家选择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资治通鉴》智宣子立后,让司马光悟出千古用人第一准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