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钟华《书谱》讲习(21)

 尉迟秋水 2020-02-06

于钟华《书谱》讲习(21)

书谱的练习·理解毛笔七

【练习目的】

一个人弹跳力的强弱是判断他运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甚或可以看作是其身体健康活力的体现。同样,一幅作品能否使观者感觉到活力四射,关键在于你手中的这支毛笔的弹性幅度如何。即是说,对于毛笔,同样如人一样具有弹跳的一面。这一次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激活你手中的这支毛笔,使其弹跳力大幅度提升,从而富有活力。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指向作品,使作品体现出动态来,而不是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判断一个人手中毛笔的弹跳力的高低,就作品形式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整幅作品中线条间的落差,粗线条和细线条之间的对比度愈大愈有活力;线条间粗细的梯度,梯度越大越有活力;一根线条内粗细的变化,变化越多、落差越大越有活力。对于一根线条弹性的感知能力亦需要长时间悉心体会和培养,因为书法有着一种弹性存在于线条内在的质感上,从外在形式上实在难以看出,未有长期的投人,观察、体会、感受,最终感受到内在隐含的隐而未发,隐而欲发的弹跳力,这一层恰恰是中国书法的独特性所在,不是一个形式分析或者微形式分析所能得到和解决的。




【练习步骤】

1. 从《书谱》中选出一页线条粗细跨度和梯度比较大的(图2 )进行四尺整幅放大精确临习,反复数遍直到熟悉和背会文字内容和书法内容。

2. 背临此页字帖,与字帖做细致的比较,如此反复数十遍,力求在信手挥洒中合于字帖。

3. 注意力集中于该页字帖内线条的粗细对比,可以适当夸张。书写过程中体会毛笔下压后的反弹跳跃,尤其是行笔中始终要感受到毛笔对手腕的反弹力。

4. 将字帖内一根粗细变化最为丰富的长线条进行方法夸张临习,注意行笔过程中毛笔的起伏跳跃和线条的粗细变化。切记:毛笔的跳跃活力在于执笔之手,因此手的放松和灵活运动是根本。

5. 将线条从字帖内提出专门进练习——将线条从最细到最粗序列排列出来,体会和观察毛笔由笔尖逐渐下压所产生的巨大弹性释放对手腕的作用及其在线条中显现。反过来从最粗到最细作若干遍。

6. 临习图2 ,在保持挥洒状态基础上体会毛笔的起伏跳跃的自然如意,将临作张于墙壁,与字帖比较,休会和感受线条活力和张力的差异,再进行临习,如此反复数十遍,直到满纸活力为止。

7. 作业标注日期存档。


【练习说明】
笔法跳荡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今法,古法则是平动用笔。跳荡或跳跃式的用笔起于唐代中期,主要是由于文人家居环境的改变,高桌高椅替代了矮几,故执笔法由斜执笔演变为五指执笔法的垂直于纸面。毛笔制作工艺在此一时期也由披柱法改为无心散卓,使得运笔方式改为上下运动的提按为主。提按法在人,在笔即是跳跃,最早为禇遂良所用,其后书家几乎都按这种方式行笔,故禇遂良有 '唐代书坛教化主'称号。米芾一生在研究古法用笔,在论述颜真卿、柳公权时谓:'真卿学禇遂良既成,自以为挑剔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颜柳挑剔,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挑剔'即是跳跃。如果从书法发展的立场来看,随时代不同或书家境遇的改变而应变,跳跃笔法的出现应该是一种进步,但书法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书法必须要符合中国文化审美的要求。中国文化崇尚的是一种自然之美,即减少人为痕迹,人的作用越大则书品越低,故笔之五态中,以卧毫为最高,亦是这个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