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习读】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金匮要略》 【原文】肾着[1]之病,其人身体重[2],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3]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4]主之。(金匮肾着:16)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注释: [1]着:附着留滞意。 [2]身体重:指腰部重着。 【用方思路】甘姜苓术汤与苓桂术甘汤均有温阳散寒除湿作用,方仅姜、桂之异,显然干姜温脾阳散寒湿作用强于桂枝。肾着是以腰部肿胀沉重冰冷为其主要特征,寒湿尤盛,虽名肾着,但治疗却从脾论治,盖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故用甘姜苓术汤以温运脾土。临证寒湿重者,加独活、木瓜、薏苡仁等;腰痛者,加杜仲、续断、桑寄生等。本方临床用于治疗鹤膝风、阳痿、遗尿、带下、泄泻,以及腰肌劳损、腰椎增生、坐骨神经压迫症、慢性盆腔炎等。 【医案举例】 按:此例甘姜苓术附温脾以壮水,取暖土缩泉以制水。脾肾兼顾,使膀胱制约之功得复,故获捷效。[李晓光.遗尿怪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3):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