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男子主义” & “老婆大人”

 草根随笔 2020-02-07

大男子主义的产生,是几千年文化留下“男尊女卑”的余毒,只要智商不属于低能的都知道。但是,现代文化发现是“大女子主义”占了上风,女人说啥就是啥,而男子只要稍有反驳,就会被戴上“大男子主义”的帽子。


古代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一批大男子主义者:男人是家庭的主体,上帝赋予男人的使命是社会前进的必要条件。所以女子必须遵从丈夫,也就有了“三从四德”一说。但现在社会现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女子在家庭的地位大大提升,不但收入超过男人的大有人在,在家庭责任上也有了更大的担当。原本女子应该“相夫教子”、男子应该赚钱养家的传统观念已经颠覆,女子不但是“赚钱养家”经济收入占据主导,回家还要“相夫教子”“伺候”老公和孩子。

反观男子,独生子女一代被上辈、祖辈宠爱过多,出现了很多“妈宝”,解决问题没有主见,什么事都必须先“问妈妈”之后、根据妈妈的意见行事,男子的阳刚之气消失殆尽,既然是妈妈说了算,“老婆大人”的盛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几个“妻管严”聊天,几乎对“大女子”的“独断专行”都有微词,但对老婆又是“打不得骂不得”,在家里如有不同意见,你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房产证上的名字是“一家之主”(户主)的比比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房产证上不再是“一家之主”独有,加上妻子和子女姓名的越来越多。早年买房的家庭“老婆大人”不甘心了,也要求增加自己的名字:“你不增加我的名字就是大男子主义”。老婆认为:增名字就是争地位,有了名字就能在家庭里多了一份“发言权”。

有位老朋友告诉我他与老婆的“矛盾”:他家理财全部是老婆操作,有一天,理财产品到期归还,他并不知情。几天后,“老婆大人”忽然大发脾气不睬他了,原来这个理财资金早就到期,老婆认为他应该已经做了银行短期理财操作,但他并没有做此操作。

算下来一天利息100元,他老婆发现之后正巧是节假日长假,由此损失了近1000元。老婆把责任全部归咎与他,他很“委屈”,告诉了女儿,没有想到的是他女儿另有一套逻辑:“你是个男人,是一家之主,当然是你的错,老婆错了也是你的错”,刚想争辩,女儿又说了:“你不认错就是大男子主义作怪”。呜呼,“大男子主义”的帽子一下子把他噎住了。

平心而论,这位老朋友绝对是个好男人,与“大男子主义”也扯不上关系。要真是有“大男子主义”思想作怪,经济“大权”即不会交给老婆、他老婆或女儿也不敢对他这种态度或这么说话,可想而知他们家庭的“民主”程度是很高的。或许是受现代青年新式家庭的影响,他老婆也想尝试一下做“老婆大人”的滋味,恨的是生的太早了,找的老公不是现代的“妈宝”。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老公真是一个“妈宝”,“恭喜”她了,找到了一个“活宝”,“好日子”绝对会让她把肠子都悔青了。

所以,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是要靠家庭成员共同维护,即不能出现大男子主义的现象,也不应该出现“老婆大人”,夫妻和睦、平平淡淡的生活才应该是社会的主流。

老实人与聪明人,你倾向于哪个?

道德绑架又来了

面子

人挤人

发国难财天理不容

父母与孩子

四十年前的农场生活

母亲生活所逼和父亲的“斗智斗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