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09-03 脊柱退行性病变的MRI诊断

 zskyteacher 2020-01-31

C5/6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变性

椎间盘变性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生理性退变。通常在青年时期即已开始。正常青年人椎间盘髓核的含水量为80%~90%,纤维环的含水量为80%。发生退变后,髓核和纤维环的含水量均可减少至70%。变性椎间盘可由于其水分丢失、含水量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和弹性减低,导致椎间盘变薄、高度减低和弥漫性膨出,甚至导致纤维环不同形式的撕裂,从而引起椎间盘突出或脱出等更严重的病理改变。

椎间盘变性的MRI表现:椎间盘变性的信号和形态改变于T2加权像上最敏感,表现为低信号的椎间盘,其中还混杂有不规则的斑点状高信号。与变性椎间盘相邻的椎体终板可发生三种类型的变性改变,且具有相应不同的MRI信号特点:Ⅰ型为纤维血管化骨髓变性,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Ⅱ型为黄骨髓增生性变性,表现为T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等或略高信号;Ⅲ型为致密骨增生性变性,表现为T1加权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

二、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

()椎间盘膨出

病理改变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椎间盘受椎体挤压向周围膨出,超出椎体终板的边缘,椎间盘表面光滑。

椎间盘膨出的MRI表现:横断位MR图像上,椎间盘膨出表现为椎间盘向四周弥漫性对称性膨出,硬膜囊前缘及双侧椎间孔脂肪可见光滑、对称的轻度压迹。在矢状位上,椎间盘膨出表现为椎间盘后缘向后膨出,超过邻近椎体后缘,T2加权像较T1加权像显示得更清晰。

()椎间盘突出

病理表现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经纤维环破损处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椎间盘表面高低不平。

椎间盘突出的MR表现:横断位MR图像上,椎间盘突出表现为椎间盘局灶性地突出于正常轮廓之外,压迫硬膜外脂肪、硬膜囊甚至神经根。按照椎间盘突岀的方向和部位,可将其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和侧方型突出。

()椎间盘脱出

病理表现为在椎间盘突出的基础上,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进一步向后移动,脱入椎管内甚至完全游离。游离的髓核可位于后纵韧带的前方,也可突破至后纵韧带的后方并常可移位至邻近椎体的后方。

椎间盘脱出的MR表现:矢状位MR图像更易显示游离体与病变椎间盘的关系。脱出的髓核在T1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低或高信号椎管狭窄症是指多种原因所致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的狭窄,可导致相应部位的脊髓、马尾或脊神经受压的病变。椎管狭窄可分为中心性、外围性和混合性三种。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腰椎和颈椎。依据其原因不同,椎管狭窄还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椎管狭窄症可见于软骨发育不全、 Morquio病、椎弓根肥大或短小以及各种骨发育障碍等;获得性椎管狹窄可继发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获得性椎管狭窄较先天性椎管狭窄症更为常见。

椎管狭窄的MR表现:横断位与矢状位MR图像均可显示椎管狭窄的范围与程度,其表现为椎管的前后径缩短,并可显示脊髓与脊神经受压的情况,但以横断位12加权像显示得更清晰。此外,MRI多平面成像还可对其病因进行显示,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及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

四、颈椎病

颈椎病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出现的一组疾病,其中主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于间盘退变的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及复合型。颈椎病是一个临床诊断,仅凭MRI检查结果不能诊断颈椎病,但能显示颈椎及脊髓解剖及病变情况,不过有时MR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本病常见于中年以上患者,C4/5C56、C6/7受累多见。

颈椎病的MR表现:颈椎MR可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及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后纵韧带及黄韧带肥厚、钙化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其中颈椎间盘突出表现为相应节段硬膜囊、脊髓前缘或前侧缘有弧形压迹。后纵韧带骨化可为节段性或连续性,表现为在任何MRI脉冲序列上的椎体后缘的线状低信号。骨质增生与韧带肥厚也均表现为低信号。矢状位12加权像显示病变部位椎管狭窄、硬膜囊与脊髓受压的程度和范围清晰,尤其对脊髓受压水肿、变性的显示具有优势,其表现为脊髓内局灶性或纵行线状高信号,提示有脊髓变性,预后较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