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 善于忘记, 是人生的智慧

 嘉陵江一滴水 2020-02-02

本文由【易论】原创,品读《易经》智慧,学习古人文化。

点击加载图片

古人常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人之有愧于我也,不可不忘也。

这就是君子即恩不记仇的道理,简单来说就是别人对我们产生帮助的时候不要忘记,如果别人做了有愧于自己辜负自己的事情,不要总记恨在自己的心里,乐于忘记。

曾经有两个人去旅行,他们走到一个悬崖的时候,一个人失足摔倒,眼看就要丧命,另一个人急忙把他拉了上来。

这个人为了表示感谢,就在附近的大舌头上刻下了一行字,记录了朋友救自己一命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两个人又跑到海边旅游,谁知道因为两个人出现了口角矛盾,这个朋友又打了他一下,他被打的眼冒金星,但是没有还手。

而是一口气跑到沙滩上面,在沙滩上写下一行字,记录的就是朋友打自己的事情。

当旅行结束之后,有一次回到家乡,另一个人就问他:“为什么救他的时候,把字写在石头上,而打他耳光的时候,却把字写在沙滩上呢?”

这个人平静的说:“我永远感激你救过我一命,至于你打我的事情,我想让它随着海浪被冲走而消失。”

点击加载图片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记恩不记仇,对于别人的恩惠牢记于内心,对于别人的伤害轻轻的抹去,因为总是记恨别人的坏处,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相反,宽容除了原谅别人之外,更是对于自己的恩典,忘掉别人对于自己的伤害,用感激来代替仇恨,内心才会有一种富足,这也是人生的福气。

善于忘记,是人生的智慧。

《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六五:黄裳,元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注重德行,要待人和善,为人谦逊,时时刻刻的关心他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和支持,从而获得成功。

这也说明有德行的人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将自己的德行作为获取事业的有利基础。

点击加载图片

宋朝的苏东坡就是一个豁达大度之人,他的一生就是拿乐观当常态,以大度当智慧。

与苏东坡同朝为官的王安石在变法的时候,因为和苏东坡立场不同,故意将苏东坡降职减薪,并且还打入大牢,苏东坡也就是在那一次,差点丢掉了性命,后来侥幸逃生又被贬官到了黄州,这一切都是因为王安石。

但是苏轼却胸怀大度,在王安石从宰相之位上退下来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突然好了起来,而且还不断的有书信往来,两个人共叙旧情,共讨论学问,共同勉励人生,聊的倒是十分投机。

相比我们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官场上的险恶真的是让人刻骨铭心的挫折,一旦被人陷害,轻则丢掉官职,重重则丢掉性命。但是古人却能将这一切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我们面对人生的琐碎小事的时候,却耿耿于怀,不愿放下呢?

点击加载图片

豁达才是处世交友真正值得学习的态度,以古为镜,立德修身,我们从中更要感受到人生重要的人情怀,与人结交关系不要纠结旧恶,谁没有过错呢。

而且从对方的角度来说,或许也是被自己主观心思的愚昧所覆盖,而不是有意做对不起你的事,更或者是角度与立场的不同,只是因自私之心驱使而犯下的错误而已,何必太过于计较。

宽容化解世间仇恨才是释怀心灵的良药,宽容是智慧,宽容是气度,宽容更是后天智慧的自我克制,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念旧恶,才是收获快乐的机会。

点击加载图片

心中有恨的人会感觉整个世界都与他对立,必定无法快乐,以宽容面对,才能获得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