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糖尿病的人没少做运动,为啥血糖比不活动还高?两个原因很常见

 天天听健康 2020-01-30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从查出糖尿病之后,时常把“管住嘴、迈开腿”挂在嘴边,主食确实比以前吃的少了,一吃过饭只要有空就会出门做运动,不是快走就是慢跑一个多小时,每次都让自己全身出大汗才罢休。可他好多次发现,运动后的血糖比不出去锻炼的血糖还要高,不是说运动对控制血糖有好处吗?可自己遇到情况该如何解释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多做运动并长期坚持是糖尿病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为运动会促进机体各项生理活动,而生理活动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血糖便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特别是在餐后胃肠不断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下,通过运动增强机体对血糖的利用,对避免血糖大幅升高、稳定血糖非常有帮助。

但是,运动是需要讲方法的,不然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张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问题出在了两个方面:

第一,运动时间不恰当。从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来说,食物从入口开始算起,30-60分钟会达到消化吸收的高峰,血糖的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此时运动对控制血糖最为有利。但是有糖尿病的人,由于自身胰岛细胞受损,对高血糖的刺激会有所延迟,不能及时增大胰岛素的分泌量,加之胰岛素本就分泌不足,运动时间也应相应有所延后,在饭后1小时再开始运动较为合适,特别是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的人还可在餐后一个半小时再运动为宜。否则,过量运动反而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动用分解体内贮存的糖原而使血糖进一步升高。

第二,运动强度过大。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都有自我保护机制,比如运动会消耗大量血糖,与此同时机体会增加升高血糖的激素比如儿茶酚胺等来对抗血糖的快速下降。当血糖消耗过多时,机体的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反应会更强更迅速,而有糖尿病的本身利用血糖的能力又不足,便会发生血糖快速反弹的结果。因此,有糖尿病的人运动时要把握好强度,过度运动反而不利于对血糖的控制。

那么,有糖尿病人的运动量把握在多少合适呢?实践证明:适量的有氧运动+适度的抗组运动相结合是有糖尿病的最佳的运动方式,如何去做呢?

适量的有氧运动   顾名思义,有氧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与需求相等,它是一种强度较低且有韵律的运动,对糖尿病的人来说可以用运动时达到的心率来衡量,运动心率=(220-年龄)*60%即可。再简单一点,可以用出汗时额头有出汗,呼吸加快便没有喘不上气的感觉,此时唱歌不可能,但与周围的人还能说话,且这种状态能够持续20-30分钟,否则就提示运动强度过大了。

适度的抗阻运动   简单地说这种运动与有氧运动相反,即吸入的氧少于需要的氧,这种运动大多需要有爆发力,主要靠肌肉的拉伸来完成,比如举哑铃、深蹲、俯卧撑等等。正因如此,肌肉会得到强化而不断强壮,强壮的肌肉即使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对持久性地消耗血糖非常有帮助,对控制整体血糖水平有明显的效果。

了解了这些知识,有糖尿病的人就知道了自己该如何做有效运动了,可以通过进行几次运动试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心率,并在每次运动后增加5-10分钟的抗阻运动,使每一次运动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运动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现在来检点一下你每天的运动吧,符合上述要求吗?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