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人出生时身体上是没有微生物的,随后几小时,微生物便通过呼吸、母乳等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占据合适的位置开始生息繁衍。经过8小时一轮的筛选,可与人体和平共处的微生物被保留下来,成为人体身上的正常菌群,其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肠道菌群。 人体可以被看作是肠道微生物的恒温发酵罐,肠道内的丰富营养就是细菌生生不息的培养基。 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细菌占99%以上,总数多达100万亿,种类超过1000种。 肠道内的细菌大致分为三类: 1. 有益菌(也称益生菌) 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 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其数量一旦失控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3. 中性菌 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 只要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且在肠道内活动,对人体无害。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其对人体并不致病;当益生菌数量减少时,有害菌会攻击肠道,肠壁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攻击人体器官。 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态处于一个以双歧杆菌为优势菌群的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些益生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对肠道菌群起着扶优去劣、扶正压邪的作用。 人体在服用抗生素、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利条件影响下,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失去优势,肠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有害菌乘机迅速繁殖,在易感条件下会导致人体罹患胃肠道疾病、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 因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肠道益生菌的作用 2. 参与、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合成一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K、B族维生素、烟酸等);有利于钙、铁的吸收。 3. 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黏膜微循环,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对抗炎症反应,降低肠炎的发病率。 4 . 调节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 5. 分解肠道内有害、有毒物质;清除体内的毒素;降解食物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 6. 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抑制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胆固醇;还可调节糖和脂肪的代谢。 7. 调节体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达到缓解过敏的作用。 8. 使“禁食诱导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增加,使机体的脂肪储存减少,有益于控制体重。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内庞大的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相对平衡,组成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防线。 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衡 |
|
来自: 海鹰21iy19j5rw > 《文件夹1》