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屯”地名和“石狮子”的由来

 老刘tdrhg 2020-02-04

文/郭吉安

提起钢屯,就会让人很快联想到30多年前,头上就曾有的几顶桂冠美誉加冕。什么“辽西重镇”“辽西首富”, 耀眼的光环曾经吸引了全国多少人,特别是新闻媒体及经济相关部门的眼球。提到钢屯,又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标志性文物“钢屯石狮子”。辽西曾流传的民谚:“义州大佛,锦州的塔,兴城牌坊, 钢屯狮子一对俩。”

钢屯,现今是葫芦岛市连山区最大的乡镇。它位于连山区西北部,距离连山区中心处27.5公里。在当前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在推进宜居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省宜居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他们正努力推进人居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振兴经济的崭新道路上。

钢屯的今天有名,钢屯的历史也不平凡。据考,钢屯镇的名称来源是经历了许多历史变衍。据《锦西乡土志》记载:钢屯的历史文字记载起始于元朝。原先的名字叫江家屯,后来,因故把江字去掉一点,变为“冮”字,明清时期称“冮家屯”。清光绪三十二年七月, 清政府在冮家屯设立抚民厅,同年九月改名为锦西厅,隶属锦州府管辖,从此开启了锦西(钢屯)设治的历史。民国 2年,也就是1931年,改锦西厅为锦西县,因此冮家屯成为锦西设治后第一个县城。

江字去掉一点,变为“冮”字, 民间曾有这样的传说故事:在清乾隆年间,皇上想外出私访又怕遭遇歹人威胁, 为了自己安全便选用一个外表相貌与皇上相似的替身,替自己挡枪。假皇上官名叫垛子和尚,孰料这厮借替身之机贪脏枉法,捞到不少金银,后被发现查办流放到辽西。垛子和尚以一匹小毛驴为脚力,远途跋涉至辽西冮家屯。那时冮家屯盛赌,垛子和尚为官前多涉赌场, 闻听此事诱发了赌瘾,便带着自己的金银细软一头扎进赌场。俗话说屎壳郎见粪堆,臭味相投,见钱眼开,赌场无好人,众赌徒见他孤身一人远道而来又钱财肥厚,大家要合伙吃掉这只肥鸭。几人暗中配合,不出几日,垛子和尚所携金银全盘输光,最后连小毛驴也都搭上了。身无分文只好流落街头,他夜晚溜进庙宇过夜,成天要饭,已成为孩子耍戏、过路人斥责的对象。冮家屯附近有个孟屯,屯里有个叫孟三的人,他为人善良,一天赶集路过见到垛子和尚正被一帮顽劣儿童戏耍,孟三顿生怜悯之情。他喝退了顽童,将垛子和尚领回自己家中给以照顾。垛子和尚见孟三大哥诚恳帮助,感激不尽,便与他结拜义兄弟。一晃流放三年时间期满,垛子和尚要返回京城,孟三给备足路费送行,义兄弟俩难分难舍。垛子和尚告诉三哥,今后要有什么难处一定要去京城找他。

事有凑巧,几年后州府按清朝律制要在孟屯立桩,立桩需无偿占用农民一些土地。对于饥不饱腹的农民来说,再被夺去一些土地,日子就更艰难了。村民推荐孟三去州府请愿,但州府不但不允反倒把孟三定为“抗君之罪”押解京城。到京三月后孟三被判处死刑,赴法前三天,狱卒通知他三天后将执行死罪, 有什么话赶紧捎给家里。眼看就要杀头, 孟三忽然想起垛子和尚曾经告诉他有困难时找他,孟三恳请狱卒帮自己寻找义弟垛子和尚,死前要见一面。狱卒们都知道垛子和尚的地位和大名,着实吃了一惊,立马前去禀报。垛子和尚闻知立刻探监,兄弟二人悲喜交加,探明三哥犯罪原因。一面吩咐狱卒准备酒菜为大哥压惊,一面会同同僚研究商量孟三案子的处理改变办法。垛子和尚因在孟屯住过三年,对当地地理情况了解,他知道离孟屯不远有个一桩屯,经过研究决定把立桩挪到一桩屯去,这样,一桩屯就变成了二桩屯。经过垛子和尚从中调和,既立了桩,又免了孟三的罪。垛子和尚多日好酒好菜招待孟三,临行,赠送重金派人护送回家。

孟三被无罪赦免,垛子和尚做他后盾,光耀返家的消息,震惊了赌徒们, 他们害怕以前对垛子和尚实行圈套赢钱的事,日后遭垛子和尚报复,便想出个偷梁换柱的办法,买通地方小吏将“江” 字改成“冮”字,这样上面或者外人便对不上龙套了。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大片河山沦陷日寇铁蹄之下。1932年1月3日,占领锦州的日军第二十师团,向锦西扩充占领地,派出所属27骑兵联队于6日进入冮家屯,7 日晚松尾辎重队和石野步兵小队又赶到冮家屯,入侵日军共达140人。抗日群众从9日起至10日,在冮家屯一带多次与日军鏖战,最终歼灭日本侵略军古贺联队后,迫使日军残余兵力40人胁迫伪冮家屯公署由冮家屯迁址于连山。冮家屯成为锦西县第八署管辖的村公所。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冮家屯属于锦西县第四区。4个月后沦陷为国民党统治区。1948年10月,冮家屯属于锦西县第四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58年6 月,成立冮家屯乡,后改为冮家屯人民公社。

1965年7月,因冮家屯的“冮”字生僻,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冮家屯”的“冮”改为钢,总称为钢屯人民公社, 至此钢屯二字延用至今。

从近代史上看,钢屯镇,无论从地域规模还是经济发展规模、抑或是村落管理及人口规模,都是乡或者镇同级别中的榜首。这些自然有它的历史地位演变的原因。据2016年统计的数字显示: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96个自然屯。有10320户居民,33392人。土地总量 148.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1 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8%,是全国绿化百佳乡镇。

钢屯镇可谓是居于群山环抱之中。东南部山峰林立,丘陵起伏;东面有海拔900多米的大虹螺山;南面有风景秀丽的凤凰山;北有雄姿威武的五虎山;西面横卧着一道平顶山。被称之为葫芦岛市的母亲河——女儿河,从北地碾子流入钢屯境内,与本镇各个山上流下的山水汇合一起形成大的河流。

钢屯镇地处连山区北部的交通枢纽地带,省级公路锦大线、县级公路寺缸线在境内交叉通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曾经的锦西老县城,建国前的县署驻地,在镇容镇貌上都大于一般乡镇。商业上比较繁荣,特别是集市方面比较兴旺,商业网点、服务业网点都比较密集。多年来都延行农历每逢三、六、九 日为集市日的乡规习俗,自古就是被称之辽西八大集之一,四方商客云集、八方赶集者成群结队,交易额幅度很大,是连山区沟通西北和北部地区的经济纽带。

钢屯特产不少,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年来融入一些新兴农业技术, 生态种植。丘陵地带山地上有大批的苹果、梨树等果园,地下资源丰富,有大量的矿藏,开矿历史悠久。早在日本侵略东北时期,他们就在此大量掳用中国民工开采锰、铅锌、萤石等矿藏。解放后,又陆续探明地下还有钼、铜、硫 化铁等矿藏。改革开放以来,钢屯曾历经了掠夺性开采钼矿业的特殊时期。全国一度盲目追求GDP的浮夸快富风, 也使这里受到熏染。当时一吨钼砂十几万二十几万元的高利润,吹晕了多少人的理智,下矿工人用带饭的饭盒偷装出一盒钼砂,就价值几百元,超过一人几天下矿的工资收入。疯狂的开采,一夜造富不是神话,而是现实。短短几年时间,有人变成十万元户、 百万元户、千万元户、亿万元户,魔术般地催生了大量的富翁土豪,也使地方经济打了一支兴奋剂,飞快发展的财大气粗。一时间关于钢屯的故事传闻多了起来,首富之冠自然飞来, 当时葫芦岛还隶属锦州市,锦州市政 府直接命名“辽西首富”。

造富致富后的今天,自然不能抹杀昨天的功德史绩,但也要反思昨天一窝蜂地开采后产生的严重后果。钢屯走出一条不平静的路子:卖钼首富,钼矿停采后的守富,历经变衍重新审视后的振作,如何再创辉煌全民致富。实在是一 个严肃的新课题。珍贵的世界少有的地方矿藏资源不节制地开采,缺少了长远规划和战略眼光,不负责任地掠夺性开采,靠出卖资源为发财致富的模式,虽然腰包鼓了,但资源枯竭了,空气水污染了,山包秃了,森林减少了,土地毁坏了,人的健康指数下降了,一部分人突然钱过多不知怎么生活了,思想出了问题。除了破坏了资源,还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那时钼矿尾矿渣污水的污染,使得钢屯的水流空气质量严重存在问题,由此产生的公害更多,后果严重。不可持续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留下来一堆堆困惑。好在国家发现了这些问题,及时警醒了单独做发财梦而不顾社会公害的人们,纠正制止的同时,开始了阵痛中的污染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 有的自然生态优势。

由于钢屯悠久的历史,造就了钢屯名胜古迹多多。其中最有地域代表性的当属钢屯石狮子。过去锦州以西有个谚语:“义州大佛,锦州的塔,兴城牌坊, 钢屯狮子一对俩。”这是锦州锦西一带几大古迹之称,保存的尚属完好。无一不渗透历史沧桑变衍,故事留痕。与义县的大佛、兴城的牌坊、锦州普济寺古塔同享盛名的钢屯狮子,具有独特之处。

相传很久以前钢屯东门外有座关帝庙,这庙背靠女儿河,面对凤凰山, 当地谁家有事,常到这里来求签问卜, 很是灵验。位于庙正中的关老爷,长着火红的脸膛长长的黑胡须,眼睛似睁非睁,样子很是严肃。两边的周仓、关平也很威武。传说附近村里有个淘气的孩 子,骑上关老爷的马就下不来了,爹娘前来烧香求饶才算了事。此后村里人想干坏事的,一想到关老爷的威严,就都收敛了。

原先庙门外没有旗杆和石狮子。关老爷虽有神灵,但因门口没有把门护卫, 时常被一些赌徒骚扰,偷吃关帝庙的贡品,偷拿供奉的银钱,甚至烧香供奉的器具佛身的披袍也被赌徒偷去换钱。以关老爷耿直仗义的性格,想发作又不能发作,只好忍着吧。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关老爷得不到休养生息、 享受不到人间香火供奉的恭敬,无暇仗义护佑地方子民。结果,失去神佛保佑的钢屯,各路妖怪都来兴风作怪,或涝或旱,或风或雹,尤其河妖猖狂,女儿河水泛滥时冲毁良田无数;旱魔吹起热风,五月了,还没有降下一场透雨,田地无法耕种;虫王更是张狂,果树叶和菜叶都吃个净光;瘟鬼横行,怪病几多,黎民百姓连年遭殃,叫苦不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关老爷心知肚明什么原因,当天宫寻访此处情况时,关老爷如实禀报。此事惊动了天宫大咖,王母与玉帝商量一个良策,制服诸鬼须有神物显圣。玉帝说:“今派宫前御狮子下凡降妖,留下躯体显灵,就可以保一方风调雨顺,百姓安乐了。”

于是,夜晚一场风雨交加雷电大作之后,人们发现,群兽咆哮,狮子吼叫。天亮后,地里和路上一圈圈水纹痕迹中夹杂有大兽的爪印。此刻雄鸡无虑高声唱晓,万顷良田生机勃勃。一切恢复如常,唯有关帝庙门前,新添一对各高约3丈的石头旗杆和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并且是一公一母,从门外向内看,狮头朝外,雄左雌右,雌狮子胸前怀抱幼小狮子,两个狮子都张着方阔的血盆大口,环眼传神,鬃毛卷曲,颈下系铜铃结璎珞,身躯丰满健壮,魁梧神威,相对而蹲坐,俩前肢立起撑地,俩后肢弯曲,呈侧三角形。体貌及石材用料设计雕功艺术均为其他别处石狮子所不及,巧妙绝伦的艺术珍品,价值难以估量,人们都说是天上派来的镇庙神兽。当地还留下了一种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十八庙会,人们都会去庙里烧香祷告, 抚摸狮子祈求太平。

“文革”时期,石狮子遭遇厄运, 险些被当作四旧而砸毁。不知何人为保护石狮子将其埋于路沟里,躲过一劫。“文革”结束后,后来被移至钢屯中学门前安置,成为钢屯的重要文物和地域标志性古迹保护下来。多少年来,石狮子不辱使命,认真昭示着钢屯悠远的历史。目前令人遗憾可惜的是,狮子周身已被涂上五颜六色的油漆,虽然鲜艳花哨,却失去原有的自然古朴。

“钢屯”地名和“石狮子”的由来

关于石狮子镇宅之说,最初源于唐宋时期。据说京城居民住宅围墙坊门牌楼,在柱脚上都要夹一块大石,雕上饰物图案,多为狮子、麒麟、海兽等瑞兽, 寓意吉祥,后逐渐演变成用瑞兽守护大门的习俗。最初是昂首行走状,后来于明清时采用佛教界做法,一般成蹲坐状。底座须弥原指佛教中圣山——须弥山, 彰显佛的崇高。须弥座和守门狮子成为完美搭配。因狮子为百兽之王,雄伟彪悍,有震慑之意。用它做镇宅神兽,有权贵象征,并逐步演变成权贵阶层、财富、家族兴旺地位的标志,普通人家是不能摆放石狮子的。古代建筑装点门面, 镇宅辟邪,瑞兽寓意吉祥。也有在陵墓摆放的,即为镇阴宅辟邪。狮子都是必须成对摆放,母狮子脚下放小狮子,寓意子嗣昌盛、世代繁衍兴旺。到了明清时期,石狮子摆放和形制上还打上了等级烙印。门前石狮子依等级定造型。狮子头上螺旋形鬓毛疙瘩有讲究,13 个对应一品官阶,称十三太保,官阶每降一级鬓毛疙瘩就少一个,七品官以下不准摆放石狮子。

一处群山护佑地下藏宝的历史名镇,千年史迹绵延,文化遗存彰显,这给钢屯的新时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举头望山,低头看水,出门可看文物,闭上眼睛怀旧,从乡愁中找寻我们灵魂栖息和现实生存的家园。

走进钢屯,不光感受到古韵文化的留痕,一章章悠远历史的积淀,也是对现代文明的再版新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