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雕塑的“八大类型”谈中国古代雕塑的价值

 gudian386 2020-01-23

摘要: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内容题材、形式风格、雕塑技法和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历代雕塑的艺术技巧的发展,也是和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更是和中国绘画元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精神、气韵在雕塑作品中的体现表达,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智慧、灵魂、艺术的结晶。

关键词:古代雕塑 类型 价值

吴为山先生把中国古代雕塑总结归纳为“八大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这是对中国古代雕塑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艺术家们精湛的制作技巧上,也反映出中国各个朝代的人文、民俗、历史研究等方面,给后世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原始朴拙意象风的雕塑反映了人类在幼年时期对于美的简单追求,直接表现当时人们的心灵世界。中国原始雕塑大致分为人物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人物雕塑多是陶质,也有较少数的石雕人像,作品造型表现多为几何形,简单、朴素、古拙。具代表性的有仰韶陶塑人像、马家窑陶塑人像等。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通常包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像的陶壶、陶瓶等。1973年出土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细泥红陶质,清秀的五官堆塑在瓜子形的脸庞上,并留有刘海型的披发,生动有趣。动物雕塑也极为传神,虽然形体塑造比较简单,但是特点很鲜明,比如鱼身上的弧形线条象征鱼鳞,母猪腹部肌肉松弛,原始人们制作雕塑对生活观察细致入微,各种动物的特征把握准确。原始社会的雕塑对于社会发展进程、意识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到了商代,由于当时商王朝的尊神重鬼,统治阶级的审美取向对于民众的趣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商代的雕塑造型包括一些装饰纹样都营造出恐怖可惧的样式,以达到让被统治阶级产生惧怕、敬畏的心理。三星堆的青铜礼器、青铜人物造型、青铜动植物造型等都施以纹饰,其工艺之精细、构图之巧妙都蕴含着当时人们鲜活的审美意识。从整体结构来看,这些器物反映了三星堆文化整个宗教体系中具有不同功能和意义的各类象征和符号,是三星堆先民整个宇宙观的缩影。虽然对远古人类意识形态产品的解读有着特殊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参阅文献资料、借助宗教学和民俗学,以便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了解社会结构的运转层次,以致完全了解这些青铜艺术品的真正涵义。

秦俑的写实风格很好地表现出秦时期工匠们高超的写实能力,造型逼真、面貌各异,对人物表情的拿捏、细节装饰的刻画都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可谓形神兼备。秦俑的不断重复,整齐的队列、庞大的阵容加之夸张并真实的雕塑手法的运用,都反映了秦始皇时恢宏的帝王气势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秦时期的国力发展单从秦俑雕塑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从另一个层面,雕塑的价值不只是停留在艺术欣赏方面,雕塑背后带给观众的会是更多的东西。

汉朝的建立宣告了秦代残暴政治的结束,汉代的厚葬之风也给雕塑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统治阶级的大力倡导下,“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厚葬在汉代可谓是兴盛至极,因此汉代雕塑多与墓葬有关,如墓前石刻、陪葬佣。汉代初期,百废待兴,统治阶级采取恢复生产、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上百姓的不断努力换来了国力强盛、民众富庶的繁荣景象。政治上封建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统一,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政治、经济情况较好的时期,也是丧葬礼俗发展的高潮期。两汉在四百多年里,大部分的时间社会较为安定,为丧葬礼俗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的稳固和意识形态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汉代雕塑重体量、大块面的表达方式,不去精雕细琢,只求意韵表达。

汉代国力的强盛,王侯贵族们也追求纵情享乐,说唱艺术俑在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开始兴盛起来。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神韵有着很好的理解与追求,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唱俑的设计制作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家捕捉了说唱艺术家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面部表情及形体的夸张来突出艺术形象,把丰富的说唱内容和醉人的表演形式刻画得惟妙惟肖。汉代说唱俑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对研究当时的风俗及人文地理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唐代在经济上繁荣兴盛,人们不再担忧物质匮乏,开始转向精神生活的享受,雕塑的艺术风格也走向写实层面,帝陵石刻的生动以及“唐三彩”人物塑造的细致入微,都能很好体现唐代雕塑的水平。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艺术方面,其代表性作品为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雕塑家们保持着“学术相敬,求异存同”的态度,创造出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风雕塑。奉先寺的本尊卢舍那佛面容丰腴饱满,面相庄严、睿智,气度非凡,眉如新月,双目俯视,眼睑低垂,嘴巴微翘,庄重而又文雅,睿智而又明朗,可以说是唐代盛期国势强大和活力自信的时代精神在雕塑艺术上充分的反映。唐代陵墓石刻群的内容早期各个陵墓差异较大,后来逐渐规范,配置于神道上的石刻主要有华表、飞马、朱雀、石人、碑、石狮等,其雕刻手法注重整体的单纯完整,线条的硬朗,和置于山岗之上威严震撼的效果,以数量上的参差、重复,体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帝陵程序化造像应运而生。

宋代雕塑进入了世俗化,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的雕塑开始很好发展,雕塑家热衷于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像现代的泥、面、糖的彩塑都初始于宋代。宋代的宗教雕塑、墓室雕刻、和俑类等雕塑都一定程度地体现了世俗化和现实化。宋代雕塑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宗教雕塑上,其中包括石刻雕像与彩塑像,其造型由魏晋、隋唐时期的意象转向高度写实的具象,其审美特征一改魏晋时期的秀骨清像和隋唐时期的丰腴华贵,神圣、庄严、肃穆的气质被平和、典雅所代替。宋代雕塑体现了宗教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反映出柔性、舒缓的一面,世俗化特征十分突出。唐代的佛教雕塑人物圆润慈祥,宋代更加突出人性化。由于宋代生活习俗的变化,墓室内的雕塑和随葬的俑出现很多直接模拟现实、表现生活起居的雕刻作品,宋代雕塑在世俗表现上作了很大贡献。但是与绘画艺术相比,宋代雕塑的艺术成就相对落后,这与统治者的喜好和重视程度有一定关系,有些雕塑的制作者甚至得不到重视,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术的地位更加无足轻重。

中国的民间雕塑真实地表达着劳动者的内心,是非功利性的艺术劳动,历经几千年的艺术沉淀,民间雕塑集中国雕塑的精髓与一身,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雕塑家创作心态的反映。各种材质的民间雕塑如雨后春笋,糖人、面人、泥人、木雕等,一个个生动的造型显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性和生命力,是中国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在艺人们灵巧的双手下诞生出来的是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情感纯真、手法巧妙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历代雕塑的艺术技巧的发展,也是和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更是和中国绘画元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精神、气韵在雕塑作品中的体现表达,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智慧、灵魂、艺术的结晶。

作者简介:

鲍俊丽,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雕塑方向艺术硕士,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油画方向硕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