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一书的“摘”、“评”、“议”!(续五)

 昵称11410324 2020-01-31

二、《系辞》自然观所受道家的影响72

1、“摘” 李镜池认为“《彖辞》乾道统天,为万物创始的根源,已采用了道家之说,《彖辞》以道家学说说《易》,尤为明显”,确实如此。我们细读《彖辞》,可以看到它的阴阳说,道器说,太极说,精气说,原始返终说,以及“道”、“德”、“神”、“神明”等重要范畴,都和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

 李镜池之说,与陈先生一样,不知道之体用关系。是阴之坤道统天而绝不是阳之“乾道统天”。前面说了《易》与老子思想不相干,《彖辞》也一样。众所周知,老子重阴柔而轻阳刚,“乾道统天”是重阳刚之体现,这怎么能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 

 “ 《老子》第一章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这一句中,这个“无名”就是无形之无极,“有名”就是有形之太极,此句就体现无极生太极,无极之动天地开始(出现阴阳) ,太极之动万物出现。由此可见,是阴之坤道统天而绝不是阳之“乾道统天”, 阴之坤道才是“为万物创始的根源” ,因为无极无形无名为阴,太极有形有名为阳,先有无极才有太极先阴后阳,故习惯称阴阳而不称阳阴。这就是老子重道体轻道用之重阴柔而轻阳刚的原因,重道体轻道用之《归藏易》就是以坤卦为先,而重道用轻道体之《周易》则是以乾卦为先,从而颠倒阴阳之序。正是这一原因解读《周易》之《易传》才说“是故易有太极,…” 而不提无极,没有无极何来太极!重道体轻道用是内道,重道用轻道体则是外道,其所论的“道”、“德”、“神”、“神明”, 其内涵不同。例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个“道”就是道用之外道,三画卦中除“一阴一阳” 爻之外。还“一阴或一阳”爻也是道 ,这个“道”就是道体之内道。

2、“摘”(七)阴阳说本于道家和阴阳家“阴阳”两字不见于《易,老子视阴阳万物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或属性。到了《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对阴阳概念作了重要发挥。 

《易》所论六十四卦,是由阴阳二爻组成,说明《易》是专论阴阳的,所以《庄子天下》篇才说《易》道阴阳”。 这又怎么能说“阴阳”两字不见于《易 “阴阳”两字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最常见的基本概念而处处离不开,而表达“阴阳”之概念并不一定非用“阴阳” “阴阳”两字术语,老子对“阴阳” 概念就用“无有”取代,虽然其术语不同,其内容则一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换句话说”,这个道理想毕陈先生一定知道的。

 论易之阴阳,并不一定要用“阴阳”二字,只要能说明或反映出阴阳就行,老子论易不见与“易”相关之字就是如此。如老子》一章中,把易学中之“无极”用常道取代,“太极”用非常道取代,“阴”用无取代,“阳” 用有取代。不仅如此,还用“无名” 取代常道之无极,“有名” 取代非常道太极,“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如此;这“无名,天地之始” 句中之“天地”,还取代“阴阳”二字,“天地” 二字在许多地方取代“阴阳”也是常见之事;还有《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用两仪取代“阴阳”; 《老子》二十八章中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这“雄、雌,白、黑”都是象征道体道用之“阴阳”。这些都说明,不同术语表达同一内容,所以“阴阳”两字不见于《易,并不等于《易》不是论的阴阳。

 3、“摘”(八)太极说源自道家:“《易》的根本论之基本观点是太极与阴阳”,而这两个基本观点都与儒家无关,“太极”的概念,亦渊源于道家。《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无极”一词见于《老子》二十八章: “复归于无极”。

 “太极说”不是源自道家,而是源自伏羲,太极图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全部,读懂太极图就知中国古典哲学原理。《老子》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论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三爻之八卦,这说明八卦是对太极演绎。而《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说明八卦是对阴阳之演绎,所以《庄子天下》中说“《易》以道阴阳”。 知此,就知老子哲学与《易经》哲学,存在其本质差异。

” 关于太极问题:邵雍说过:“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矣,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有形有名的太极图中含无形无名之无极,八卦图就是太极图之变形;八经卦中坤乾(阴阳) 二卦,就是无极静态和动态之象征,其余六卦是太极图中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运行动态之象征。阴中之阳就是“阴鱼”静中之动,阳中之阴就是“阳鱼”动中之静,所体现的就是以静制动,即无形之道体制约有形的道用。看懂太极八卦图就能从“玄学”中走出来,否则就会困死在老庄之“玄学”中,《易传》作者就没有看懂太极图中所隐藏的无极之道体,和八卦图中所隐藏的阴阳之道体,才分不清卦之阴阳。

太极图包含中国古典哲学“道、法、术、器”四个层次:太极图之圆圈为“道”,太极图中连结黑白鱼之S线为“法”, 象征连接阴阳之道体, 太极图中象征阴阳之黑白鱼为“术”即道用,太极图中黑白鱼内之白黑眼点为“器”, 即一阴一阳之卦爻。《老子》四十二章中的“二生三”这个“三”,就是指的太极图中连结黑白鱼之S线,是太极之道的体现。八卦是三爻,其坤乾二卦为八卦之道体,其余六卦为道用;这六卦中之三爻,其中一爻为该卦之体,其一阴一阳之两爻为道用,所以八卦是对太极之演绎。

 4、“摘” (九)道器说本于老子:《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学” 名词源于。以“道”为形而上的实体乃老子所首创。“ 形而上学” 名称为“玄学”,是取自《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

 因学术界不知中国古典哲学,才对先秦经典如此之误读。

 “《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说:对某一实体,从其形上看进入其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物之质象征其虚无之道体;从其形下看进入其表象,这个表象象征实在之物器之道用。由此可见《系辞》中所论,“形上”为哲理,“形下”为物之常理。 日本学者在翻译西方“第一哲学”时,用《系辞》中之这句“形而上学”作 翻译,与西学的“形而上学”相混淆后,现在学者将其错误的等同之。身为哲学教授的陈先生,则错误认为:以“道”为形而上的实体乃老子所首创。说明其既不知老子所论这个“道”为何物,也不知中国古典哲学之虚实。

老子所论之“道”在哲学上主指物本与物象,物本为虚叫道体,物象为实叫道用。《老子》十一章中所论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此说得清楚明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个车毂、器皿、房屋,“当其无”才有用,这个“无”就是车毂、器皿、房屋之空虚部分,我们用就是用的其空虚部分,车毂、器皿、房屋没有其空虚部分,就没有用,这就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车毂、器皿、房屋是形而下之实体为器,有其空虚部分,是形而上之虚无为道。所以说陈先生所说的,以“道”为形而上的实体乃老子所首创。是极其错误的。

所谓《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的这个千古不解之“玄”字,是包含之意,知道《老子》第一章在论太极图,就知这个“玄”字之含意。第一章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就是说无(阴)与有(阳)这两者同出于太极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无(阴)与有(阳)均包含在太极之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就是说无中含有(阴中含阳),有中含无(阳中含阴)相互包含,就叫“玄之又玄”;看懂这个太极中两个包含关系,是认识万事万物奇妙之门径。两千多年来,因人们看不懂太极图这幅无字天书,才不知老子这个“玄”字之含意。

5、“摘” 《老子》说“道常无名朴”( 三十二章),又说“朴散为器” (十八章为笔误二十八章),这是“道”“器”观念的由来。此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道器体用关系,成为宋明理学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成为宋明各家争论的焦点

由此可以看出,不但陈先生不知太极图中之道法术器,就是两千多年来也无人知晓。宋明理学因不知道之体用关系,才争论不休。

《老子》三十二章中的“道常无名朴”,就是说无名之常道是素朴的。“常”就是恒定不变之意,只有道体才是恒定不变的,而常道就是道体,所以“道常”是指无名之常道。 常道无色无味十分朴静素洁,所以《老子》将“朴”喻为道体之象征,守“朴”就是守道体。《老子》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 就是说一根未经加工之原木(朴),一旦予以加工后原木就不再是原本之朴的原木,而成为一种物器。原本之朴的原木,是形上之道的象征,而经加工后之原木,则是形下物器的象征,这就叫“朴散则为器”。 《老子》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就说明:道是一个不可分割之整体,圣人运用法、术、器合道,则可成为治理天下的帝王,因此,道、法、术、器这个天下最大的体制是不可分割的,这就叫“大制不割”。

在“道、法、术、器这个不可分割之整体中,道、法之间,法、术之间,术、器之间,相对来说都是一中体用关系,前者为体后者为用,后者所“用”的就是前者而不是相反“道与器”之间不是一种直接的体用关系,而仅是一种间接的体用关系。宋明理学把“道与器”之间接的体用关系,作为一个基本问题讨论,是不知“道、法、术、器这个不可分割之整体中,道、法之间,法、术之间,术、器之间,各自直接的体用关系,而不知“道、法、术、器”层次之分,所以们不知个中原由,各家对此争论不休而无结果,从而导致宋以后一千年抹杀道之体用关系的结局,陈先生则对此不知,才有其对该书处处显示其似是而非之类比。

 6、“摘” (十)变通说与老庄思想相承发展:庄子和《易传》则对老子的返复变动观作了进一步发展。老子认为不仅事物都要向对立面转化,而且指出这种转化还有一个“终则有始,更新再始”的过程。他并极力的在变动中求其“常”。庄子则扬弃老子这种观点,认为我们无法在瞬息万变中,寻求一个立足点,不如纵身于大化之流;在变动的长流中“万化而未有始极”(《庄子大宗师》)。《系词》作者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变动观。

 因陈先生未读懂老在及《易传》,才有如此错误之论。庄子是对老子忠实不二地承袭,根本不存在“扬弃老子这种观点”的问题。而《易传》思想比起老庄,是等而下之不可同日而语,只有老庄才可相提并论。

 老子所论的“终则有始,更新再始”的过程,是指的某些具体事物,是有始有终的;一个具体事物之终,则是另一个具体事物之始,其交替是有一个过程的。老子在变动中求其“常”,是遵道体之表现;新旧事物之交替,其外在之象变了而内在本质则未变,这就叫“万变不离其宗”, 《庄子大宗师》专论这个问题,又怎么能说“庄子则扬弃老子这种观点”呢?。而《庄子大宗师》中所说“万化而未有始极”,不是指的某些具体事物之化,而是指的万化世界之整体,其变化永远都是无始无终。陈先生混淆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之概念,得出“庄子则扬弃老子这种观点”错误之论。大自然这个环宇之整体,其表象是瞬息万变的,并且万化而未有始极”,而其本质则是永恒不变的。老子永恒不变的世界本源叫作非常道,瞬息万变之现象叫作非常道; 常道永恒不变而非常道其变无始无终,而永无休止的“交替更新”,则是其非常道其变化无始无终之体现。

中国古代哲学其“易“道”对同一事物之论述,其术语则不同: “易学”中的无极太极,“道学”中为常道非常道; “易学”中的阴阳,“道学”中为无有; “易学”中的“三易”是指不易变易、筒易,“道学”中的“三道”是指常道非常道筒道。无极就是“三易”中之“不易”, 太极就是指“三易”中之“变易 《易传》所论之“易”,主要是“三易”中之“变易”中爻位之变,对“三易”中之“变易”之太极根本就未论及。《易传》主论六十四卦其阴阳爻之变化,是论的中国古代哲学“道、法、术、器”这四个层次中最末端”这个层次,叫舍本逐未,因陈先生不知,才说《系词》作者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变动观。《易传》不重视“三易”中之“变易”的太极,从而忽视了“三易”中之“简易”, 太极图中连结阴阳之S线就是“简易”之象征,《系词》中对“简易”仅一笔代过: “坤以简能”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仅以此为用而已。太极图中连结阴阳之S线象征“变易 必遵之法则,所以“简易 “变易 必遵之法则,而《易传》则予以忽略了,这忽略“变易 必遵之法则的,怎么能说“《系词》作者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变动观 呢?

 7、“摘”(十二) “道”“德”概念的哲学含义 在老孔思想系统中,“道”与“德”之要素概念,有着迥然不同之内函。孔子谈“道”与“德”,都是人伦规范之义,老子谈“道”与“德”,则属宇宙本体,世界规律万物属性等义。而《系辞》中的“道”“德”概念,多与老庄哲学体系相合。《系辞》中的“道”多指万物规律或宇宙本体,乃属道家哲学范畴。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形而上者之谓道” “天地之道”。《系辞》所说的“德”,也多顺着老子思想概念而来,即得“道” 谓之“德”,以“德”为形而上之道显现于万物的属性与功能。《系辞》所见”“概念,与老庄思想是同一系络的。

: 在老孔思想系统中,“道”与“德”之要素概念,有着迥然不同之内函,此说没错 。但陈先生则不知其“迥然不同之内函”之因果,才有其下面一大堆似是而非之类比,才有“《系辞》所见道德概念,与老庄思想是同一系络的”错误结论。

: 老子所论之“道”是自然而然之内道,而孔子所论之“道”则是参杂人为因素于自然现象中之外道。遵循自然而然之内道,就是“德”,这就是《老子》三十八章中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者得也,这就叫心得。人为主张仁义之善行,是为求取美“德”, 这就是《老子》三十八章中所说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之“道德”是来自“上德无wèi为而无以为”, 孔子之“道德”是来自“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老子遵循自然而然之内道的“自然无wèi为”,其“德”不求自来是“有德”,孔子人为因素于自然现象中之外道,推行仁义,“德”求而不来是“无德”,这就是老孔其道德“迥然不同之内函”。

《系辞》中的“道”“德”概念,不是“多与老庄哲学体系相合”,而是“多与孔子哲学体系相合”。其依据: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是限指六十四卦中的阴阳爻之阴阳,这个“道”在大极八卦图中处于“道法术器”之末端,名为“道”实为“器”;其“天地之道”是阴阳之道其别称。 《系辞》中虽提及“形而上者之谓道”,但整个《易传》均忽视这个“形而上”之道体,而论的是“形而下”之道用,所以不知三画卦,一画示卦体而另两画示卦爻,因而分不清阴阳卦。由此足以说明,这与重道体之老庄哲学“迥然不同”。 《系辞》“《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圣人之道四焉”,“有为”是这四道之核心,陈先生对此视而不见,老庄主张“自然无wèi为”之道,而承袭孔子思想的《系辞》则主张人为之“有为” 之道,还有什么可说的?

《系辞》中的,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引孔子话将”释为“道义之门”,又还有什么可说的?由此可见,《系辞》所说的“德”,也不是“多顺着老子思想概念而来”,《系辞》所见”“概念,并非与老庄思想是同一系络的”而是“与孔孟思想是同一系络的”,这是无争之事实

8、“摘” (十二) “言”“意”关系的讨论,也与老庄同一论旨 老子提出“无名”“无言”之论,庄子发挥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旨; 《系辞》继之也提到了“言”“意”“象”三者的关系。《系辞》作者认为“立象”是可“尽意”的,因而提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以弥补庄子对于语言工具局限性缺陷性之过渡夸大。

 看来陈先生真是一个饱学而十足的书呆子,才有这样非常可笑之怪论。正因为“言不尽意” ,孔子才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这个命题既不是《系辞》作者提出的,也不是孔子提出的,而是创太极八卦之伏羲这位“圣人” 提出的。太极八卦之象,尽环宇之天下一切之意。庄子“言不尽意”并非是与孔子有同感而言,而是基于“圣人立象以尽意”而言。语言工具局限性缺陷性就是如此,孔子庄子之言恰如其分,并不存在对“语言工具局限性缺陷性”之过渡夸大; “圣人立象以尽意”,绝不是对“语言工具局限性缺陷性”的“弥补”,而是对“语言工具局限性缺陷性”之“肯定”。正是“圣人立象以尽意”,不言而行不wèi为而成,才主张身教反对言教,因“言不尽意”如何去

 “ 老子之“无名”是因无色无味无边无际无形不可名状之“常道”这无极,无法准确恰当予之命名,所以说“常道无名”。 老子之“无言”, 是因这个“无名”之常道的道体,由于其“六无”而不可知不说,对常道这个道体“无言”。 《老子》六十六章才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七十一章才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庄子所说“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与老子之“无名” 、“无言”风马牛不相及。

庄子的“得意忘言”,是说的学习经典方法之要。学习经典不是熟记背诵经典辞句,而是领会经典之要义,知道经典说的什么,其表达经典意思的言辞就不重要了,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得意忘言”。可是后世之学者包括陈先生在内,则不然,注重的是经典的言辞而不是意蕴。《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是说筌、蹄、言皆为工具,目标还是鱼、兔、意,只要得到和领会了精神实质,那么这些工具都可以忘掉了。忘言之人就是指已得到和领会精神实质的人,因而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后世又有人借此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条件,认为是过河撤桥的“忘恩负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