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不等于养身,方向搞错了

  平凡的人 2020-02-07
养生与养身两个概念搞不清,导致行为上出现偏差,是现代人疾病无法痊愈,养生没有好结果最大的原因。

在这个慢性病泛滥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避免病痛的折磨,能够获得健康长寿。

所以养生是大家谈得最多的热门话题,可惜大家观念不对,本末倒置,关注的不是养生,而是养身。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结果自然是大相径庭。

生,生命;

身,身体。

有差别吗?

或许大部分人认为没有差别!

由于数百年来,近代科学家们未能搞清楚我们的祖先早在《淮南子》里指出的生命与身体的真相和关系。导致今天的人们一直走在错误的养生道路上。

先来看一下现代科学常用的定义: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复合现象。

看完这个定义,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把养生等同于养身了吧?

看《淮南子》怎么说的:形者,生之舍也。

形即身体;生即生命(灵魂);舍即房子。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生命是身体的主人,身体只是生命居住的房子。身体说白了,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生命到底是什么?

看一下这个视频报道:


湖南省一百多位再生人告诉你,人真的有灵魂,灵魂是不会随着身体的分解而结束的。

什么是养生?

养生就是把今生的命用好,经营好,让我们的命运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足。

所谓命运!

命就是每个人在过去生中积累的资产: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用的钱物、活的寿命等,都是有定数的。

命就像你现在银行卡上的存款一样,过去存入多少,现在就能支配多少。专业术语叫做业力、福报。

运就是运用、使用。

命运不同就是每个人使用自己的资源不同,导致的结果不同。

会运用的人,就会用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使得拥有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用越多了,自己越来越富足快乐,福荫子孙后人。

古人叫做积德行善,这就是命好,就是会养生。

不会用的就在那里只是不断的消耗,透支尽了,贫病灾殃就到了,不仅自己受苦受罪,还连累后代,这就是命不好,不会养生。

所以,命运好不好,全在于你如何运用,如何经营,是否会养生。

如果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用来完善自己,让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去帮助别人。

别人自然就会回报你,回报的越多,福报就会增长,这就是会养生。

如果只顾这一百多斤肉身吃喝玩乐,坐吃山空,那福报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贫病交加,灾厄降临。这就是错误养生的结果。

现在,大家懂养生的真义了吗?

千万别在把养生等同于养身啦!

很多人很可怜,甚至连身都不会养,养出了一身的慢性病、富贵病。

这都是观念错误导致的结果。

很多人无明,不知道自己有不死灵魂的时候,把肉身当成自己,每天就为那具肉身疙瘩的吃喝穿戴阔忙忙碌碌。

后来知道自己有不死的灵魂后,每天求神拜佛保佑自己大富大贵,成仙作佛。

古人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那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泥菩萨,又怎么能保佑你?真是痴心妄想!

真正的神佛就在你自己的身体里住着呢,却不晓得去求。

叫做“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须向灵山塔下修”。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求自己才是正道呢,那我们要到哪里去求?怎么求?

不是跑到深山老林,古刹庙宇去求,而是前面讲的,在红尘中去贡献自己,帮助别人,就是最好的求。

很多人跑到深山古洞打坐练功,求神通、成仙作佛,念念为私,那就是缘木求鱼。

古人说“人道尽,天道返”。

我们把人做好了,自然就能达天道,天性是无私无我的,你的我执那么重,怎么可能成就?

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的方法就是4个字:吃亏是福。

很难做到吗?做不到就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理路不通,道理不明;

第二是过去的不良习性、秉性拖累。

道理不明,举例:你为一个人付出了很多,如果你心里很计较,怕吃亏,觉得你为他付出了很多,所以对方就应该怎么样回报你,期望很高。

于是你深怕别人忘记似的,没事就人前人后提起别人以前是怎么困难、落魄,你是怎么帮助才有今天的,这就是计较,害怕吃亏的心里使然。

其实越不肯吃亏的人,越吃亏;

喜欢占人便宜的人是,真吃亏。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想啊,因为你老是在提对方落魄时候的事,对方觉得很没有面子,提多了,对方那颗对你的感恩感谢之心因为你老让他没面子,就抵消掉了,就没了。

如果你不识趣,因为觉察对方对你的冷淡,变本加厉说的话,彻底把你曾经对他的好、对他的付出,对他的大恩从心里一笔勾销。

这就是得不偿失。

可是如果你能反过来,同样的是付出,但是你不计较他回不回报你,甚至他对你不好,你都不介意,因为:

你的付出跟对方无关,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热爱付出,享受付出的过程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这本身就是回报。

对对方无所求的心态,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欠你的,他会千方百计的加倍还你,这辈子还不了,下辈子继续还。

举个例子,笔者很感恩妻子,曾经只身在贵州老家侍候母亲,任劳任怨替笔者尽孝一年多。

可是如果她没有智慧,老是提起来这件事,即使无心,笔者就会感觉:

你老提这事,就是要我觉得我欠你的,我得感恩你,得对你好,这就变成了交易了,变质了。

这样的话我反而会很反感,这无价的恩情最后就蜕变成了有价的交易,反而值不了几个钱。

各位,如果您老婆付出一年为您替老人尽孝,如果用金钱折算的话,您觉得值多少钱?

如果她不计较,那就是无价!在您心里,这辈子都还不完对吗?

如果她计较,可能您两年就觉得还完了,离婚的时候,给她一套房子一辆车,就觉得不欠她的了,是不是?

很多女人不明理,明明自己为老公所付出的,在老公心里是需要用一辈子去偿还的。

结果因为自己的计较,即使不是刻意,最后离婚了!是不是损失惨重?

这就是没有智慧付出的代价。

这就是天道之理!

生要养,道要行,前提是理要明。

有的人虽然好像理明白了,还是做不到,这就是过去养成的秉性使然。

一下子去掉很难,因为过去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私心作用了很久,形成了惯性,惯性的力量很强大。

这就像开车,你以120迈的速度在行驶,不管驾驶技术有多高,你要想唰的一下把车停下来是不可能的,它有惯性,需要一个缓冲的过程。

所以,你需要慢慢来,比如你每个月拿出工资的20%,去布施;或者每周拿出一天的时间,去敬老院做义工。

坚持去做,做一年,看看到底这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假如回报超过你的投入,你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了,你会觉得说:

哎哟,原来吃亏真的是福啊,这样命运就改变了,你就学会养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