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伟天英 2020-01-26

引文:

有一位女士小时候很喜欢吃凉粉,但后来不管怎样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那个味道,于是这种感受就成了她的一个的“情结“,其实成长也是这样,有些东西丧失了就是丧失了。


不久之前我曾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则吐槽当下的“人本主义教育”,认为现在许多父母已经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即所谓的“过度养育”。

纵观育儿自媒体,无一不再强调要鼓励而非批评,要接纳而非惩罚,要成全而非改造......这是非常典型的人本主义理念。

该理念的流行程度已经到达了几近狂热的状态,然而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爱”却更像是一种反向形成的作用,即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曾说的那样:“现代人对小孩有意识的怜悯,其实是隐藏着无意识的仇恨。”

李孟潮也曾对当下人本主义的召回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不论是儒家的人本主义,还是罗杰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或者是萨提亚的人本主义更或者乃至大乘佛教的人本主义其本质是在填补功利文化背景下所成长起来的男男女女对“无条件关爱者”的渴望与幻想。

但遗憾的是,现实的生活之中“无条件的关爱”是难以实现的,即便是“无条件的爱”的提出者罗杰斯在与他妻子的婚姻生活之中他本人也常常无法做到,因而作为一位咨询师,罗杰斯本人与她妻子之间的关系其实也不那么尽人如意。

从我个人来看,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精神分析的观点。精神分析中有个专业术语叫“阉割”,与之相对的叫“抱持”。

心理学: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霍大同曾在他《两类母亲,两类临床》的研讨班中完善了克莱因的临床观点,总结为:溺爱的孩子拥有一个“躁狂”的母亲,缺爱的孩子则拥有一个“抑郁”的母亲,前者需要被阉割,而后者则需要被抱持。其实再总结凝练一下就是《道德经》中的那句话:补不足,而损有余。

很显然,在这里学派之间的分歧开始显著,然而深入精神分析尤其是拉康派精神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成长过程,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一场不断被阉割与不断丧失的过程。

现在很多文章都喜欢谈到“原生家庭”与“创伤”,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创伤”其实是精神分析最喜欢涉及的。

在这些文章的导向里,只告诉了人们我们这样做会给孩子导致“创伤”或是追溯我们的创伤是从何而来,就好似一个健康的人是不存在“创伤”的,就好似如果我们没有原生家庭之痛,于是完美童年就会发展出一个完美成年。

然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并不是这样,至少这不是精神分析的全貌与重点。

从拉康精神分析来看,人的出生是丢进了一个“无”中,用发展心理学的话来讲此刻的婴儿是处在同一性混乱阶段,也即精神分析所认为的混淆生与死。

拉康说:“无意识像语言那样。”处在这个“无”之中的人,要想发展出主体性,就必须用语言进行填补,所以在拉康看来,语言先于人,人是由语言创造的。

不仅如此,处在这个“无”之中的孩子,要想顺利进入现实秩序世界还要面临一道极其重要的抉择,即拉康派中那个经典的问题:“你选择要钱还是要命?”要钱,则人财两空,要想成功的进入象征秩序世界(即现实世界)所以只能选择要命。

于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精神分析的观点之中,人的出生其实就是一个丧失,人的出生其实就是一个既定创伤。

用拉康的拓扑三界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个创伤,想象界切割实在界产生享乐,而享乐一词在台版的翻译之中又称作:痛快,即痛并快乐着。

比如我们吃饭,吃的刚刚好这是一种快乐,而我们已经吃的很饱很撑了,还在继续进食,这就是一种享乐。

再比如,有些人喜欢攀岩,甚至徒手攀岩,将自己放置在一个生与死的边缘,这同样也是一种享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享乐与快乐的区别,享乐往往伴随有惩罚,伴随有痛苦,是把自己放置于危险之中。

心理学: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在弗洛伊德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之中,本我所服从的是快乐原则,重点所强调的是快乐二字,然而到了拉康这里,重点所强调的则是原则二字,因此快乐原则也应当是一种禁忌,一种律法,应当属于符号界。

然而我们看到,人还有享乐,因此拉康认为人天然具有超越快乐的原则,即我们并不满足于快乐本身,而是试图超越快乐。比如:夜以继日的打游戏。

超越快乐就是享乐,就是将个体放置于危险之中,因此我们要将其进行阉割。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总是处在禁令与违反禁令之间,而人的出生又是一个既定创伤,因此创伤对于人的意义也就很好理解了:享乐是痛快是痛并快乐着,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创伤那么他就没有快感了,所以创伤才是快感的保证,也是主体存在意义的全部。

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创伤,那么就意味着该个体已处于死亡状态。

让我们接着来看精神分析视角之下的人的发展状态,这可以非常清晰的帮助我们认识,何为今天文章的主题:人成长的本质其实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阉割阶段:

1、脐带阉割,出生进入现实生活,脱离母亲的身体,第一次呼吸和哭喊。终结了来自父母“想象中的孩子”的幻想,这是唯一一个在身体上被标记的阉割

2、口腔阉割,断奶,身体对身体喂养的结束(食人禁忌),多样化的食物和使用勺子喂养,语言的出现使得与他人交流的范围扩大。

3、肛门阉割,括约肌的清洁,身体对身体料理的结束,运动的独立性和对冲动的控制以及与父母,兄弟姊妹或同伴关系等。(即禁止伤害他人或自己,获得控制内外的能力,学会控制冲动,区分说和做,想象与现实,进入到更广阔的关系之中,建立人性普遍的法则)

4、初级阉割,发现性的不同,认同于自己的性将身体限制在一种性(自己的那种性)里面。对两性区分的发现,并且认同到自己所属的性别。

5、俄狄浦斯阉割,控制欲望进入社会生活(朝向家庭之外的欲望)适应所有社会生活的能力,乱伦禁忌。

心理学: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这便是人早期成长发展所要经历的阉割阶段,我们可以试图回忆,当我们要放弃母乳喂养转而开始自己学着拿勺吃饭等等这一系列成长经历时,我们就可以看到阉割这一过程是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相反还会伴随有痛苦。

出生意味着不再与母体共生,断奶意味着不再吮吸母亲的乳房,他们是阉割,同时也是丧失。

阉割是一种符号性的操作,是一种接受人类律法的约束以此让孩子的身体形象和人际关系得到塑造,然而每一次的阉割都会是一个极度痛苦的时刻,因为被阉割同时就意味着要丧失,而每一次的丧失则都是在重复出生创伤。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阉割、丧失与创伤其实是三位一体的,每一次的阉割就意味着某些东西的丧失,以及旧创伤的重复和新创伤的形成。

所谓的原生家庭的创伤,其实就是成长之中阉割所带来的创伤。那么既然创伤是主体存在的标志,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原生家庭之痛就可以一笔勾销?

其实也不是。

心理学:人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的丧失与被阉割

人活着就表示具有创伤,但过多的创伤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化依然是不利的,用自体学派的话来讲就是:我们需要恰当的挫折,但不需要过度的挫折。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减少创伤呢?

这就得要求阉割者在阉割时是节制的,同时是提供足够安全感的,而非以恐吓与惩罚。其实说的简单精炼一点,就是客体关系学派中温妮科特的那句话:“不带以敌意的坚决,与不带以诱惑的深情。”

这句话很短,但包含的内容却很多因而值得细细品味,我就不再展开陈述了。总之我想表达的是,“创伤”一词,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视,其动力之一可能就像张沛超所述:是种“昄依者狂热”。

“无条件的爱”或许仍然被许多人追捧,因为“爱与自由”永远都是那个理想的彼岸,有它在就会反复提醒着人们:只要奋起身子修炼我们终将收获美好,越活越幸福。

不像佛学和精神分析,他只会告诉我们:苦才是人生,没那么苦就已经很好了。

在我接触过的一些人中,有那么几个人对我说他实在看不下去那些心理文章,觉得矫情和无聊,甚至还有人在后期再找咨询师做咨询时,开始对咨询师充满了挑剔和不认同,这样的人不能说他们是缺乏同理心,其实反而是种心理健康的表现。

如同咨询师Healon所述:“只有当来访者认为心理治疗确实无用时,他们才开始康复。”

同理,在面对所谓的原生家庭创伤时:只有我们认为父母确实无用时,我们才开始成长。

毕竟顺境使人发展、逆境使人成长、而绝境则使人开悟。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鼠年大吉。(少出门,多宅在家,出门记得带口罩)


注:原创文章,请勿侵权,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