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红尘叶翁 2020-01-22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有研究学者把鲁迅的小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小说中,刻画出的病态灵魂,从而形成一类“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呐喊小说;另一类则是如同《孤独者》《伤逝》等小说中,通过自我描述和自我解剖,展现出自我艰难的内心历程。但不论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还是《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亦或《祝福》中的祥林嫂,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孤独”。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一个“孤独者”,当然并非全部。所谓的“孤独者”,并非只有像知识分子形象的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者才是孤独者,还有代表劳苦大众,命运悲惨,心智愚昧的农民形象,如《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等。可以说在鲁迅的小说中,孤独者是其中最集中的“身份”特征。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在酒楼上

《孤独者》《在酒楼上》--零余者的孤独

何为零余者,在现代作家笔下,零余者是五四后一代青年无法摆脱时代桎梏的苦闷的象征,是心理、经济和文化的彷徨所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这以前么?”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在酒楼上》节选 ,收录于《彷徨》

小说多处用了“无聊”二字来形容吕纬甫的心情,通篇小说都是吕纬甫对自己所做“无聊”事的独白。给多年前早夭的小弟迁葬,为圆邻居顺姑的梦买了剪绒花送她,而她早已不在人世了。通过这些“无聊”的事,刻画出一个在黑暗现实的不断打击下,失去了生活的理想和信心,处于迷茫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吕纬甫是一个在思想和言行都充满矛盾的典型“五四青年”。他曾经是一个热衷于社会改革的激进分子,最终却沦落为一个麻木平庸的消沉者。他为自己背离了原来的理想而自惭形秽,对于自己所处的尴尬境地既悲愤又无力改变,从而成为了生存在夹缝中的孤独者。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孤独者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孤独者》节选 收录于《彷徨》

如果说《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还在徘徊中挣扎,那么《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则已经过一番思想争斗,最终弃明投暗了。这样的选择并没有使他摆脱精神上的孤独,他曾经试图做一个优秀的进步青年,但很快受到围攻,失了业赋闲在家,为了生计,甚至去乞求一份卑微的工作,以使自己活得更久些。然而现实却是一条活路也没有,最终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成了杜师长的顾问,每月领着八十现大洋。他一改从前的谦逊与卑微,变得野蛮而又霸道。他写信给“我”,要“我忘了他”,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他'了,他走上了另一条路,而那条路是他不愿走的投降之路。从前的他为理想发声被围攻,成为一个孤独者。之后的他沦为傀儡,整日浑浑恶恶,混迹于江湖之中,雍容华贵的躯壳中仍旧包裹着一个孤独的灵魂。所以,他最终走向了毁灭。

在鲁迅的小说集中,《呐喊》的体验主要来自于辛亥革命失败的打击,理想破灭留下的阴影、对启蒙主体信念的动摇和反封建一起成为《呐喊》表现的主题。而《彷徨》除了部分延续了这种体验之外,更主要的体验是来自于大家庭的破灭以及惶惑的身位感。因此,家庭、被驱逐、孤独、灵魂的追问以及对道路的寻求成为《彷徨》区别于《呐喊》的主题。概言之,《呐喊》的体验主要来自于社会,而《彷徨》的体验更多来自于切身的日常生活,因之更切近、更幽愤深远。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单四嫂子

《祝福》《明天》--“贫穷”者的孤独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祝福》中的祥林嫂,不仅思想上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而且身心还承受了来自命运的摧残。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失了丈夫的寡妇,都曾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然而命运的悲惨在于,生活总是在无意中夺去生命中最珍视的东西,她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她们都是下层劳苦大众,贫穷在她们身上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贫穷”,比起没有饭吃,精神受制于时代的束缚,而她们对此又一无所知,这种精神上的匮乏才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

《明天》里单四嫂子的孤独,主要来源于儿子的夭折。她本是一个平庸之人,所有的幸福都集中在儿子身上,然而由于儿子突发生病,不幸离她而去。从此,她的世界里填满了不可排释的孤寂,这种孤寂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无法消解的孤独。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祥林嫂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祝福》节选 收录于《彷徨》

《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本人虽然不具有任何思想的功力,但现实的遭遇却逼迫她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小说将祥林嫂一步步引入孤立无援的境遇中,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发出撕裂心灵的质问。与其说祥林嫂死于生活无着落,不如说她死于内心的绝望与孤寂。

《伤逝》--爱情的孤独者

四围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

我还期待着新的东西到来,无名的,意外的。但一天一天,无非是死的寂静。

《伤逝》节选 收录于《彷徨》

《伤逝》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角度来写,充分展现了“我”内心世界的变化,整篇可以说是一个孤独者的内心独白。现实中经济的窘迫,涓生和子君之间的隔膜逐渐扩大,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两个人曾经为了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琐碎,涓生在琐碎中挣扎前行,而子君在琐碎中沉沦,最终他们的爱情走向了毁灭,子君也走向了灭亡。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伤逝

鲁迅写《伤逝》的原因之一,源于他对妇女解放独特的思考。这样一来,涓生这个人物本身就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涓生在孤独之中,体悟出他与众不同的婚恋观念,“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不能为了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生活的目对于涓生和子君是不同的,涓生“向着新生的路”向前跨进,子君同是选择了满足于小家庭的经营。所以,他们两个人虽然在一起了,却显得更加孤独,最终将爱情的甜蜜演绎成了一出悲剧。

通过以上这些作品,和鲁迅的其它的作品,不难发现,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其思想大多是不被大众所理解的,他们的内心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不论是魏连殳、涓生、孔乙己,还是单四嫂子、祥林嫂、阿Q等,他们都是一群不被理解的孤独者。

鲁迅的孤独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呐喊》的自序节选

孤独是不衰的文学主题,也是作家创作的心灵根基。海明威曾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发言中写道(他没有亲自出席,由别人代为致辞):“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对于鲁迅而言,他所面临的孤独不仅是在写作上,关键在于他的思想。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说,他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对于一个人而言,无路可走时的孤独探索,这是一种小孤独;而大孤独则是身处人群中,备受来自各方的攻击和谩骂,却又初心不改,颇具魏晋之风。

鲁迅:他的小说,除了怀疑精神和悲观主义,还藏着一个孤独的灵魂

在写作上,他始终不忘自己在为民族和时代而书写,为唤醒民族性而写作。在“五四”时期,他的作品是文学的标杆,竟而陷入舆论的纷争中。可以说,在写作上,他是一个孤独者。

他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不屈服的硬骨头精神。这样的魏晋风骨,其来源首先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其次,鲁迅人格、思想等方面深受魏晋思潮的影响是学界公认的事实,他曾做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及药之关系》的演讲,还曾对魏晋作家的著作辑录、校注。所以,不论在他的小说还是杂文中,人物的性格与风骨都有魏晋文学的烙印。第三,章太炎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对鲁迅影响也很大。章太炎主张结合现实需求、融入自我生命体悟的精神磨练过程。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创作才能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与鲁迅自身的经历和思想上的“别具一格”息息相关。文人的“孤独”,既不容于世俗,又不向世俗妥协,“孤独”是他们纯洁情操和高尚人格的标志。他们在孤独中冷静的审视自我,进行价值判断,千百年之后,当我们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精神对话时,既是在审视历史,也是在对自己的灵魂进行着时代的拷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