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州理发业的变迁(章来福)

 高厚不言 2012-03-22
   民国以后,剃头改称了理发,但仍然有人叫剃头。楚州城内也有大户人家的阔太太、国民党的军官太太开始追求时髦烫头了,这也给剃头店增添新的服务项目。但那时没有化学溶液烫头的方法,是把头发夹起来,卷入金属套内,用铅笔粗细、长约8公分左右的铁杠在煤炉上烧红插入套内,利用铁杠的热度把头发烫卷起来。民国27年,楚州城内居民、店铺开始用上电,剃头店又利用电能改进了烫头的技术。男人剪去长辫,成为“二道毛”,后来便出现了中青年人的西装头、小分头,学生理平头的多,习惯地称之为“平顶头”或是“板寸头”,好处是清爽干净,显得有精神。
  从前有句俗语叫做:“有钱没钱剃个头过年”,意思是:不论你是贫是富,总要在三十晚上前剃个头,以新的面貌来辞旧迎新,图个新年好运气。以前剃头店年前都贴这几种的对联,如:“进来蓬头垢面,出去容光焕发”。“来乌头宰相,去白面书生”。过年在镜子上还贴“新年大发,每位加增” 的对联。这是为了让顾客多付费,如遇到爽快顾客付的费比平常多几倍,剃头店就赠送一个用红丝线包着的耳扒给顾客。
  过去从事理发业规矩相当严格,学艺需经人介绍,经店主同意,立下字据言明:“天年时气,与店无涉。偷、失、拐、带,保人负责。”徒弟进师傅家要交“押柜钱”即押金。先拜祖谱,再拜师傅、师娘。学徒三年,前两年主要给师傅家干杂活,只能靠自己从师傅身后偷偷学手艺,悟性高的徒弟能从观察中寻找机会练习功夫,如学刮脸皮先闭气、练站立、架膀子,一支香未烧完的时间内膀子丝毫不能动;用一只筷子代替剃头刀练手腕。店堂内没有顾客剃头,练捶凳子,熟练要能捶出空声才行,有了空声捶在身上才能让人感到舒服,第三年师傅才开始传授技艺。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学徒要吃三年萝卜干饭”。学徒期间只管吃喝,无其它收入。理发手艺成熟后,师傅首先要察看徒弟磨剃头刀的功夫,是否能在磨刀砖上从头至尾直线磨,否则就会出现“磨刀砖两头翘,到处没人要”的现象。
  满师后师傅送一套工具,自立门户谋生。如到新地方开店,需报出师门,如无师自通将被同行赶走。也有徒弟满师后被师傅留下当店员,楚州有个古老的民俗:每年三十晚上,老板都要请店员吃饭。但店员都提心吊胆,吃饭时如果有人被老板推到上席入坐,就意味着即将被解雇。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被老板炒鱿鱼了”。
  理发师的功夫,讲究手腕灵活轻巧,做到推子不拔毛、剪子不打飘、刮脸时刀如蝇落。从顾客落座,到理发完毕,前后要经过推、剪、洗、刮、扑粉,最后捏肩提神等18道工序。
  上世纪九十年代,楚州城内规模最大的理发店即位于城中心镇淮楼西、淮安商场南侧的“淮安理发厅”。由于理发厅是集体企业,加之又处在闹市区,无论店堂规模还是理发服务人员技艺、理发工具,在当时都属一流的。所以追求时髦的中青年人常到理发厅理发,也是生活中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八十年代,女性烫头发刚刚兴起,许多新式样的发型都是从这里创新出来的。男子流行用火钳烫波浪头、电吹风吹小分头。为了保持住发型,还有人用凡士林加上香精来固发,现在想起来真好笑,也可想见他们追求时髦的爱美之心。理发厅在店门口安装了楚州有史以来第一只理发业标志性的电动三色转转灯,连续多天门口围满了看灯的人群,像看西洋景一般,不愿离去。
  据《淮安市志》记载,民国初年,楚州有理发店近10家,多在淮城。民国9年(1920年)增至20家。当时城内有3家规模较大的理发店,即南门大街新华池浴室北侧“美发轩”,店堂门朝东,“美发轩”的金字店匾是居住淮安城内南门更楼东街的人,后来做官当上了封疆大臣、直隶总督杨士骧送给店主武寿洪的。据说杨士骧回淮探亲曾多次光临“美发轩”,每次店主武寿洪都亲自给这位在晚清从政的淮安人中职位最高的总督大人梳辫子,按摩,捶背,而直隶总督也在这里享受到了最高待遇的服务,感到非常惬意。便出资让人用金字做了一块店匾送给美发轩。店堂内又换置一溜排共有五六张可坐可躺的活动理发椅,这给南门大街增添了靓景。该店后由其次子武振州经营,主要店员有潘万林、张宝衡等三人。
  另两家理发店即“大光明理发店”,店址在中山路,今时代超市楚州店停车场的北侧,店主:赵干生;“大同理发店”,店址在镇淮楼西路上坂街头东侧,店主:周寿连。老西门大街由于是城内进出运河轮船码头的唯一通道,因而,街道繁华、商铺云集,夜不息市。从西长街东入口到城门口一条街上就有孔记、徐记、叶记、胡记四家理发店,这在当时,淮安一条街上相隔不远开有四家理发店是屈指可数的,直至现在还有两家在营业。上世纪30年代,因理发店铺众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店铺除了注意提高服务质量,还重视店面的装璜。
  剃头同行之间,谈业内事都用行话交流,外行人是听不懂的,这就是早先人们常说的“打哨语”。如:男顾客—条把、女顾客—盼戏、洗头—汪三、剃头—达三、烫头—辣三、脸面—盘子、刮脸—勾盘子、脸刮破—开老天、掏耳朵—扳井子、水—江子、水热了—辣。“数目哨语”是收取顾客钱后理发师傅相互沟通数目,而不让在场的顾客知道,主要是对一至十数字的代称。如:“溜、月、汪、直、中、神、仙、张、爱、台”。随着年代的变迁,逐渐规范了文明用语,“哨语”在理发店中已很少听到了。
  建国初,淮安(今楚州)县城有理发店58户。1956年,各户先后成立合作小组,建门市22个,隶属公私合营福利商店。解放前淮安剃头行业中是没有女性从事这一职业的,上世纪50年代末招来10名女工从事理发工作。1962年理发门市增至30个。“文革”后期,理发业归属饮服公司管理,其时理发工具已普遍更新,许多理发店均使用电轧剪、电吹风。80年代后,个体理发业迅猛发展。1988年,淮安理发店近300家,从业人员约800人。1991年,理发店降至214家,除3家集体理发店(淮安理发厅、新华理发店、大光明理发店)外,其余均为个体经营。
  这些集体理发店中有不少的理发老师傅的手艺,都是祖传的,许多人还会推拿、按摩、捶腰技术。笔者少年时同邻居家年龄稍大点的小孩玩耍,被这个小孩背起来,甩手一个跟头摔倒在地,顿时右臂脱臼,膀子抬不起来,疼得汗直淌。后被人带到大光明理发店,恳请孔羡宝理发老师傅把脱臼膀子推上原位。孔二爹让我背靠墙,坐在柜凳上,用手拉住我的右手,另一只手按住我右臂关节处。来回拉几下,再向上用力一推,只听“咯嗒”的一声,右臂便不疼了,后来才听说这就是推拿复位。会推拿、按摩、端腰技术的理发师傅多少都有点武功,甚至通一点医道,理完发后,能在顾客各个穴位上敲、拍、揉、搓一阵。这些“疗法”,对腰部扭伤、背部酸疼、落枕等有较好疗效。据说,会点武功的理发师傅在治疗落枕时颇见功夫:顾客在凳子上坐稳,理发师傅先给他提提肩、松松大椎和两臂筋骨,然后一手托其下巴,一手托其脑后,将其头轻轻转动几次后,会突然用劲往右一提,接着又往左上一提,只听“咔嚓”一声,顾客顿觉疼痛消失,头部转动自如。这一手也可谓是理发师傅的“绝活”,超过一般的所谓“顶上功夫”。现楚州还有一位居住在新城内,已近七旬的理发武老师傅还为人做推拿、端腰等疗法。
  剃头挑子一头担着炉子,炉子上有烧水的铁罐,再上面是洗头用的铜脸盆,外面罩以木制圆形或长方形套筒,套筒旁边竖着木架,上面嵌有肥皂盒,晾着毛巾,挂着荡刀布,讲究一点的架子中间装一块镜子,供剃头的顾客瞧一瞧自己刚剃过的新发型,这就是俗称的“剃头担子一头热”。以后淮安城内大街小巷都有老虎灶烧热水,剃头匠就不用烧热水了,剃头挑子下面就改放一只存热水的锡铞,剃头匠挑担子出门第一件事就是见到老虎灶就拿锡铞打水。后来又有了热水瓶问世便取代了锡铞,脸盆架下又改放热水瓶,剃头挑子另一头担着一只上层小、底层大的红板凳,红板凳从上到下有三层抽屉,里面存放剃头工具等。现在楚州城内唯独在韩侯祠西侧还有几副剃头担子常年在那里为少数老人服务,这已成为镇淮楼东路上独特一景。
  早先,男孩儿都是家里的惯宝宝,过满月都要请剃头匠上门来剃头。主人会偷偷地在剃头匠后洒水,其目的是为日后小孩肯剃头。剃头匠把小孩剃下的胎发用沾上粉的手使劲地卷起,给主人家收藏,并唱喜唱祝愿主人下一胎再生男孩,主人用红纸包起喜钱赏给剃头匠。喜唱内容大概为“小小刀子四角方,老君炉内炼成钢。修面剃头都光亮,小孩长大当宰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小刺头”。小男孩剃头洗澡也都要家长操心,有的家庭因为小男孩多又为了省钱还自备了剃头工具。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剃头匠挑着担子上门为小孩剃头,剃头匠到了主人家先给老大剃,然后老二、老三接着剃,还有年龄小的老四、老五就由大人抱在怀中剃。这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说剃头匠到了你家,家长必须要把几个“小刺头” 召集起来,站在一旁等候。剃头匠的时间是不能等的,还要接着忙给下一家的小孩剃头,有的小孩最不喜欢剃头,会趁家长不注意溜之大吉,去找回来必定耽误时间。剃头匠只有趁学生放学后或星期日才能集中为一家或几家小孩剃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