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粽香儿时家味道

 乐康居 2020-02-01

端午节前半个月,姥爷就会嘱咐姥姥,别忘了早点儿去粮站打听,生怕错过定量供应上好糯米的那几天。节前,我只会不住地问姥姥哪一天早起床,惦记着要和姥姥一起去集市上挑选粽叶。

粽叶是泡在木盆里按捆叫卖的。姥姥说:要看叶子头,要宽大的,颜色不能太嫩绿了。返家前不忘买一束艾草抱着,以备挂放在门框或正门的墙沿上,大人们都说那是用来驱妖辟邪的。


迄今也不会包粽子的我,心存好奇却一直没有练手机会。那日,长辈们围坐在淘米箩周围,孩子则在一旁七嘴八舌地嬉闹。糯米、粽叶早已事先泡发到位,还备了个专用小瓷茶杯,以便舀米度量。


只见取两片叶子叠放、抹平,对窝成漏斗状,几小杯湿糯米装入;填实、折叠、造型;取一根麻线,牙齿咬住一头,另一头则用手缠绕对拉,捆几圈后打成一道扣结;松口,再用两只手收尾捆绑结实。


手巧才能麻利与干脆地一气呵成。老姨最能干了,她说:不露馅就得用力气捆紧,手力牙劲配合,粽子口感粘性才能好啊。备料、捆扎最是传承技巧费力活计。那时糯米稀贵,大人担心米被弄洒了浪费,所以孩子们只能呆坐一旁观看的份儿,至多帮着扯些麻线,剪个长短码放整齐。


纯糯米馅、红豆馅、绿豆馅,有几个红枣放入属于奢侈的,配以马脚型、菱角型和三角型花样,甭提多扎实与憨憨可爱。包好后,三五个串一扎,放入大木盆中,以清水漫过浸泡待煮。包粽子讲究,煮粽子更不含糊,常常借用街上人家的老虎灶煮熟才能保香糯滑粘呢。


几根棒子柴,炉膛架起,慢火咕嘟几个小时,香气口感才能符合家里的传统习惯。左邻右舍家粽子,常互相送几只品尝,若是味道咬劲欠缺,丢家里面子也貌似会抖露几分寒酸气。


包粽子一次多见使用五斤以上的糯米,以备吃数日。本领大的人家,还能精算一斤米能出多少个粽子。煮熟的粽子,趁热捞起放在凉水小缸中浸泡,没有冰箱的日子里,自然要记得每天换一次水。


粽子好吃否,不在刚刚煮熟起锅后。炎热的下午三四点放学回家,捞起井水里泡着的粽子,急忙剥开,蘸点白糖,带着饿意大口吃,解馋去暑又顶饿,糯、滑、甜、香与冰的滋味甭提有多带劲与美妙了。


咸蛋粽,寒意送。端午,咸鸭蛋是不可缺少的,孩子胸前都会挂一个。挂兜用五颜六色玻璃丝绳编织,手艺好的大姐姐节前好吃香,争着被小男孩求去帮忙编织。


如今,街市粽子种类繁多,包装文化随之了得,粽子早已成工厂化批量生产的四季食品。少年离家,他乡求学,辗转打拼,异域苟且安小家,故乡诗意般的端午传统粽子习俗恐已渐渐淡忘。


曾有端午才能粽子,如今却为粽子常忆端午。难忘传统,舔犊感恩,怀念那石板街边、木板房门里家居简朴和慢悠自然的小日子。儿时端午已远,粽香心头家味道总能近。


~~~~~~

如有兴趣关注《忘忧杂货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