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安宪教授论贵族精神和知识分子的操守

 为什么73 2020-02-0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罗安宪教授接受刘靖女士的专访,谈完《姬氏道德经》的独特版本价值和出版意义后,应刘靖女士的要求,请罗教授谈谈《道德经》中道德思想的理念和意义,罗安宪教授侃侃而谈,高屋建瓴,此为“贵族精神和知识分子的操守”部分,本人认为非常深刻,特意整理发布,以飨“华夏道统”公众号里所有热爱中华道德文明的读者。希望我们有信仰和道德加持,在疫情汹涌之时,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立己而达人,共克时艰。以下为谈话整理稿,力求接近罗教授原意。)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候,在这个大船上,有一些是当时的贵族,就是有爵位的这些人。当这个船要沉没的时候,他们作为贵族,绝对没有想到惊慌失措,竟然去逃生,或者说跟别人拥挤着去逃生。他觉得不应该如此。在告别的时候给人说,如果你将来有可能活下来的话,请你去转告我的亲人,这个大船沉没的时候,我没有因为跟别人去挤,去夺了妇女或者儿童逃生的路。我从来不可能这样去做。

这就是贵族精神。贵族他不简单地只是说,自己从地位上来讲是一个贵族,他更主要是表现为一种精神、一个操守,一个内在的道德操守。他不简单地说,我在这个社会上,我是有爵位的,这是外在的。而是,既然我有这么一个外在的爵位,那么我内在有没有达到那样一个高度?如果我没有达到那种高度,那个爵位,对我来讲那是空的,那是虚的,是会被人耻笑的。

我们现在其实所要倡导的,就是说不管我们说什么精英也好,贵族也好,还是更为重要的什么词汇,我们可以再去斟酌。但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或者说,你不用去问别人应该怎么样,而是要问自己应该怎么样。

比如说作为一个高级公务员,比如说大学的一个老师,你显然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一个分子、普通的一个公务员,在各个方面,在心、在精神、在态度,都应当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示范的作用,而不是一个同流合污的作用。

我经常在说的一句话,我说一个人有知识,并不等于一个人有文化,知识和文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作为一个文化人,甚至我觉得在西方,所讲的这个知识分子,并不简单是说他们拥有知识,而是他对于社会,对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所具有的一种担当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引领的精神,对吧?

如果,没有这种担当的精神、没有这种批判的精神、没有这种引领的精神,那么他所掌握的高级的知识,只是个知识,他只是个工具。

类似于说,一个外科大夫可以给人去开颅,做脑手术,和一个人会修鞋,从工作的意义上来讲,这两个是没有区别的,尤其一个说你可以把这个外科手术做得很好,我也可以把鞋子修得很好,这里边完全是平等的。

如果一个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说不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之外,具有这样一种担当的精神、批判的精神、引领的精神的话,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一个工作者,或者最多是一个脑力工作者,他还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他不是一个算是有文化的人。

(整理自刘靖女士对罗安宪教授关于《姬氏道德经》的采访,纵论“贵族精神和知识分子的操守”部分,华雪整理。20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