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胃痛: 1、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减。兼风寒表证;香苏散。 2、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六、痞满: 1、食滞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2、痰饮内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汤加减。 3、湿热阻胃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4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菊丸合枳术丸加减。 5、脾胃虚弱证;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 6、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香橼。 十七、呕吐: 实证; 1、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2、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证;疏肝利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 5、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6、胃阴不足证;滋阴养胃,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7、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十八、噎膈: 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 2、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 3、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 4、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合右归丸。 十九、呃逆: 实证; 1、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加减。 2、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竹茹 柿蒂。 3、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加丁香、柿蒂。 4、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 5、胃阴不足证;生津养胃止呃。益胃汤加枇杷叶、柿蒂。 |
|
来自: 鹤年养生 > 《我的方证表我的方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