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和(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应考虑慢阻肺。慢阻肺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后期可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慢阻肺病死率高,且是一个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其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以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等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患者自身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表现:慢阻肺为什么要进行自我管理?以患者为主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自我管理不仅可提高自我效能、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健康状况,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住院率、急诊就诊次数,降低住院费用,甚至还能减轻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1.坚持规律用药 慢阻肺需要规范长期的药物治疗,治疗必须遵循医生的医嘱,不能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剂量和药物。如果出现症状控制不理想或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2 康复治疗 运动或肺康复训练,主要是肢体肌肉抗阻运动及呼吸肌锻炼,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症状,减慢肺功能降低的速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3.心理调适 良好的心情将有利于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增加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4.积极参加宣教活动,主动学习 包括了解呼吸相关知识以及慢阻肺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肺康复的各项活动,熟悉病情评估的客观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得到及时的处理,减少急性加重及其损害。 5.正确使用吸氧、无创通气等设备。可改善缺氧状态,促进肺功能进步。 6.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使患者加强和改善营养状态,以便肺康复的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