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王贞仪(1768-1797,29岁),字德卿,生于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是清代著名女算学家、文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1-23

科学家,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他们知识渊博,聪明绝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我国在古代时,就已经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比如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撰写《大明历》的祖冲之、以及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等。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众所周知,在历史留名的女性大多与容貌有关,若不是有名的美人,终将会被遗忘。一张国外的明信片传出后,让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它,照片中是一个中国女人,举着望远镜仰望星空。有趣的是,大多数国人不知道这个女子是谁,直到有心人查阅资料,才知道这女子叫王贞仪,是清朝顶尖的女科学家,她不是美人,一生只活到29岁,却让世界许多人都记住了她。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就算是德才兼备,一般也会成为这两种人:一是饱读诗书的深闺女子,为赋新词强说愁,二是习惯无病呻吟,整天不干正事。但是王贞仪不一样,她在女性被束缚的年代里,既能写文作诗,又能骑马射箭,医学算术、天文地理样样精通

王贞仪,安徽人,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母亲是名门闺秀,父亲是有名的学者王锡深,祖父是宣化太守王者辅,家境十分殷实。她原本可以做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偶尔作些诗词获取一个才女之名,但她却没有这么做,她想做一个文武双全的女性。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家境殷实的家庭一般比较开明,王贞仪也受益于此,11岁时祖父去世,跟随家人到吉林奔丧,在吉林的几年里,阅读祖父丰富的藏书,受益良多。之后随父亲到陕西、北京、广东、湖北安徽等地方游历,见识不少世面,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由于见多识广,王贞仪一心想做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但也因此跟封建伦理杠上了。一开始钻研天文和作诗绘画时,受到一些顽固分子的嘲笑,但她没有低头,而是据理力争。她写出“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而女不英雄”的诗句,反抗时代赋予女性的条条框框,一边提倡让妇女接受教育,一边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王贞仪喜欢天文学,对宇宙奥秘非常感兴趣,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心钻研中文版的西方天文古籍。通过中西方结合的理论,她得到一个惊人的认知:地球是圆的!但是在古代,“天圆地方”和“地心说”早已深入人心,西方的“日心说”、“地圆说”少有人知,因此她的观点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尽管遭受质疑,但王贞仪依旧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探索世界的奥秘。


令西方科学家佩服的是,王贞仪对于日月食的解释,她用配图加上简单明了的文字,写了一篇《月食解》。文中详细描述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说明和现代的天文学日月食的原理相同。那一年的她才20岁,就能写出世界上第一份完整日月食成因的解释,这是真的厉害。

王贞仪还是一名数学家,她对筹算的理解和研究非常到位。明朝末年,纳皮尔筹算法从英国引进,但是方法比较繁杂。为此,王贞仪写下三卷书籍介绍西洋筹算,使得更加简单明了。终其一生,王贞仪都在追求科学研究、反对封建思想、以及坚持男女平等,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得到了一个男人的欣赏和包容。

清朝伟大的女科学家,国内少有人知,外国人却将她印在明信片上

25岁那一年,王贞仪与詹枚喜结连理,丈夫非常支持她的做法,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然而不幸的是,王贞仪原本体弱,加上多年来的研究,早已把精力透支,最终一病不起。婚后四年,王贞仪去世了,享年29岁。

王贞仪生在古代,通过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的成就非常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