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钱首相小泉 2020-02-06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关于陶器的知识,你了解多少,下面带着大家了解一下!

一、仰韶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1、 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我国的早期陶器大多是圜底和小平底的,如老官台文化、裴李冈文化和磁山文化,河姆渡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早期的这些类型文化的陶器器形都反映出这一现象。

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文章认为仰韶文化对中国考古学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不同地区的仰韶文化,在距今5000年后,大致都演变成龙山文化,而龙山文化则是夏商文明或者说华夏文明形成的基础”。

仰韶文化对于中国考古学意义非凡——这是中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这种命名方法后来也成为中国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则。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也被视为近代田野考古学传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

2、 仰韶文化之父

1921年4月18日,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从渑池县城徒步来到仰韶村,在村南约1公里的地方,他发现了一些被流水冲刷露出地面的陶片和石器,还有夹杂着灰烬和遗物的地层,其中就有引人注目的彩陶片。

他想起了西方的安诺文化中的彩陶,产生了两相比较的兴趣。1921年10月27日到12月1日,他和中国的地质学家袁复礼、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等一道再次来到仰韶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而且还在一块陶片上发现了水稻粒的印痕。

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石器时代。

这也是安特生发现仰韶遗址时感慨万端的原因。他以欧洲著名的丹麦遗址为例,“长为100至300公尺,其广50至150公尺,厚1至3公尺”,而仰韶南北为960公尺,东西480公尺,灰土层厚1至5公尺不等。“则可知在石器古人时代其地当为一大村落无疑矣。”

1923年安特生的《中国远古之文化》正式发表,把仰韶文化确立为中国史前文化,这不仅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不攻自破,而且让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安特生先后在中国的甘肃、青海、陕西等地,系统发掘了约50个文化遗迹,并获得了一个赫赫有名的称号——“仰韶文化之父”。

二、大地湾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大地湾遗址首次发现于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组织的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在山坡上发现了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些遗物和遗迹,认定这是一处需要保护的古代文化遗址。当时并没有引起考古界更多的注意,直到二十年后的1978年,在对该地区彩陶的考古挖掘中意外地有了重大发现,一批6000年前的彩陶的出现揭开了大地湾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

遗址发掘面积共计14752平方米。曾出土有陶、石、玉、骨、角、牙、蚌器等在内的各类文物8000余件,兽骨标本17000件,清理房屋遗址240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42个,窑址38个,墓葬79座,壕沟9条。

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为了使圜底和小底的陶器能放置平稳,往往附加三足或圈足,壶类器还加圈形颈,这是一种简单的陶坯分段拼合成形法。而小件的陶器,往往采用捏制法。

三、马家窑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人类,其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显然当时他们使用的时期制造的更精致、更适用了。石刀、石斧、石锛、石研磨器都是筒体磨光的,石斧、石锛束在木柄上组成复合工具,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那时候,人们基本过上了定居生活,除了狩猎,还在靠河床的洼地用石刀翻挖开肥沃的黄土,种上原始的谷物和蔬菜。秋收后,把狩猎获得的肉食与脱去糠壳的谷物用陶具煮熟,吃起来香甜可口。

生产有了发展,生活也就有了改善,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首先制造出造型优美、颇具特色的各种陶质器皿,再根据器形在其上绘制黑色的纹饰。

绘在器物上的纹饰粗细匀净,具有柔和均匀的风格,曲线和波纹应用颇多。图案装饰旋纹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富有动感。波纹曲线组合优美,委婉波曲,有的在平行的波线中等距离点上几个圆点,好像波浪上跃动的水珠,富有流畅的艺术美感;有的通体画满花纹,还有的加饰内彩。

一件陶器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令人叹赏不已。

黄河流域中、上游的陶土多用红色粘土,含砂量较少,而质地较坚韧,尤其经过反复揉压后,兼有坚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后来不再依靠陶模,而以泥条盘筑法制陶。

但是这种纯以泥条盘筑法制成的陶器,器形一般较大而不十分规整,胎壁较厚。在中原地区的裴李冈文化和磁山文化的略晚阶段出现的一些平底陶器,已经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成的,可以说中原一带是较早使用泥条盘筑法制陶的地区。

我国早期陶器均为手制,有敷贴模制、泥条盘制、捏制和分段拼制等制法。

黄河流域中、上游和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所用的陶土质地是不同的。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的陶土多用河塘边沉积的黑色粘土,质地较细腻,多含蚌屑和植物纤维,烧制成的陶器呈灰褐色,上面不易显出彩纹。

由于质地细腻,却容易显出印纹,因此陶器上的印纹和刻划纹逐渐得到发展。

黄河中、上游地区多以红色粘土作陶土,这种陶土含有铁的成分,在半封闭的窑中烧制后,陶器呈褐红和橙红色,又由于陶土中很少含有杂质,能打磨得较光滑,因此陶地比较明洁,容易显出绘制的彩纹,所以这一地区的陶器工艺着重表现在彩纹方面,而彩陶发展较快。

四、老官台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老官台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

五、半坡类型的彩陶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半坡类型的彩陶绝大部分为细泥红陶,乃是对陶土进行过澄滤和反复揉压的结果,已掌握了对天然陶土加工的技术。器表一般经过打磨,使之紧密光滑。

半坡类型遗址中还发现了横穴式等各式陶窑。由于烧窑技术的进步,陶坯烧制时受热较均匀,烧成的陶器的陶色都很匀净。这种光滑明洁的陶地,为彩绘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半坡类型彩陶上就出现了黑色,早期的黑彩较稀而发红,这种黑色彩料可能就是一种含铁很高的红土。而后期的黑色较浓重, 其着色剂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氧化锰成份。

石磨盘、石磨棒,在半坡类型遗址中还多次发现了颜料锭、研磨颜料的石砚、盘或臼,还有石磨棒,表明当时掌握了颜料的加工技术。

半坡类型彩陶上绘有细长而流畅的线条,表明当时的细笔已有较好的凝聚性,而且笔锋较细。

由于矿物质颜料较浓,用软毫笔不容易运开颜料,因此当时绘彩陶的细笔可能用长锋的鹿、狼之类的硬毫制成。由于使用了陶轮,许多彩陶的口沿和图案中的长平行纹也利用轮旋来绘成,因此丰富和提高了绘制的技巧。

而且这期间可以不只限于画散点的小花纹,也具备绘制大面积相连花纹的技术。

六、庙底沟类型陶器

古陶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以陕、晋、豫邻境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既较早地吸收了泾、渭流域的半坡类型彩陶的作法,也较早地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泥条盘筑制陶法, 因此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工艺有很大的提高。

庙底沟类型的绝大部分陶器是平底的,采用泥条盘筑制陶法,其中一部分的陶器是轮制而成的,如一些口径达40—50厘米间的陶盆和钵,制作的十分规整。有的器壁厚仅3-4厘米,但却厚薄均匀。

有的小型陶器如盂、盘等,陶器内外壁都留有圆环状旋纹。又如这时期的弦纹罐较多,而这种大面积深而均匀旋转划印成的弦纹,是需要较快的旋转速度和相当平稳的陶轮才能在陶坯上划印出这种效果的。这些方面显示出在庙底沟类型晚期已进入轮制陶器的阶段。庙底沟类型的色彩配制也有发展,在陶器上有施白或红色陶衣再绘深色花纹的画法。据化验,彩陶上的白色颜料为瓷土或高岭土烧制。陶器上多种色彩的并置或复置标志着彩陶工艺进入纯熟的阶段。

九、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陶器特色不同

1、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马家浜文化,距今六千多年时就已出现了在器表施红色陶衣的作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既吸收了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等古文化在陶器上施陶衣的作法,又吸收了庙底沟类型在陶器上绘深色彩纹的作法,并将两种作法结合起来使用,复彩的绘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是在彩陶上较早地使用复彩的,在彩陶的多色绘制方面作出了贡献。

2、距今四千年左右,大部分地区的彩陶走向衰落,而甘、青、宁地区的彩陶继续发展着。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中,大型的壶、罐和瓮较多,大多采用分段拼合法制成,陶坯的各主要部分是泥圈叠筑而成,再行拼合的,然后以陶轮进行修整。有的为抹去腹内壁泥圈的痕迹,在陶轮上修整时于器壁内留下等距的斜摅出的手指条痕。由于泥圈叠筑制成的陶器较厚,往往用刀将陶器下腹多余的泥直下削去。泥圈叠筑分段拼合制陶法是为制作大型鼓腹陶器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大型陶器的制作为发展大面积的彩绘提供了条件。

3、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呈橙黄或土黄色,是因为陶土乃以红土羼人少量的细黄土合成的,这样使陶土更加柔韧,而在制陶过程中使陶坯不易开裂,并且陶器的色泽变浅,使彩绘于上的颜色显得更加清新鲜艳。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在彩绘过程中常藉助陶轮的帮助来画花纹,如马家窑类型彩陶盆内的同心圆纹、壶颈和腹部上的平行条纹或线纹,又如马家窑文化大型彩陶器的腹部最宽处和颈肩相交处的平行带纹都是依靠陶轮的旋转绘成的。

马家窑文化有精熟的彩绘技术,以有条不紊的绘画程序画出复杂的花纹,各种线描都掌握得熟练自如,如马家窑类型彩陶上用细笔中锋绘出的飞舞而凝炼的弧线;半山类型彩陶上以宽笔绘出的条纹和细笔绘出的线纹和锯齿纹巧妙地结合运用,都显示出高超的用笔技巧。从彩陶工艺来看,马家窑文化的彩绘技术已达到了高峰。

4、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晚期的彩陶,在陶质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胎壁薄如蛋壳的彩陶上,这种精湛的制陶工艺堪称一绝。

5、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中原地区进入阶级社会,中国的彩陶逐渐衰落。但是如四坝文化彩陶上的凸彩,辛店文化的羼有陶末和云母屑的土黄色彩陶,在彩陶工艺上都具有新的特点,由于当时青铜器的出现,冶铜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彩陶工艺渐不被重视,彩陶制作亦由精细变为粗放。

中国的陶制品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才迎来了瓷器时代。在宋代以前,瓷器可以说并没有享誉中外,但是到了宋代,中国的瓷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后变成中国的代言词。至今,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瓷器,但是那段飞扬的光荣之前的陶器,也依然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十、陶器颜色和文化特色!

1、红陶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它的烧成原理是:陶坯入窑焙烧时采用氧化焰气,使陶胎中的铁转化为三价铁,器表便呈红色。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

2、印纹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模印纹饰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干前用印模将所需花纹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后进行烧制。

3、白陶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

4、黑陶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

5、彩陶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