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聊江西古窑口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0-02-05

江西是重要的陶瓷大省之一,与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福建等地一样,历史上古窑口众多,不胜枚举。

尽管许多窑口早已湮没,但从现在考古发掘的资料来看,也还有几十个之多,现择其比较重要的、有影响的窑口来作一简要的分析。

在江西古陶瓷史上最有影响的窑口主要有洪州窑、赣州窑、吉州窑和湖田窑四个,我将其戏称为“佛、道、妖、仙”。即:


佛——洪州窑;


道——赣州窑;


妖——吉州窑;


仙——湖田窑。


一、四大古窑口——佛、道、妖、仙


1、“佛——洪州窑”

洪州窑是江西境内发现最早的且具有较大影响的古窑口之一,始于两晋,终于晚唐。


从时间上来说,基本是在吉州窑、赣州窑、景德镇窑创烧之前,是中国古代六大青瓷窑场之一。

对洪州的认识最早应该来自于陆羽《茶经》的记载: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中国的历史太长,史料的缺少,导致我们对仅存的史料特别珍视,但有时也会过于迷信。陆羽在《茶经》中能记载到洪州窑,是洪州窑的荣幸,也是洪州窑的遗憾。

说荣幸,是因为唐初时期中国已经有许多著名的窑口,洪州窑仅仅是六大青瓷窑口之一,能在《茶经》中落上几笔已经是缘分,颇不容易。

说遗憾,是因为陆羽仅仅是从茶具的角度来论述比较几大窑口,首先,在器物上就有了局限,其次,他能否接触到每个窑口最经典最完美的器物,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再加上,唐初时交通毕竟不便,作为南方的一个研究茶文化的学者,陆羽的眼界显然受到地域的局限,专注于南方的窑口较多,对北方的窑口难免忽视。(仅仅提到了邢窑)。


当然,我们不能求全于古人,从现在已有的资料来对古窑口进行分析更有意义。

之所以把洪州窑定位为“佛”,是因为洪州窑是与“佛”有缘的。洪州窑创烧的年代就是一个佛教兴盛的年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广布、丛林遍立的时代。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之兴盛几乎到了政教合一的程度。

南朝宋、齐、梁、陈计170余年,各朝皇帝基本上都崇信佛教。梁武帝更是笃信佛教,剃度为僧,亲自抄经,亲自讲经说法,并举行盛大斋会。


闲聊江西古窑口

(南朝洪州窑莲瓣纹盏托)

唐代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实质上,南朝时的寺庙规模要远胜于此。


据记载: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82700余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大寺700余所,僧尼信众常有万人。


北魏文成帝在大同开凿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后开始营造龙门石窟。

北魏末,流通佛经共计415部,1919卷,有寺院约3万余座,僧尼约200余万人。


北齐僧官管辖下的僧尼有400余万人,寺庙4万余座。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洪州窑,其生产的陶瓷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这也是南北朝时期许多窑口陶瓷产品共有的特性。


闲聊江西古窑口

(隋洪州窑印花净水钵)


洪州窑的窑址现在已确定在江西省丰城市,与赣江一河相隔的就是江西省的南昌县,一江两岸遍布着古窑址的堆积和遗存。


江西省的丰城市、南昌县一带,唐时属洪州,窑口一般以产地命名,故名洪州窑。

南昌县博物馆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他们将馆藏的数千件洪州窑整理后,进行了专题展出。

《洪州窑青瓷展》2012年9月对外公开展出后,并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洪州青瓷》一书,社会反响很好,也使得南昌县博物馆从众多的县级博物馆中脱颖而出。

南昌县博物馆《洪州窑青瓷展》荣获了2012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闲聊江西古窑口

闲聊江西古窑口

(江西省南昌县洪州窑青瓷博物馆藏品)

现在,对洪州窑的研究还很不够,一些新的出土资料也在改变我们对洪州窑的传统断代认知。

比如:2016年9月,南昌市在梅湖景区兴建花博园,施工时发掘了一座规格较大的东晋时期纪年墓,出土文物54件,


其中出土的青瓷鸡首壶、青瓷四系罐、青瓷盏等经考证为洪州窑,其釉质和形制与我们一般认为的两晋时期洪州窑陶瓷并不完全一致,


而与南北朝时期的洪州窑颇为类似,为我们对洪州窑的断代提供了新的参考和依据。


闲聊江西古窑口

(南昌市梅湖景区东晋升平五年纪年墓出土的洪州窑)


由于对洪州窑的研究不够,使得洪州窑的市场价格也一直处在比较尴尬的地位,前不如精品的陶器,后不如经典的宋瓷。


这近年来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还远远不到它应有的价位。


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洪州窑,既有器形硕大的、也有小巧精致的;


既有仿金银器的、也有民俗器物;既有文房用品、也有祭祀用品;


以实用器居多,但也有非常精致的陈设器。


虽然,大部分洪州窑脱釉比较多,但也有几乎完全不脱釉的。

无论从工艺、从器形、从影响、从文物价值来说,洪州窑都是六朝青瓷中最具收藏价值的品种之一。


如果说,陶瓷收藏存在价值洼地的话,那么,洪州窑就可能是这个洼地中的一颗依然蒙尘的璀璨明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