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办教师

 雪峰读书 2020-02-04

民办教师

作者:高令亚

在我读小学和初中时,我的老师有很多就是民办教师。1987年,我中师毕业分配在农村中学当教师时,学校还有不少民办教师。他们原先是我的老师,后来成了我的同事。直到2000年,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这样,民办教师退出了历史舞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我虽然没有过民办教师的经历,但对他们的酸甜苦辣有所理解,毕竟我的很多老师原先就是民办教师,因此,我多多少少了解他们的一些状况。民办教师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60,70后,大部分是在他们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即使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也不该忘记他们对我们的教育之恩,不该忘记他们曾经为基础教育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建国初期,中国教育总体来说比较落后,特别是乡村中小学缺乏教育资源,尤其缺教师。那时,农村文盲很多,国家提倡大力办学,可是,公办教师很少,无法担负这么繁重的教学任务。再说,农村家庭孩子多,少说三四个,多则五六个。要想让孩子识点字,不做文盲,就必须到学校读书。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乡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办起了小学校。学校条件艰苦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缺少教师。于是,民办教师就大量产生了。

当教师必须有文化,所以能当上民办教师的大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尤其是老三届初中、高中生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确实有水平,但处在文革时期,没有机会上大学,只好在家务农,后来,村子里办学,他们就被推荐为民办教师,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生产劳动,因为,大集体时代实行的是工分制,他们要挣工分养家糊口的。恢复了高考制度后,他们有的参加高考,上了大学,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的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相对来说较浅,可是,农村识字的并不多,像这些有文化的凤毛麟角,所以,村里办学还是聘请他们当了老师。民办教师是经过村里推荐,公社认可,地方教办同意后才认可的。民办教师有证书。他们每月享受国家补贴的生活费用,一开始就几元钱,后来十几元,相比较于公办教师来说,确实少得多。在经济困难的那个年代,公办教师工资也不过二三十块钱,不过,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供应票,像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等,而这些,民办教师没有。

民办教师,简称民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编制外的教学人员,大部分在农村小学任教,也有在乡村中学任教的。在生产队时,他们的待遇折合为工分,与村里农民一样参加队里分粮和年终分红,国家补贴相当少。即使这样,也有很多人愿意当民办教师,毕竟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

在我刚刚读小学时,我们一个大队就有几所小学校,大徐小学、小徐小学、小吴小学、庙陈小学,我们村子也在阳山头(村南一个荒地)盖了一所小学。据我所知,在这些学校教书的,公办教师只有一两个,其余的都是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贡献很大。当时农村贫困,许多家庭父母一个字不识,无法教自己的孩子识文断字。自村子办了学校以后,大部分的孩子在上学的年龄还是被送到了学校读书的。有的孩子十二三岁才进学校读书。家里孩子多,杂事多,大一些的孩子就在家里帮大人做些活,小一点的孩子放放牛。有的家长也不重视孩子读书,尤其一些女孩子,因为家长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没有上过学,就成了文盲。

在大集体时代,民办教师教书很认真,也很辛苦。他们不计较补贴的微薄。记得我们阳山头学校,只有一个韩老师任教。三间草屋子,泥墙草顶,教室里支的是泥台子,孩子们自带板凳。黑板是用水泥泥在墙上的,漆上了黑漆。有了课本、粉笔、黑板,有了老师,这就是一所小学校了,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的。韩老师办公室很简陋,一张旧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堆着学生的作业本。他吃喝住也是在家里。教室不够,我们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孩子就在一个教室里,韩老师教过一年级后,布置好作业,再教三年级学生。我上了师范后,才知道,这叫复式教学。就这样,我在这里一直读完一、二年级,三、四年级转到小徐小学,五年级又到大徐小学,可谓转战南北。好在各个学校离我家都不是很远,最远的大徐小学也不过三里路的样子。

韩老师教我们孩子学拼音,识汉字,做算术。他虽然只是个初中生,但是,教小学还是能够胜任的。他在学校,既是老师,也是校长,管理一切事务。一个人教三个年级,确实很辛苦。一天下来,估计累得够呛。学生之间如果有矛盾和纠纷,他还要去处理。现在想想,韩老师真的不简单呢!不过,我们那个阳山头学校只存在了三四年的时间,后来,屋漏墙塌,学生就转移到小徐学校了,韩老师也跟着到了小徐教书。

80年代初期,我们这儿的农村开始了单干,家家有了自己的土地。民办教师不是国家正式教师,所以,他们在农村也分了田地。那时,国家给他们的补贴很少,养不起一家老小,所以,他们就一边种地,一边教书。说实话,这时候老师们也是分身无术啊。种田要赶季节,特别是到大忙季节,农村忙得不可开交。午季要割麦子,栽秧,犁田耙地,还要种旱粮作物;秋季割稻子,种小麦和点油菜,田里活很多,很重。自承包土地以后,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精耕细作,施肥耘草,使得农作物产量激增。家家吃穿不用愁,还有了余粮卖,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民办教师们只靠国家给的一点补贴养家,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他们的精力也分担在家里的农活上了。白天忙教学,放学闲空和晚上回家还要做农活,常常搞得筋疲力尽,可是也没有办法。这样一来,他们在教学上精力就很有限,不说耽误教学,这是不够客观的。“误了庄稼是一季子,可误了学生是一辈子”,话虽这么说,但是,民办教师的家庭也要生活啊,老师们感到很无奈。不过,我们的大部分民办教师并没有因此而误了工作,仍然克服困难,在三尺讲台上努力教学。只是辛苦了在家劳动的爱人和父母了。

我是在乡中学读完初中三年的。那时,我们中学还有很多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记得有个胡老师,初一代我们数学课。我很佩服他,数学功底深,问题在他手里,很快就会解决。据老师们说,他当年参加中考,已经远远超过中专分数线的,只是因为他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腿有残疾,没有被录取,很是可惜。那时,我一遇到数学难题,就去请教他。他当时在学校代课,工资很少,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罢了。后来,我毕业后分到母校教书,发现胡老师已经离开了学校,可能按照当时的政策被辞退了。至于胡老师后来的情况,我也不得而知。

在我刚上初中时,有幸遇到了一个代课老师——王老师。他只念完初二,后来自学了英语,到仁和初中代我们英语课。那时,懂英语的老师很少,特别是农村中学。以前英语考试不算分数,我们那年中考,英语占50分,而中考总分才450分,英语分数占的比例应该不小了。甭看王老师其它科目不行,但他的英语在当时水平是可以的。他平时刻苦自学许国璋英语,边教边学,认真负责。英语板书流畅,口语流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效果很好。那年中考,我的英语成绩还不错。没有王老师的精心教学,也就没有我的今天,至今我在内心里很感激他。同样的,我到母校任教时,王老师那点工资无法养家,只得辞去代课教师,到别处谋职业了。

在仁和学校工作期间,我的一些老师原先是民办教师的,陆续通过考试成为了公办教师,还有的考上了凤阳师范民师班,在那里进修学习。对此,我也为他们高兴,毕竟在教育教学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终于有了“正果”。

民办教师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据统计,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人数多达491万。几十年来,广大民办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七十年代中期,全国提倡农村办扫盲班,民办教师功不可没。我的三姐和大妹从未进过学堂,现在能识点简单的字,写好自己的名字,多亏了那时村里办的扫盲班了。

民办教师待遇低,编制问题无法解决。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通过整顿教师队伍、中师招收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形式逐步加以解决。到了2000年,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喜的是,现在政府对曾经做过民办教师,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教师岗位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并按照工龄给予一定的补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办教师的关爱以及对民办教师曾经付出的认可。

民办教师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教育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不该忘记他们在教育上的功绩!

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