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秦岭之尖 2020-02-05

楷书从隶书演变而来。楷书肇始于汉末,三国时已见雏形,西晋有些楷书仅略存隶意,东晋时楷书成熟。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反应前期演变的作品,有元和四年简、熹平元年瓮题记、咸熙二年简、南昌晋墓简等。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南方的变化略早于北方。吴国朱然名刺早于咸熙二年简,但在楷化上走得更远;转折处得到强调,提案已经被夸张。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这些书迹反映的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隶书的波尾渐渐不再飘出,但其他笔画还是保持摆动笔法和圆转的意味;然后使转逐渐消退,笔画渐趋平直,提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起笔、收笔及弯折处增加了动作,这些地方形状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提按渐渐替代转笔,成为笔法的核心成分。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隶书写每一字时连续不停的摆动加转动,一个字的书写是一个连续、均匀的运动过程,其中没有着意地停顿楷书则变为一个笔画为单位起笔收笔弯折处动作集中有明显的延缓,甚至留住停顿每一笔画都是一个独立的节奏单位出去,喂,净残值简书中尧是这一段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中谣传是课时大多数加入了后人的修饰与当时的风格相去太远较为可靠的是渐进指标,他保持着早期砍树的各种特征,一时转为基础字型扁方这无疑是隶书遗留的影响。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王羲之楷书刻石有小楷《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等,亦有唐人临摹本数种传世。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王献之传世楷书作品《洛神赋》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常见的'玉版十三行'本,一个是柳公权跋本。前者华美舒展,后者较为古朴,更为接近当时楷书的面貌。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二王'楷书到底是什么样子,传世的时候楷书刻本都不可作为凭据。

这个时机还留存有一些比较可靠的行书作品,我们可以从其中所包含的楷书字,或接近楷书的笔画来推究这个时期楷书的面貌。

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书中夹杂着楷书,从其中的楷书或接近楷书的字中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他们楷书的笔法。例如折笔处下按的宽度一般不超过折笔后笔画的宽度;折笔后行笔时,常常会逐渐将笔提起,笔画慢慢变窄。与此时间接近的《伯远帖》具有同样的特点。后世的提按与此不同,提与按有时几乎在同一点上进行,下按后提笔,便生出突出的关节。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大约六七十年后,王僧虔超过点画宽度的按笔才成为笔画改变方向时的主要特征。

提按的出现、提按的程度与使用方式,是楷书形成与转化的重要标志。

南北朝时,楷书发展迅速,留下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作品。

一般来说,北方的楷书笔画方整、爽朗、锋利,结构紧凑,南方风格秀逸,笔画翩偏于圆转。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洛阳龙门石窟一批5世纪末、6世纪初的北魏造像记被称为'龙门二十品',《杨大眼造像记》是其中的代表。字结构的主体部分——中央部分很严谨,平行关系以及点画间的距离都控制得很准确,但四周的笔画则随势展开,字结构因此既结实又开阔。笔画代表着北魏楷书中典型的特征:尖、方、硬。从遗存的北魏墨迹中可以看出,用毛笔有可能写出这种斩截锋利的笔画。

这一时期遗存的写经墨迹,是书法史的重要资料。它们虽然是民间书手的作品,但有些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些作品透露了关于当时书写的信息。如《胜鬘义记》,卷后空白处留下了书写者练习的字迹,它使我们对当时的书写状态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尾题是典型的北朝笔法,方笔占有主导的地位,而练习的字迹中,'走'字底和'夫'字捺笔的细心调整、圆转和平直的边廓并置,使我们看到,任何个体的书写都有可能按照个人趣味进行调整,并呈现出颇有差异的外观。我们在判断一个时代的书写风格和笔法发展所处的阶段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复杂的情况。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后凉麟嘉五年《小楷维摩经卷》,书写者王相高,名不见史传。此为存世写经卷中年代较早者,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但提按已渗透于其中,两者的共处成就了特殊的风貌。结构有随着笔势排布的痕迹,如某些字向右下方延伸出部分结构,即与含有隶意的笔法相关。

《石门铭》记载羊祉开复陕西褒斜栈道的事迹,刻于褒城石门东壁摩崖上。字结构流动而舒展,随石势分布,极富自然之趣;笔画圆浑随意,提按不明显,与通常北魏字体斩钉截铁的风格颇有距离。这很可能是石质粗糙加上风化剥落的结果,与同为摩崖的《郑文公碑》点画质感颇有相似处。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崔敬邕墓志》,刻制上表现出与其他石刻不同的特点。就总体而言,较为粗率,从不曾对书写的原作进行细致的刻凿,但有的字笔画率意,刀痕清晰,有的字下刀肯定,方折分明,与书写的笔致暗合,笔画的质感表现出一种少见的丰富性。结构舒展、匀称,个性似乎并不明显,但是能经得起严格的挑剔。

《张猛龙碑》,所见刊本几乎都是后人剔剜后的拓本,笔画锋利,其实更早的拓本风格完全不同,笔画圆浑厚重,沈曾值说它'敛分入篆',就是说,减弱笔画中的波拂和提按,向篆书平动的线条靠拢。这与常见的拓本完全不同。《张猛龙碑》字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外形按各字固有构造加以处置,几乎每一次都别具匠心,同时还有一种随意、轻松的感觉。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北朝有一批碑刻,以其刻制出粗率而受到关注,因为它们能给书法家创造新的结构和笔法以启发。《汝南王修治古塔铭》即为一件典型之作。由于彻底的漫不经心,粗糙的、极不规范的笔画和歪歪扭扭的结构竟然构成一个十分协调的整体。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张玄墓志》,除了在笔法、结构等方面保持北魏楷书的基本特征外,加入了较多的转笔成分,使弯折处和部分点画内部变得圆浑、饱满起来,由此而形成了自己的面目。安静、生动,方劲、含蓄、秀逸、敦厚,这些不易调和的审美品格恰如其分地糅合在作品中,形成作品特殊的魅力。

《爨龙颜碑》,现存云南陆良,因为地处偏远,清朝道光以后才广为人知。它具有北朝碑刻的一般笔法与结构上的特征,同时具有自己十分独特的个性。

笔画的衔接多有松散处,如方框内横画多不与两侧相连等。还有笔法上的不统一性,例如右上角弯折,有的用习见的提按、折笔,有的就用篆书中的转笔,用一段标准的弧线代替右上角的结构,还有的在这段弧线上加上两处弯折。如此多变的自由笔法,在其他作品中很少见到。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结构上的随意性,如一字中横向笔画的突然变向,是这件作品一个重要的特征。

有些字结构精到,颇有创意,但有些字又散漫随意。这种奇特的混合给观赏者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刺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楷书的书体变化(一)

《瘗鹤铭》,刻于镇江焦山崖壁,宋代时崩落江中,裂为数段,只有等江水降落时才能拓得。行笔淡化提按,强调圆转;字结构与同时的作品不同,不再把各字都归纳成相接近的大小和方整的形状,而是按照各自的情况灵活处置,大小相差有时竟指数倍;不求结构细部的严谨,随意中透出匠心,各字构成颇有变化,但整篇作品协调而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