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温经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案

 伊悠帆123 2020-01-27

 2019年05月23日首诊: 

韩某,女,46岁,持续低热一月余,体温在37.5℃—37.9℃之间,下午体温偏高明显。伴口干,口中黏,手足心烦热,头晕。不畏寒,无上呼吸道症状,眠可。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二便调。经医院肺部胸片检查肺部无异常。B超示:肝囊肿、胆囊息肉、甲状腺左叶结节、双侧乳腺小叶增生。

舌:暗红苔薄白边齿印舌下瘀

脉:左右寸微  关沉弦  尺涩

处方:吴茱萸  当归  川芎  赤芍 

      丹皮  阿胶珠  炒甘草  浮小麦 

      半夏  麦冬    人参     桂枝 

      生姜 

      7剂

 2019年06月05日复诊: 

韩患者自述,05月28日,服药至第4剂时,体温趋于正常,头晕未见,余无不适。偶有乏力,纳差。

舌淡红苔薄白边齿印舌下瘀减轻

脉左右三部浮缓 寸略沉  关弦缓  尺弱

处方:生黄芪    焦三仙   桂枝   赤白芍 

         炒甘草    生姜    红枣   饴糖(烊化)

         7剂

  讨论 

后续随访,体温一直正常,无不适。此例患者,持续低热一月余,医院检查没有找到明确病因,无有效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舌苔,脉象,辨证为瘀血发热,温经汤7剂而愈。

      温 经 汤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原文如下: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川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笔者常用此方治疗宫寒不孕,月经量多或崩漏,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用于治疗发热尚属首次,原文中有“暮即发热”的记录,与瘀血发热的特征相符,瘀血产生的原因为“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即有过流产的病史,而造成瘀血留滞盆腔,阻于少腹,入暮发热,病在阴分,是瘀血内阻,阳气不能入阴,反浮于外之象。手足心烦热是血瘀化热之征;唇口干燥者,血内瘀而不能外荣也。方用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丹皮配合桂枝活血,令瘀去络通,用凉血清热的丹皮,清其内郁之阳及外浮之热,吴萸理气,行气分之郁,半夏、生姜燥湿和脾,开津液之壅,配伍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配阿胶合当归补益营血,麦冬合白芍补充营阴,治疗此例低热效果满意。

 流产的重要危害就是产生瘀血,为以后其它疾病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关爱女性健康,杜绝流产。

上海民顺中医诊所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808号加华广场D112,地铁3号线、4号线及10号线虹桥路站6号口出来,步行5分钟

电话:15721480337

营业时间:周一~周六 早9:00至晚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