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简单,越有效,科举制度为何在古代如此成功?

 beck_guo 2020-02-02

///

科举制度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简而言之科举是一种选官的手段,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概括起来古代选官的手段总共有三种,除了科举之外,以继承关系为准的世卿世禄制和以考察推举为主的察举制和九品官人法。

科举制度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简而言之科举是一种选官的手段,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概括起来古代选官的手段总共有三种,除了科举之外,以继承关系为准的世卿世禄制和以考察推举为主的察举制和九品官人法。

程序的简化

两汉的察举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都属于用推荐的手段来选官,所不同者,两汉的推举权是在地方官,而九品官人法将推荐的权利收归到了中央,由中央任命“中正”对世人品评,故此将此两种方法合并为一种讨论。

察举制推举的官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孝廉,要求被推荐的人有极高的道德水准,能起到引领社会风气的作用,这种道德楷模毕竟很少,在西汉举荐为“孝廉“的人很少 , 甚至“万家之县,亡应令者” , 或“盖郡不荐一人”。第二类则是贤良 、秀才(又称茂才) 、 明经等有相当的文墨才学, 或精通儒家经典的人。这一类人被举荐上来之后还要进行考试,史书记载当年晁错就是在考试中胜出的“对策者百余人 , 唯错为高第 , 由是迁中大夫 ”。

所以当时如果要当官最少要经过两个流程,第一被推举,第二考试通过。大部分人在第一步就被淘汰了。科举制度简化了这一流程,没有了第一步推举的过程。在历史上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之为“投牒自举”。所谓投牒自举简单的说就是不通过官员的举荐,自己报名参加考试。当然投牒自举也有一定的规范和限制,但是已经不能成为想当官的障碍,只要按照规定报名即可。

标准的简化

考察推荐的选拔方式的有多重标准,要考察品德,才能,家世等等。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中正在对士人进行品评之后交给向吏部报送的品评材料称为“品状”。品状中包含所谓的世、状、品三项内容:一是士人的家世,即所谓的“资”;一项是士人的操行与才能,即所谓“行状”;一项是品级,就是中正所定的品级。

而发展到科举制则完全是通过考试来决定的,科举制的核心价值观就认为人的才能,品行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试卷来展示,正如著名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概括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

科举考试的标准完全舍弃了原来的家世、品行的内容,完全凭借一张试卷来决定是否当官。似乎和现在的高考录取的原则很像。

内容的简化

察举的科目非常的繁琐,比如有秀才 、 孝廉 、 明经等常科 ,而且还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开特科。所谓的常科是岁举性科目,每年固定的时间进行,有固定的程序。特科就有很多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特别指定的科目,比如遇到日食 、 地震 、 奇特星象及各种自然灾害之后会“诏举贤良”,而“贤良”和“文学”是特科中比较常见的。除此之外的特科还有很多,比如明经、明法 、 至孝 、 有道 、 敦厚 、尤异、治剧 、 勇猛知兵法 、 明阴阳灾异等,每一种特科都有不同的考核内容。

科举制发展之初就舍弃了这些繁复的科目,逐渐的缩小范围,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简化。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甚至发展到后来成为唯一的取士科目。在唐朝初年也设六科:秀才 、 明经 、 进士 、 明法 、 书算。但是发展后来人们所趋 “ 竟集于进士矣 ” 。到宋之后就只有进士一科,在清朝考取进士就几乎成为科举制度的代名词。到了明代科举考试的范围进一步缩小,明代科考的出题范围及答题格式、语言具有局限性,考题要从《易》、《诗》、《书》、《春 秋》、《礼记》五经中来命题,答题要严格按照八股文来答题。

结语——简单的好处

从理论上讲,综合多个方面来考察肯定是最科学的,最能够发现人才的手段,为什么科举制度不断的做减法?首先要承认一点,科举制度是相当成功的,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上下阶层的流动,整个社会的稳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唐宋之后中国就没有大规模的分裂,这里面科举制度功不可没,因为科举制度让最底层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哪怕是云南边陲的农民理论上也有可能通过考试当官。

之所以科举考试要做减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科举考试中来。越简单,标准越明确,越容易实现公平。特别是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如果搞的标准复杂就很容易被人钻空子,执行起来就就越困难,汉朝的察举制到最后形成的就是门阀政治和利益团体,导致国家四分五裂。所以越简单,越有效,正所谓大道至简正是这个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