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的一首七律名作,初读就催人泪下,读懂后更是肝肠寸断!

 文化点心铺 2020-02-01

患难方见情真!身处和平代,每日被各种娱乐八卦和名利金钱包裹的我们,似乎早已忘记了什么叫“家国情怀”?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而,“月满则亏”,这个春节,原本应该热闹非凡的场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疫情按下了“暂停键”,而我们也从“娱乐至死”的狂欢中冷静了下来,日日宅在家中思考人生。

没有了流量明星,没有了歌舞升平,没有了八卦绯闻,这个春节虽然显得有些冷清,却充满了感动和理性。因为没有科学和知识做后盾,没有平安和健康去兜底,娱乐圈就是海市蜃楼而已。事实上,唯有将浮华褪去,我们才能更好地看清人性和现实。

此时此刻,杜甫的一首《登楼》应该是最适合我们去细细品味的经典诗句了。这是杜甫的一首千古名作,初读令人泪目,读懂后更是肝肠寸断。“万方多难此登临”,真是说不尽的家国情道不完的爱国心。全诗如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提到杜甫,无论在什么时代,都绕不开“爱国”这个字眼。这首诗是公元764年春,诗人在成都郊外的杜甫草堂创作的。当时,唐王朝内忧外患,杜甫在草堂居住的三四年里,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一时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诗作首联“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总括全篇,催人泪下。时值暮春,处处繁花似锦,可是诗人却心情沉重。他独自一人登上高楼,伤心落泪。此刻,战乱仍未平息,四方不宁,诗人眼见这大好春色,反而越发忧愁伤心。春色越好,客心越悲!

第二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描写了诗人登楼所见。山河壮丽,楼下的锦江水映着一片春色,从天地相连处奔腾而来。远处,玉垒山顶上,云雾缭绕,飘忽不定。从古至今,这景色不变,可人世却几历沧桑。

诗人心怀国家,对祖国的壮美山河充满了热爱之情。在诗人眼中,那四处飘荡的浮云就像此刻正动荡不安的唐王朝,令人忧伤。于是在第三联,杜甫写到“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他却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为何?因为西北有“寇盗”。

当时,唐王朝内有安禄山带来的叛乱,外有西北吐蕃的觊觎。诗人忧国忧民,希望那些“寇贼”不要来侵扰自己的国家。他表面上义正词严,浩气凛然,但内心却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担忧不已,备受煎熬。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对此,诗作最后,杜甫不禁发出感叹“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诗人独立高楼,徘徊沉吟。不知不觉,太阳西落,在一片暮色苍茫中,诗人不经意间看到了城南的先主庙和后主祠。想到刘后主,他不禁喟然叹道:“一个亡国昏君,怎么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享有祠庙和后人香火呢?”

当时,唐代宗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人,使本已多艰的国家愈发困难,从而给吐蕃以可乘之机。而历史上的蜀国后主刘禅信任宦官黄皓等人,最后导致亡国灭种,两者多么相似。所不同的是,刘后主昏聩无能,尚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辅佐。而诗人自己,一心报国,却始终不被重用,只能靠吟诗来聊以安慰。

对于此诗,历代诗论家评价极高。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就曾大力评价此诗,说它:“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为杜诗最上者。”全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景色、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国家的动荡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万方多难此登临”,只此一句便足以让人肝肠寸断。历史浮沉,沧桑巨变,无论何时何地,家国情怀都不应该被忘记。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