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病是否可以根治?

 我爱你文摘 2020-02-05

过去,肾病的分类很复杂,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病等诸多种,近年国际上已将慢性肾病的概念统一,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能归为慢性肾病:时间超过3个月,尿液和相关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

慢性肾病是常见病。据介绍,在发达国家,继发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肾病比例最高;而在我国,源于肾小球肾炎(IgA型为主)的慢性肾病最多,占到40%。不过,随着国人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继发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肾损害也越来越多了。

可以控制,但不能根治!

慢性肾病完全可以做到早发现,关键是定期查尿。肾脏损害和身体其他部位损害相比有个很大的特点,即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接诊过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为发现得晚,第一次就诊时已经到了尿毒症阶段。其实,要避免这种悲剧,有个很简单而且很便宜的筛查手段,那就是化验尿常规

一般来说,尿液里出现蛋白和红细胞就是早期预警信号。很多单位为员工年年体检,但是往往将尿常规忽略。陈主任指出,这项化验绝对不能省,尿常规每年都要查。另外,除了去医院化验,自己也可以通过观察尿液是否有泡沫、夜尿是否增多、是否有血尿,来判断肾脏是不是出问题了。

在门诊,肾病科医生遇到最多的问题是:“这病怎么去根呀?”很多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将肾病彻底治愈,但是,因为导致肾病发病的原因非常复杂,很多还在科学探索阶段,所以目前不可能根治。那些打着‘根治肾病’旗号的医疗机构都是不负责任的,病人不要上当。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3岁的新疆女病人,3年前发现肾脏有问题,她不去正规医院看病,盲目相信民间偏方,结果前后花了十几万元,病情却越来越重,到肾病专科看病的时候已经肾衰竭了。

除了乱投医耽误病情的,肾科医生还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青少年在体检时发现尿里有少量红细胞,其他指标都正常,父母却紧张得要命,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给孩子心理带来极大压力。“其实,单纯镜下血尿不用过分担心,只要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和定期检查就行,应该让孩子过正常的生活。

分期治疗很重要

如果诊断为慢性肾病,不等于逃不出尿毒症的结局。

只要在正规医院的肾内科进行规范治疗,肾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影响肾病转归的因素很多,一是肾病的病理分型,所以建议病人作肾脏穿刺,以便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做针对性治疗;二是要给肾病分期,根据分期制订治疗方案。另外,治疗肾损害的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也非常重要。

据介绍,肾病分期依据24小时肌酐清除率,大于90毫升为Ⅰ期,60―90毫升为Ⅱ期,30―60毫升为Ⅲ期,15―30毫升为Ⅳ期,小于15毫升则为Ⅴ期。在Ⅰ、Ⅱ期,如果病人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就要对症降压、降尿蛋白;到了Ⅲ期,一般要求病人低蛋白饮食,同时给予蛋白质营养治疗;如果发展到了Ⅳ期,就要考虑血液净化即透析治疗,甚至肾移植治疗了。

有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慢性肾病患者完全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拥有美好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