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阿布的书柜 2020-02-06

01 工作努力负责,反而被看成了“傻”

刚刚通过试用期的HR小A,入职以来工作兢兢业业,周报第一个提交,每天差不多都是最后一个才走,最近一段又因为负责年会,加班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昨天为了核对年会上各项细节进度,想到又要加班,她不由得自嘲到:加班,让我有了恋爱的感觉。坐在隔壁工位早她一年入职的老C,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你啊,就是傻。一个年会把自己搞得这么累,都只有内部员工参加,何必搞这么认真啊,还天天加班熬夜!

表面看起来,老C是在关心小A,但其实,入职一年多的老C,早已经自己对这份工作失去了激情,但因为生活的压力,又迟迟没有离职的勇气。

《哈佛商业评论》曾提出过一个概念——“职场囚徒”,形容的就是像老C这样的员工。

所谓职场囚徒,是指那些表面上能胜任工作,但既不努力、又对公司没有正面评价的员工,而且也不去另谋高就。既缺乏进步的动力,也有没离开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职场囚徒”一般都是一些有资历、有经验的“老人”。但其实更糟糕的是,“囚徒困境”正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如同病毒一般疯狂席卷着青年职场人,甚至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

《中国大学》曾严肃地指出:“每年都有近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大军走入职场,而这些年轻人,刚毕业就荒废!”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职场人很容易陷入到这种囚徒的思维当中呢?

02 警惕这三个方面,不做“职场囚徒”

其一,自我认知偏差,缺乏自信

职场中的很多看起来不努力的员工,其实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没有上进心,并不是不努力。

你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刚进入到一家新公司的时候,至少刚入职的前三个月,你是有激情和动力的。

那为什么随后就进入到囚徒的思维里面呢?

一段时间努力工作后,你发现自己的很多创意和想法,并没有得到认可或及时的肯定,这时候你本应该思考的是自己是否足够了解公司,是否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但很多时候,人的思维并不会这样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多次被否定之后,所谓的激情就会被消退。

这个时候,你的会认为是自己的创意有问题,创意有问题的原因是自己能力还不够;但真实的情况并不是你的创意本身有问题,也不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而是你的创意和当前情况出现了差异。

这种认知的偏差,会让你对于自己新的想法越来越不自信,也就越难以提出新的想法。长期以往,你就很容易变得不再像之前那样努力,成为“职场囚徒”。

其二,对于工作缺乏目标感,得过且过

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达成公司的目标,换得自己的目标。达成的是公司的业绩目标,换得的是自己的价值感目标。

然后很多人的工作,是缺乏目标感的,尤其是一些非业务部门,本身客观数据就相对较少,更容易出现没有目标。

很多人都可能只知道这个月需要做什么,下个月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而对于自己真正的大目标,并没有认真思考。

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进入A公司而非B公司?自己进入A公司的两年内需要达成什么样的个人目标?甚至是自己10年后应该是什么样的职业状态?

这些问题,看起来虚无缥缈,但其实这样类似关于人生长远目标的思考,才能更让你有工作的动力,而绝非仅仅是每个月工资卡上的数字。

而一旦缺乏这些更大的目标感的时候,就不可能对当前所完成的工作任务赋予一个有价值的意义,也就会更容易进入得过且过的状态。

请记得:你的工作不是在谋生,而是在为自己的成长投资。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其三,进入过度崇尚人性化的公司

提起人性化,想必是很多职场人的期待。

上下班不打卡,最好还能随意调整工作时间;取消周报月报,最好还能踢出KPI制度;上班后能吃早餐,最好再在下午加个点心时间。

很多人都有去谷歌工作的梦想,因为那里有巨额的津贴,有免费的午餐,更有各种人性化的娱乐设施。

也有很多公司效仿谷歌,提倡人性化管理,于是就过分的强调宽松,办公环境要宽松的,工作时间要弹性的。

这种过分强调宽松、强调人性化的氛围,会让人很容易进入一种懒散的状态,其实就等于放任员工自流。

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这样的氛围工作,一个积极的人,也会很容易被整体团队的文化影响得工作懒散,得过且过,变成一种应付式的工作状态。

这种宽松的氛围,还会让人每天觉得过起来很轻松,这会很容易让人不但不努力工作,甚至还会整天抱怨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人性化,所以也就更容易陷入“职场囚徒”的困境中。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职场囚徒”,不只是影响自己,更会传染给别人,我们应该了解到底有哪些方法帮助自己才能跳出这个坑。

03 三个方法,让你跳出职场囚徒这个坑

第一,用GROW模型,梳理职业目标

前面我们提到过,没有目标感的人更容易成为“职场囚徒”,而拥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就是一个树立目标的最好方式。

约翰·惠特默在《高绩效教练》一书中提出一个GROW的模型:

GROW模型,其实就是目标Goal、现状Reality、方案Option和意愿Will四个单词的缩写,是一个教练技术关于决策的结构化模型。

这个模型,我们同样可以适用于梳理职业规划,确定职业目标的过程。

  • Goal目标设定:确定自己职业生涯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并且是聚焦的目标,也就是你想要什么?
  • Reality现状分析:清楚的认识自己当前的现实情况,自己与目标之间还有哪些差距,也就是你现在在哪儿?
  • Option方案选择:有了清晰的现状分析之后,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并且是多元化的达成路径,也就是你能做什么?
  • Will行动意愿:强化自己为达成这个目标的意愿,赋予更高的意义,也就是你将要做什么?

一年前毕业的小松,一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他想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更清晰的3年的职业目标,就可以采用这个模型。

  • 第一步,目标设定。小松是一个对成就感和掌控感比较强的人,计划3年内能打造一个初步的个人品牌;
  • 第二步,现状分析。他做过1年多的运营,对用户引流、留存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对于个人品牌的定位还有些模糊,并不清楚应该展现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 第三步,方案选择。为了达成个人品牌的打造,小松目前需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尝试方向,二是深耕作品。尤其对于方向的探索,考虑到不可能到各个想要尝试的领域都去工作,小松想到了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尝试不同的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
  • 第四步,行动意愿。前面三步之后,小松明确了自己的行动路径就是通过写作尝试方向,并在确定方向之后继续通过写作来深耕作品。而为了确保能持续写作,小松为自己设定了一定的奖励,并且让自己认识到了写作不止可达成个人品牌,还能对自己的职场发展有帮助。

通过这样分析之后,小松明确了自己接下来的重点,持续练习写作能力。

当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之后,也就有了行动动力,而不至于陷入囚徒的思维困境中。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第二,用项目思维,提升职场存在感

有句话叫“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个人再厉害,但没有被人感知到他的厉害,其实并由什么用。

《反低调》那本书里面提到过一个观点:你不是没有能力,你只是不会展示自己。

这个观点其实讲的就是存在感的重要性。

在职场上,存在感不只在职场进阶的时候重要,对于提升工作激情也有很大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在工作中总是被忽略,不被看见,久而久之也就会进入一种消极的状态,逐渐的会成为“职场囚徒”。

而要想自己的工作能被看见,自己的能力被感知到,其实可以使用项目的思维来对待工作。

第一步,将工作分为项目性的工作和日常性的工作。

所谓项目性的工作,就是那些一个阶段的重点的工作。而日常性的工作就是平常那些琐碎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朋友Jenny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她的工作中很多日常琐事,有时候很沮丧,工作总是被领导忽视。她就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这样的分类。

项目性的工作:代理商酒会、公司个性化福利方案的推行、做新同事的导师等

日常性的工作:周报月报等报表、考勤数据统计、文件打印复印等

第二步,将项目性的工作做出彩,将日常性的工作做出效率。

分好类别之后,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处理这两类工作。

项目性的工作:作为自己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推荐,从流程、协作人等各种细节,到整个项目的整体框架,都应该要作为重点关注。这部分工作应该要占到80%的时间。

日常性的工作:这部分工作也需要做,那么每天都需要做的这些琐事,就可以仔细观察是否有流程可以改善,有没有更高效率的完成方式。这部分工作大概占20%的时间。

比如我的那位朋友Jenny,她刚刚第一次负责了公司代理商酒会,那么从筹备、到方案确定、到最后执行结束,每一个环节她都需要100%的付出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负责的这一次酒会能出彩,能让领导看到亮点。

而对于日常的考勤统计工作,则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效率。

当能够做到上面这两步之后,你的能力自然就更容易被感知到,也就更容易得到正面积极的反馈。

这种积极的反馈,会促进你的下一次工作动力,如此的良性循环,自然也就难以成为“职场囚徒”。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第三,用正向思维,减少职场负面情绪

有一句话挺有道理:思想是属于自己的乐园,它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也就是说,我们陷入那种“职场囚徒”式的负面情绪中的情况,其实是我们的的思维将自己带入到了这种情绪中。

这种负面的情绪,我们其实可以用正向的思维来规避处理。

那如何提升正向思维呢?畅销书《正向力》提到过一个观点:

正向思维和负向思维,是一对此消彼长的伙伴,只要一方消弱了,另一方自然也就增强了。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削弱负向力,从而打造正向思维。

其一是好奇心。就是指始终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待职场中的事物。

比如,当你在跟同事进行一项工作任务合作时,你们可能会有很多分歧的地方,这个时候,其实很多人都只会吸收自己认同的那一部分观点,而对于自己不认可的部分,就会无视。而其实,如果你能保持好奇心,放下自己的抱怨,你和同事的沟通也就会更顺畅,这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

其二是创新。创新也就意味着打破常规,甚至是一些看起来符合常理的逻辑,去找到一种全新的做事的方式。

还是前面那个例子,你跟同事合作一个项目,当同事提出一个idea之后,你们的头脑中会首先出来思考的是这个观点能够执行,靠不靠谱。这就会陷入到负面的思维当中。

而如果你能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你可以这样讲:是的……而且还……。这种克服质疑和不屑的心态,使用欣赏的对话方式,就会很容易的让你们的项目有更多创新的想法。

其三是专注。是指将你的想法和思维专注在你自己行动的本身。

当你与同事的项目合作中,可能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导致项目已经被延误。这个时候,其实不是去考虑或是指责是谁的问题。因为项目延误已经成为了事实,这个时候抱怨、指责,没有任何作用。大可以把注意力专注在项目本身上,比如是否有弥补方案减少延误的时长,以及是什么样的情况导致了这种情况,下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等。

当你能够用这些正向思维的方式面对工作任务的时候,也就不需要面对那么多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职场囚徒”的起源就是负面情绪。所以,减少负面情绪,也就可以避免陷入职场的囚徒思维困境中。

工作没动力?离职没勇气?真正拖垮你的,是你的职场囚徒思维

04 写在最后

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每家公司大约有8%的员工属于“职场囚徒”。这个比例看起来不高,但问题在于“职场囚徒”有“传染性”,其他人也很容易受到感染。

所以,如何让自己不成为“职场囚徒”的传染源,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都活成了那种“30岁死80岁埋”的人生,生活的每一天也必将是了无生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