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姓氏“王”,原来还能读“型”?

 说咱闽南话App 2021-03-04
作者 | 张佳鸿

闽南地区宗族观念强,“一村一姓”是常见的现象,甚至几十个“乡里”同一个姓氏,“一天、二张坑(张)、三峰崎(何)、四后坑(陈)”说的就是惠安历史上的几大望族。闽南地名常冠以姓氏,与方位、地形、地物、行政区划 等结合,如张坑、刘厝、前吴、下谢、东蔡,若再加上梧宅(吴宅)、南位(南魏)、内墓(李墓)这类经“雅化”或 “讹化”的地名,姓氏地名比例就更高了。王姓在闽南、在惠安也都是较大的姓,手头上有本新近出版的《惠安县地名志》,整个惠安县(包括台商投资区),也只找到王孙(螺城镇)跟王厝(小岞镇后内村)这两个直接以王姓命名的村落,甚是怪奇。


笔者曾在螺城镇工作,工作之余对地名的由来比较兴趣,对于前型村地名由来的解释有所怀疑。按《惠安县地名志》的解释,“据传,古时黄氏村民从山腰前黄迁此建居,仍称为前黄,后衰败外迁。张、陈、林等氏村民相继迁此建居,改称前行,后因当地方言谐音为前型”,或说“以其所处方位及地形命名”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叫做“前型”,将“型”解作地形更是荒谬。


经过向当地人请教,了解到王姓在张、陈、林三姓迁来之前就定居于此,且主要聚集于旧村落的中心地带,作来后来者的张、陈、林三姓只得聚集于旧村的外围。翻开明朝隆庆四年至万历二年惠安知县叶春及编著的《惠安政书》,内附有一张古二都地图,前型这个位置(在王孙旁边)图上标注的汉字是“前王”。若以今音来比较的话,“王”读/ɔŋ5/、“型”读/heŋ5/(实际音值/hiəŋ5/),声母、韵母都不相同,解释不通为何“前型”当时要写作“前王”。目前发现最早的闽南语韵书是泉州人黄谦所著的《彙音妙悟》(1800 年),王有两个读音,分别是:英母东韵上去即/ɔŋ3/,英母东韵下平(注为“天下主也,又姓”),即/ɔŋ5/;翻遍古今中外关于厦漳泉台的闽南语文献,都不见“王”读如“型”/heŋ5/的直接记载。


 “礼失求诸野”。其实,“王”姓跟“型”同音在粤东闽语、粤西闽语是很常见的,如:

除亲属语言可以佐证,同属古阳韵的“框筐”惠安话读/kʻeŋ1/、“虹”读/ kʻeŋ6/,“王”读做“型”/heŋ5/在音韵上面是很自然的,可以说口语中的“前型”就是“前王”旧读的“遗珠”。只是“王”姓读做/heŋ5/的这种白读,后来被文读的/ɔŋ5/逐渐替代了,若再写作“前王”,一般人照字面就会读做/tsũĩ5 ɔŋ5/,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由于地名具有顽强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口语当中的读法/tsũĩ5 heŋ5/保存了下来,但跟“王”姓的通行读法产生发剥离,再加上“名从主人”,只能用同音的“前型”来标注这个地名的口语读法了。


事实上,由于受到优势语言(古代官话、现代普通话)的影响,方言的字音有向优势语言靠拢的趋势,方言的一些语音特征也正在逐渐萎缩,有些语音特征在古代的“字典”(韵书)也漏收,却可以在地名中得以“幸存”。譬如,“何”姓现在都只读文读的/ho5/,白读的/ua5/只有“无奈何”还在使用,但个别的地名还在读/ua5/,如厦门“何厝”/ua5 tsʻu9/。再如,孙姓漳州一般读白读的/sũĩ1/(对应泉州的/sŋ1/),泉州一般读文读的/sun1/ ,但个别的地名还有白读的痕迹,如螺城镇“王孙村”。


《惠安政书》的“前王”,虽然到嘉庆《惠安县志》已经演变为“前型”,但在还有“前王塘,在前王乡”的水利记载,可知,四百多年前王的白读/heŋ5/(音同“型”),到嘉庆年间正逐渐被文读的/ɔŋ5/替代。

由于王的白读/heŋ5/ 在口语跟文献中都已经完全消失,地名也被其他同音的汉字替换干净,为了解释地名的起源,常常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如《惠安县地名志》对“珩山”的解释是“珩山,俗称珩厝,系王姓村民居住地,村民均为开闽王王审知后裔。相传,明朝时便有王氏先祖自南埔沙格村迁入定居,开挖地基时得到一块珩石,视为吉兆,遂以“珩厝”为自然村名。”珩厝,一般也写作“型厝”,嘉庆《惠安县志》写作“王厝”,与所谓的“珩石”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无独有偶,厦门岛内殿前附近也有一个同样叫“珩厝”的地名(也作型厝、形厝、邢厝),由于厦门方言“珩”读/hiŋ5/,与“还”同音,便有人将“珩厝”与“还厝”(归家,回归祖地)联系在一起,可实际上早前的厦门岛内“还”是读做/haĩ5/ ,/hiŋ5/只是后来岛外传入的读法,旁边的“殿前”也是读做/tãĩ7 tsãĩ5/ ,也是犯了“以今证古”的毛病。


说到厦门的“珩厝”,也顺便提一下厦门的王姓的起源,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釐清惠安王姓地名的由来。厦门《珩山王氏简史》称:“南宋宋端宗年间,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南安县弘墩移居同安县西门外......亥郎公之子西畴,再从苏营迁龙头山(珩头)开发今珩山十八社,迄今已繁衍四十多世。”此处的“南安县弘墩”,其实指的现在的晋江市罗山镇杏墩(杏田)村,这个杏田村是王氏一个很重要的发源地。根据《惠安县地名志》,洛阳镇杏田村也是来自晋江杏田,连村名也一样。(“古时,王氏村民自东岭镇珩厝村迁居晋江杏墩村,再由杏墩村迁入此地坑洋田居住,因建居于坑洋田之旁,得名横田,后改称杏田。”)再根据网上的资料,“杏墩......根据出土的墓志及保留的明代谱序,如至今存于个人的明永乐乙酉冬十月泉州府晋江县儒学训导梁廷翰所撰《王田王氏大宗族谱序》、明永乐乙酉冬十月玉滩子潜斋陈纳所撰《王田王氏谱跋》、明正德四年己巳湖广慈利县儒学训导钝翁公所撰《王田王氏族谱新序》、明正德六年赐进士出身云南道监察御史林春(灞溪始祖五世舅祖)所撰《王田小宗旧族谱引》,都能清晰体现珩墩世系。”可见,所谓的“弘墩”“珩墩”“杏墩”“杏田”“横田”就是“王墩”“王田”。从用字的混乱,也可以知道这些字都是表音,跟汉字的本义是无关。

这里需要多加解释的一点,弘、珩、横与杏的声调并不相同,前者读做/heŋ5/,后者读/heŋ6/,但在语流中“杏田”跟“横田”的读音一样,这是由于泉州话前字为阳平、阳上、阳去等阳类调连续变调后调值一样的缘故。


通过对《惠安政书》《惠安县志》《惠安县地名志》等相关资料的梳理,王姓地名除了读“型”之外,还有“园、横、黄”等情形,这就属于“讹读”(俗话说的“走音”)

“上园”“下园”“后坑型”(口语“后坑园”)这些地名,王的读音由/heŋ5/讹变为“园” /hŋ5/;“王孙”(口语“黄孙”)、“山横柄”(口语“山黄柄”)、“黄庄”这些地名,再由“园” /hŋ5/,进一步丢失声母,讹变为“黄”/ŋ5/ 。按,《惠安县地名志》对王孙村有如下解释,“黄姓大量聚居于此,且人丁繁衍发展较快,故俗称黄孙村”,将讹变后的读音与后面迁入的黄姓联系起来看起来合理,但可能不一定准确,譬如涂寨文峰的“黄庄”同样来自“王庄”,但当地并没有姓黄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型厝都跟王姓有关,晋江安海镇的型厝(也作“形厝”)读做/hĩã5 tsʻu9/,就是来自颜姓的白读。从音韵的规律来说,“型”“形”有文/heŋ5/、白/hĩã5/二读的可能(白读的/hĩã5/,与“颜”姓的旧读同音)。如要详细论述,不是片言可尽,留待以后慢慢道来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号立场

文稿:张佳鸿

图片:百度

排版:飞天小黑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