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学章-散文】 剃头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28

'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这是中国古人的共识。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

理发的工匠称为理发师,古时候称作待诏、镊工,俗呼为理发匠、剃头匠等。

直到满清入关以前。古人挽发为髻,古代男女到了成年,要行加冠与及笄之礼,要束发;对罪犯施髡刑,还有仅去须鬓的刑罚,这都需要专门的'栉工'。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

汉朝时期出现了以修理头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栉,理发器也。”此时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当时的理发匠不但有店铺,而且也有了行会,理发行会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明朝时期由于社会活动增多,人们便注重自己的形象。理发业空前发达。

清兵入关,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曾下'剃发令',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当时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法令。从那时起,专门有朝廷的人挑着一幅剃头担子,挂着刀,不肯剃发就立即砍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

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明令剪辫,剃成光头。汉族的头发与发式,也曾经历过血风腥雨。

旧时的理发业,还把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拉来当了祖师。传清代雍正年间,雍正头上长癞疤,很难剃,不少匠人被杀。一天来了一位道人自动为皇帝剃头,剃得很好,只是脖子上出现一道红圈,便被拉出去连砍三次头,砍完又长了出来。这才知道理发的道人是仙人吕洞宾,那道红圈是为皇帝治癞疮的。雍正这才答应今后不再杀剃头师傅,并敕封理发师为'半副銮驾,小执事',并赠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

吕洞宾还把理发绝技传给理发师傅,因此吕洞宾也就被尊为祖师了。这些传说有许多虚构的东西,有的传说还把前面吕洞宾理发的事,说是清代罗真人所为,这位真人姓罗名隐。

随着时代的变迁,剃头一词渐渐隐去,而理发一词又回归正宗。但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对剃头念念不忘,每到该理发的时候,就又回味起当年剃头的情景,向现在的年轻人叙说以前有关剃头的故事:

剃头匠用短短的扁担,挑着剃头挑子,脚颠脚地进村了。

挑子一头是铜锅,一头是凳子。铜锅是由圆筒和锥底组合而成,口径一尺多,锅身二尺许。锅上放着一个铜盆,铜盆里面放一个小葫芦瓢。铜锅架在炉子上,炉子固定在四条腿盆架上。

盆架上竖着一根木杆,称为旗杆。旗杆上头有一横杆,横杆上挂着两个四指宽二尺多长的飘带。这飘带又名“篦刀布”,有人叫“荡刀布”,还有人叫“圣旨”,因为剃头是皇帝的旨意。这布有棉布做的,也有帆布做的,还有牛皮做的。长期使用后,头油、头灰和磨刀的石浆粘在篦刀布上,油露露的,起明发亮。

挑子的另一头是凳子。凳子的四条腿嵌着两个抽屉,抽屉里放着理发工具:刀子,剪子,木梳,篦子,磨刀石,手巾,围裙等,另外还有一把斧子。
理发匠进村后,把挑子放下。

晴天,放在树荫下,阴雨天放在牛屋里;然后,到大坑里舀水,把铜锅装满,生火烧水;

接着派饭。烧火用的柴,一般都是村上的干枯树枝。所以人们常常说,理发匠很厉害,“一进村,先放火,后派饭,拎着斧子踅圈转。”踅圈转,是找干树枝的。也有人说“拿着刀子踅圈转。”这是说绕着人剃头的。所谓派饭,就是需要理发的人家轮流管饭。一个成年人算一个户头,每一个户头管一顿中午饭,轮流循环。因为理发匠属于下九流,所用的饭食很简单。一般是窝窝头馍,杂面糊涂,或者绿豆面条;秦椒,酱豆,时令青菜,外加一头蒜。当然,有的人家富庶,饭食相对好一些。

剃头匠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大家围拢过来,与剃头匠寒暄,亲亲热热,说说笑笑。一切安排停当,剃头匠请人落座剃头。按照长幼之序,先给长者剃头。此时年龄相仿者还互相礼让。一番推让之后,德高望重的长者落座。
剃头匠给剃头者围上围裙,用小葫芦瓢从铜锅里舀半盆热水,放在铜锅上,让剃头者就着炉子洗头。

洗头时间很长,须七十二把水。剃头匠左手按着头,右手撩上一把水,然后双手“咕叽咕叽”三下,这算一把水。

头发洗透了,开始剃头。剃头匠拿出夹在皮夹里的剃刀,在篦刀布上“啪啪啪”篦三下,左手把住头,右手从印堂穴到太阳穴“蹭蹭蹭”连剃三刀,中间留下两道,然后馏上两刀,剃头者只觉得一凉一凉的,便剃出了一片。这叫做“连三刀馏两刀”。

接下来,把整个头上的头发剃完。在撩上一把水,用手巾轻轻擦一下,开始剃第二遍。剃头匠篦篦刀,把头皮上的灰刮下来,头皮光光的,一点发茬也没有。

剃完头,开始洗胡子。剃头匠把铜盆里的水倒进铜锅里一半,然后从铜锅里舀出几瓢热水,左手托起剃头者的下巴,右手顺着耳后,撩水搓洗,反复多次,洗透了,刮胡子。

剃头匠时而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瞪开肉皮,时而用拇指和食指拎起嘴角,轻轻地刮,反复地刮。剃头匠好的刀功,可入皮,刮过的胡子两天后才露出胡茬儿。

刮完胡子,撩水擦洗,然后开始刮脸。

刮脸从额头开始,接下来刮上眼皮,刮眉心,刮大眼角,下眼皮,左面颊,直到下颏。然后,顺鼻梁下来一刀,直到鼻尖。此后,运刀,从左鼻根翻过鼻梁,开始刮右脸。整个刮脸过程中,须三把水。

刮完脸,剪鼻毛。剪罢鼻毛,刮左耳轮,先外轮,后内轮,刀尖旋转刮耳眼,掏耳屎。左耳收拾完,右耳,如上运作。所有这些工序完成,剃头就要结束了。

剃头匠在剃头者的脖颈后拍一下巴掌,叩掌,声音脆响,告诉剃头者,剃完了。

剃头者睁开眼,剃头匠收起围裙,抖擞发茬儿,咵--咵--,两声,围裙上的发茬甩得干干净净。

剃头到此,够一段落。

接下来,按摩。

剃头匠双手抚在剃头者脸上,上下揉搓,然后从眉心开始按摩,继而,太阳穴,双耳,百会穴,风池穴。反复按摩,剃头者浑身麻酥酥地,非常享受。接下来按脖颈,揉凤凰台,捶背。所有这些按摩动作都有节奏感,拍打身上的部位,如同在奏打击乐。

按摩完成,还有两工序:大挎和大背。

大挎:剃头匠拉着剃头者的手,把剃头者的胳膊搭在自己的肩上,两人脚靠脚,使劲拽三下,拽了左胳膊拽右胳膊。

大背:剃头匠和剃头者背靠背,胳膊叩胳膊,用屁股崛起对方,如此三下。大挎和大背之后,剃头者浑身舒舒服服,直想打呵欠,抻懒腰。

最后,手艺高的剃头匠还要给四十岁以上的人“拿老晕”。“拿老晕”是一种点穴术。点某一穴位,可让人浑身酥软,有飘忽之感,那个美劲儿,妙不可言。这个手艺,剃头匠仅传给大徒弟,所以,一个剃头世家,只有一人会用此术。

附带说一下其他情况。
剃头匠的收入是不断变化的。最早的时候,一个户头每年麦秋两季各给剃头匠一个皮钱。这种皮钱又小又薄,中间的钱眼又大,分量很轻。

后来是给一捧粮食,再后来是一升粮食。到了民国时期,一升,二升,三升,最高收到五升,合20斤;夏季收麦,秋季收高粱或玉米。十八岁以上算一个户头,十六岁到十八岁,算半个户头。十六岁以下不收粮,所以剃头时也不能坐座。

赊旗过去没有专门的剃头铺,剃头匠有站街的,也有跑乡的。跑乡的一般管两三个村庄。天冷时,二十天一茬;不热不冷时,半月一茬;天热时,十天一茬。

剃头匠是下九流,死后不能埋入祖坟。赊旗镇西南角,现在医药大厦南边菜市场,有一片坟地,二亩地,是剃头匠们的坟地。

赊旗镇有名气的剃头匠,民国时期有三家:老夏家(夏发亭),老屈家(屈金山),老张家(张国明、张国顺)。

这三家都是祖传三代以上的剃头匠。其中,张家是从唐河郭滩搬迁来的。他们的刀功娴熟,颇受称赞。传说他们三家给人刮脸时,都会䵵刀。䵵刀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刮脸时,把刮刀抛向空中,然后䵵过刀来刮脸。䵵刀有单䵵的,也有双䵵的,简直是玩杂技,教人眼花缭乱。

如今,“剃头”一词,很少有人再用,剃刀使用的几率也很小。从前那种剃头的技艺几乎失传。

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快节奏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人们再也享受不到“剃头”那种慢生活给人带来的快感。


【作者简介】王学章,网名养心是福,1948年生,河南省社旗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