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小时没获得肯定的孩子,长大后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吕静贤 2020-02-04

文|吕静贤

前言:一个自信的人,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更不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还会积极地敞开心扉,抓住一切机会去向某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这样的人,走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道路上。

而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味的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不肯虚心地向别人请教和学习,做什么事都自以为是、一意孤行。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很多时,在他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对自己深深的否定和自卑。因为很多小时没获得肯定的孩子,长大后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新到一个部门。部门的副主管,看起来活泼、开朗而热情。

然而曾经在工作上经常打交道的同事,却私下跟我说:“这是一个奇葩。”

为什么会是奇葩呢?我不解。

同事说:“喜欢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谁都不看在眼里。平时,工作上的事情,她什么都不问别人,就在那自作主张、瞎指挥。那时,她刚刚来,我们分头下去登记。结果,从来没做过这项工作的她,问都不问,就在别人已填好的登记表上乱填乱画。气得旁边的老同事直骂:‘你乱画什么?把我原来做好的都搞坏了!’直到现在,她还都是这个样。你说这种人,奇葩不奇葩?!”

共事不久,我也见识并领略到了她的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的工作风格。

那次,受上面领导提醒,我把办公桌上的一个专用招牌的另一面,放上了“有事外出” 的纸张。然后下午外出办事没回,第二天早上一回单位,发现其他人的招牌上的另一面都放上了“有事外出”的纸张,而我昨天放的那个却已被抽出,留下空白的一面。

我问同事怎么回事,同事说:“昨天下午,她把你放上去的纸张拿下来,复印了好几张,然后放到每个人的招牌上。”“可是,我的怎么给抽出来呢?即使要复印,复完也要放回去啊!”“那就不清楚了。”同事回答道,又补充了一句:“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做事就是这样不和别人商量,自以为是的了。”

我无语。只好又打了一张放回原来的那个招牌上。

等她回来,我问她。她振振有词地说:“每个招牌上都应该放一个这样的纸张啊!提醒群众。”我说,“你放可以,但是我这里也不能空啊!这还是上面领导下来检查专门提醒的。”“哎呀,我忘了!”

我真的无话可说。一个人,什么样的工作水平,什么样的处事风格,霎时可见一斑。

不知你有没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充满“自信”的孩子:他们不肯听人说,不愿听人说,而一味地活在自我意淫的世界里。

没错,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觉得自己很厉害。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厉害。可以说,比周围人都厉害。

“不是普通人”,应该就是他们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就像我上面的这位同事,不论做什么,都从不跟其他人商量,更不用说向别人请教了。平时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总是想当然地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

但实际上呢?我觉得,讲真,以我遇到的身边喜欢并习惯把自己看得特别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人来说,真的还没发现几个真材实料的呢。大多数人,都只是在那里意淫自己比别人厉害。但很多,其实不但止不比别人厉害,而且在某方面还不如别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也是,如果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怎么能对自己的水平保持满满的自信呢?如果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恐怕早被现实给击败了。

其实这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内心深处,他们是非常自卑的。从小到大,他们没获得过多少次父母或身边人的肯定。甚至,充满了否定。因此,他们特别地渴望和在乎别人的肯定。

而一个人,如果过于渴望和在乎别人的肯定的话,要么就流露出自卑,成为他人眼中自卑的人;要么就自己把自己给包裹起来,拿自己表面上似乎只有自己有而别人没有,也或者说自己身上比较明显的优点,来刻意地拔高自己。

这些人,在不断地自我意淫和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在现实中遭遇一个又一个挫折的巨大落差,最终让自己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愈来愈远。

就像我这位同事,一味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己特别地优秀,不可代替。凡事不愿与他人商量,也从不去学习和请教比自己厉害的人。可以说,从初初接手这份新工作,就从来没有去虚心地学习过,这样又怎么进步呢?甚至在不断地退步,更可怕的是还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有多优秀和了不起呢。

这样下去,以后会怎么样,难道不是看得很清楚吗?只会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远,也只会给现实一个接一个地扇耳光,走在更加自以为是、怀才不遇的恶性循环中。

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一方面在那意淫:认为自己就是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进任何人的劝,甚至还不许别人发出与自己不同的声音。

这样的孩子,轻则,像我的同事一样,在某个方面搞得一团糟;重则,人生一败涂地。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的是在事业上一意孤行,最终以失败、落魄收场;

有的在婚姻、感情中,不听别人劝,不给别人说,而遇人不淑;

......

再严重点,毁人不倦。如生活中那些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父母。

这些人,我总觉得,他们还没长大,心理上还处在十分任性的孩子阶段。做起事来,一味盲目地自信,却不肯像个成人样,理性地跳出自己的世界,学会参考、倾听甚至借鉴他人的意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与生理上的成熟度,如此地格格不入、不相适应呢?

依我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时从没获得过肯定,甚至否定一大堆

赞美和肯定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如阳光、雨露,是最基本的精神营养和需求。那些从小就极少获得肯定,甚至充满否定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向身边人证明自己,因为他们心理非常地需要。因为一直以来的肯定和认同匮乏,让他们对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如饥似渴:他们会去抓住一切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

而如果一个人饿过头了,则会饥不择食。这些从小到大缺乏肯定和认同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当外界满足不了,或者不能一下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时,他们选择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一味地意淫着,以此来满足内心对肯定和认同的强烈而深深的向往。

2、从小被父母剥夺了发声和选择,即成长的权利

我们的很多孩子,可以说从小就被身边的大人,剥夺了发声和选择的权利。“你不懂”、“为你好”就是常见的父母们,剥夺孩子发声和选择权利的最好借口。因为一直以来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从小就不能自由的选择,所以从小到大在压抑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拼命地抓住这难得的自由,以自己人生的各方面作代价,重新从头去学习如何选择和表达——而这些,原本就是一个人,从小就应该去学、去尝试、去体验,且必经的人生过程与经历。

于是,他们的人生中各种重要的选择,如工作、婚姻等,就成了他们学习如何表达和选择,并成长的练习场。也从而,他们的人生,变成了一意孤行、听不进别人任何不同意见的,全是自己想法的试验场。

可悲吗?很可悲。

但是责任并不在于他们。而是他们的父母。因为父母从小就没有给孩子,应有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一味地剥夺孩子发声和选择的权利。从而让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在父母管束不住自己之时,才开始自由地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并以自己人生的各方面为代价,一遍遍地检验着自己的认知,在成长着。同时也可悲地一意孤行着,听不进别人各种不同的意见。

而这一切,发声和选择等成长的权利,应该从小就给予孩子。

3、爱的匮乏,或爱的功利性

这一点,在功利性父母身上最常见。他们以孩子优不优秀,能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达到了期望的多少,来作为给予孩子爱多少的标准。

可是,对孩子无偿而充足的爱,既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内心和情感需求,也是身为父母最本分的责任和义务啊!而且,也不可能个个孩子都能如愿地达到父母内心的期望,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低概率的事情。而且,即使有幸达到了父母的期望,从而获得了父母所谓满满的爱,对孩子来说,这也是没有安全感的爱。因为他害怕,如果自己万一什么地方没做好,没达到父母的要求和期望,父母对自己的爱会不会因此而减少。毕竟这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即使再优秀,也依然摆脱不了,对没满足父母要求的忧虑。因此,他们一直走在苦苦追求优秀、证明自己配得上父母之爱的道路上。也因此,当现实不能满足他们所要的东西时,他们选择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意淫着。

综上所述,一个孩子,如果在心理方面,跟不上生理方面的成长的话,那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要怎么样,才能拥有一个各方面都健康发展的孩子?

首先,要好好爱,不带功利地去爱。

孩子优不优秀,都应全心全意地去爱。对孩子的优点,不拔高;对孩子的缺点,去包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也会给予你全心全意的爱和优秀的自己来回馈你。

你的孩子,懂不懂事,其实全在于你如何对他。

就像前段时间风靡网络的“十岁孩子说:我太优秀了,我父母根本配不上我”的新闻,孩子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因为他的父母,其实也是一个以孩子成绩是否优秀,来衡量孩子的功利型父母。就像孩子说的“讨厌他爸和人炫耀他围棋下得多好,希望他爸安静点,多带他出去看看”。其实,你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孩子。

所以,请毫无保留地全心全意地爱你的孩子,不要带任何功利性。哪怕他并不优秀,再不符合你的期望。

其次,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由地成长。

让孩子在从小就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锻炼。而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才不得不放手让他去把握自己的人生。从而拿自己未来,甚至一辈子的人生,来当自己学习成长的砝码,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也不值得。应该从小,在他成长的时候就应放手,让他不断地尝试和选择,通过一遍又一遍的体验和实践,来越来越懂得思考,并在思考中成长,变得成熟起来。从而长大成人后,一方面积累了充足的行动经验,另一方面思考能力在不断成长、完善着,为出来社会独自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最后,请不要吝惜赞美和肯定。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对孩子那么的吝惜赞美和肯定。对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味地贬,甚至只要一发现孩子做错什么,就会抓住机会毫不留情地讽刺与嘲笑,哪怕平时对孩子再疼惜的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们的父母本身就是不自信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身上的不自信传递给孩子?还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所影响,一味地采取灌输式教育,而不愿放手,更不肯相信孩子,不给孩子任何尝试和选择的机会。我真的不明白。

但是,在肯定中成长的孩子,和在否定中成长的孩子。二者长大成人后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心态。一个乐观而自信,一个悲观而自卑。哪怕前者再普通,哪怕后者再优秀。不同的心态,注定不同的人生。即使先天条件再好,又怎么样?也依然打不好一手好牌。即使先天条件再差,也依然走得不输于一般人。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典型的例子。

所以父母啊,不要做功利型父母,请给予孩子全心全意地爱;不要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不断地发现并拿孩子的缺点或错误去打压孩子,请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注视和欣赏你的孩子。要知道,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态度,势必会培养出人生幸福感不同的孩子,也势必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和道路。

父母,请珍惜您手中的作品吧。不要让您的孩子,因从小没获得充足的肯定,而长大后拿自己的人生和幸福做砝码,从而人生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拼命地追求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同,甚至不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终人生离自己的向往和期待愈来愈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